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节(1 / 2)





  李继阳一脸懵逼样:“哈?”

  “当然,我会看着你的,我是你的母亲,就永远都是你的母亲。”老妇人说完,也不看李继阳一眼,起身道:“我让管家过来看看你。”

  如今安抚人心最重要。

  说完就走了出去,叫人去传唤管家过来,跟新主人好好说道说到。

  毕竟离开家门十年之久,又是在那么个地方,啥都不知道,教导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老妇人心想,她可要看紧了。

  第5章 倒霉的李家

  老妇人走了之后,就剩下李继阳傻眼仰壳躺在床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怎么突然到了秦朝?

  管家进来之后,坐在一旁,也神情复杂的看着五少爷。

  李继阳扭头看了看眼前人,束发髻,身穿骨白色的交领长衫,窄袖。

  咽了口口水,跟他所见的秦始皇兵马俑不一样,不过跟史料上记载的秦人服饰差不多,而且这是庶人的打扮。

  “五少爷……。”管家试探的开口。

  “管家,我还不怎么清楚,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李继阳装傻,管家嘛,这个时代还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并存的时候,他一个当主人的,当然可以命令管家给他来个详述。

  果然,管家开口了。

  这里是秦朝都城咸阳外的一处山坳,坳中有李家庄一座,李家老爷子生前乃是有爵之人,秦人一概是以军功封爵,不过李家老爷子军功不高,就那么点,后来又因伤致残,就一直退役在家,算是颐养天年。

  秦人男子皆兵,以军功为荣,所以秦人很少不参军的。

  李家的老大并非正妻所生,乃是侧室所处,名为李孟阳。

  一家有兄弟数人,在给他们起名字的时候,有意用上“伯、仲、叔、季”等字,以示长幼有序;这种习惯作法,是从从西周初年就有了的习俗。

  但是“嫡长为伯,庶长为孟”,意思是说,古代贵族一夫多妻,如果长子是正妻所生用“伯”字,非正妻所生则用“孟”字。

  也有人家不是这样,但是大多数人家都这么论资排辈。

  而李孟阳身为庶子,想要出人头地,参军也是一个捷径,于是他去参军了,结果,李孟阳不幸阵亡。

  根据秦制,是需要一人顶上的,李家二子乃是李伯阳,立刻就顶替了他大哥去服兵役,于是李家老太太一股急火,也躺下了;不久之后,作为嫡子的李伯阳上了战场,也一命呜呼了!

  军功没挣到不说,还得有人去参军!

  接到消息后,李家老爷子当时就去了,李家老太太失去了儿子和孙子,也跟着去了,就剩下老妇人,也就是李家老爷子的妻子当家做主。

  于是轮到了李家老三,不得不继续踏上征程。

  李家侧室在老三走了之后就咽气了,因为老大和老三都是她生的,如今老爷和儿子都死了,她活着也没意思了,病了也不看大夫,也不吃喝,几日的功夫,人就没了。

  李家大太太如今正病着呢,哪里有功夫去搭理一个侧室的葬礼?草草叫人埋了。

  李家老爷原有两个侧室,一个死了,还有一个十年前就去了,留下李家最小的一个孩子李季阳,不得老爷和夫人欢心,早早就被送出去求学了,至于去哪里求学,自然是“外地”了。

  李家老大李孟阳死了,留下一个遗腹子;老二李伯阳还没成亲,但是定亲了,可惜,在老二还没消息传回来的时候,那家人就退亲了;老三李仲阳,这才走了不到半年,也来了消息,阵亡!

  这次就要老四李叔阳上战场了,因为好死不死的,李叔阳今年刚到十六岁!

  正好成年!

  参军刚好合格!

  可惜的是,李叔阳这边刚参军到达边关,那边就有匈奴叩关,李叔阳步了他前面三位哥哥的后尘!

  李继阳心里哀叹不已:这得倒霉成什么样儿?才让李家连失四子啊?

  第6章 不是亲生的

  李家大嫂自从丈夫死后,便有些万念俱灰,要不是有肚子里这块肉支撑着,早就自尽殉夫了。

  李家大太太硬挺着一口气,让人将大儿媳妇伺候的特别好,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喝什么喝什么,大鱼大肉的一直将养到生产,生产的日子临近的时候,派出去的人,接回了李季阳,现在李家就剩下十四岁的李季阳这么一根独苗了!

  李季阳这边进了李家大门,那边李家老大的遗腹子就出生了,李家夫人强挺着病体坐镇,最后还是没能留下儿媳妇的命,只给李家留下了一个很健康的男孩儿。

  因为孩子养的太好太大了,结果生的时候就难产了!

  李家夫人好不容易松了口气,可能是太放松了,她也直接过去了!

  偌大一个李家,就剩下李季阳一个十二岁的薄弱孩子和一个刚出生吃奶的婴儿!

  幸好李家没什么直系亲属,不怕有人争家产。

  当天夜里,李家很多奴仆都很忐忑,他们没跑,因为大秦是有名的法治森严,跑了会被抓,那个时候等待他们的就是一个“死”。

  何况在现在的这个世道,奴仆的命,都没一头耕牛的命重要。

  夜晚的天空闪烁着繁星,一轮如勾的月亮挂在天上,天边一颗发着金光的星辰,迅速的划过天空。

  很多人看到了这一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