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1节(1 / 2)





  刚想弄个豆腐,结果连酱都没有!

  或者说,此“将”非彼“酱”啊!

  “少爷,您看!”小萝莉纯雅拿了个盘子,盘子里放了一个拳头大小的卤块。

  李季阳立刻就道:“让人泡上一盆子……不,泡上十大盆黄豆!”

  这卤块起码能化成一盆卤水,点化十盆豆腐绝对够用!

  第73章 黄豆要叫菽

  卤水的用量约为原料大豆重量的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

  其点卤方式为:在搅动熟豆浆的同时,使盐卤细流连续加入;亦可将盐卤间歇加入熟豆浆中,中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少爷,什么是黄豆?”纯雅小萝莉,大眼睛忽闪着看李季阳。

  因为她没听说过“黄豆”,这是什么样的豆子?

  “呃!”李季阳噎了一下:“去把菽泡上十大盆!”

  他忘记了,这个时代,黄豆不叫黄豆,叫“菽”!

  “诺!”小萝莉纯雅赶紧跑去了伙房,吩咐少爷的话。

  李季阳拿着那一块卤块,翻来覆去的看了看,有点微微发黄,不如他以前见到的盐卤的结晶体那么雪白,不过这样的卤块,也是因为是手工提纯的,没有那么精细。

  李季阳在考古的时候见农家有人用过。

  等小萝莉回来了,李季阳才带着三个人回了主屋,两个长随在院子里,小萝莉守着门口,李季阳去看了看小侄子,回屋睡了一觉。

  等下午起来之后,黄豆还没泡透,李季阳又让伙房宰杀一头牛,给大家添菜。

  “这个时候锄地,很累的,给点肉吃应该。”这是李季阳的理由。

  小萝莉只管去传达少爷的命令,伙房就找了一头肥牛宰杀了,做了一大锅,足够这一百来号人一人分一块牛肉了。

  再加上李季阳说了,肉汤管够,墩饼也管够。

  结果晚饭之后,李忠管家又来了!

  “少爷,这么吃下去,不妥吧?”李忠管家又开始担忧李家庄的家底。

  “管家,大家都在干活,要是吃的还不好,能干动活吗?”李季阳有自己的理由:“再说了,这夏天的,一人分一块肉,也足够了,剩下的都是芸薹。”

  所谓的“芸薹”,其实就是古代时候的油菜。

  古代油菜称芸薹,东汉服虔者《通俗文》中,“芸薹谓之胡菜”。最早种植在当时的“胡、羌、陇、氐”等地,即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一带,其后逐步在黄河流域发展,以后传播到长江流域一带广为种植。历史上栽培的都是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

  在距今八千两百年前的甘省秦安大地湾一期遗址f374号房基西南角下面,就发现了已碳化的粮食作物黍和油菜籽的残骸;而从陕省西安半坡社会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油菜籽或白菜籽,也距今有六千到七千年了。

  油菜的起源地一般认为有两个:亚洲是芸薹和白菜型油菜的起源中心,欧洲地中海地区是甘蓝型油菜起源地的起源中心。

  芥菜型油菜是多源发生的,东方古国的华夏大地被认为是其原产地之一。

  “那也不能都吃墩饼啊!”李忠管家道:“那些都是留给少爷你吃的,你都给了下人,以后吃什么呢?难道要少爷你以后跟他们一起吃菽?还有那么多的稷米?”

  “那明天改吃稷米饭?”李季阳愣愣的看着李忠管家。

  “算了!”李忠管家一抹汗:“明天早上食墩饼,晚上吃稷米饭,中午就给点肉汤好了。”

  整天给吃的,多少粮食够吃啊?

  而且多少薪,才能够烧的啊?

  “那个,给点……别的吃的呗?一天两顿饭,是不是太少了?这夏天时间长,不如中午给一顿肉汤,弄点馍馍吃?”李季阳争取一下,三顿饭多好?两顿饭,别说下人了,他都饿!

  “他们要是饿了,自己会找东西吃,野菜也好,野果也罢,总之,不会没力气干活。”李忠管家特别“周扒皮”的道:“以前也没见谁因为饿了没力气干活。”

  晚上的谈话不欢而散。

  李季阳觉得李忠管家“周扒皮”,李忠管家觉得他不在的那些天里头,肯定有人跟少爷说了什么,不然少爷不会这么“败家”!

  这年头谁家有这么好的待遇?

  少爷在外头求学到底学到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啊?

  怎么一点都不会过日子呢?

  李家庄这么多人口,不会过日子可不行啊!

  第74章 做出了豆腐

  李季阳依然我行我素,到点儿了就让伙房杀鸡宰羊的送东西去田里给大家吃,并且因为现在的青菜都长大了,可以吃了,便让伙房多做一些凉拌菜给大家消暑。

  并且强烈要求要午休,最少一个时辰!

  要不是看李季阳是李家现在唯一长大了的男丁的份上,李忠管家真想揍他一巴掌!

  没听说锄草的季节还要午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