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31)(1 / 2)





  卫子清劝慰道:做不好是因为没人教你,做点心要的就是人细致,我想着你最合适了。

  阿秀惊喜的点点头,恨不得不吃饭就要去学。

  两人在厨房泡了一下午,卫子清即使光示范和讲解,都已经累的腰酸背疼了,晚上和阿秀两人早早就回了屋里。

  卫子清本来累的不行,真正躺在床上时反而没那么困了。

  也不知道宋泊明如何了。

  离他走时已经有半个月了,连只言片语都没有往家里传过,他不清楚宋泊明的故事,当然,他没问过,可宋泊明也没有要说的意思。

  其实两个人也挺好的,宋泊明也算是个好人,如果非要让他选个人在一起,如果那个人是宋泊明,这样一想,未来似乎都变得有趣起来。

  大概是孤身一人惯了,也习惯了片叶不沾身的日子,他最会的就是如何和人保持着暧昧却不会进一步的关系。

  而现在不一样了,宋泊明已经跨出了那一步,他却一直缩着,不敢回应太多。

  走之前他的话似乎还在耳边:等我回来。

  那份悸动还留在心里,想着就让人心里雀跃起来,说不出的喜悦。

  那就等他回来吧,等他回来,就告诉他,愿意做他的妻子。

  就是不知道,他说了这话宋泊明会有怎么样的反应?不过想想他之前如狼似虎的样子,要不是他坚守了阵地,估计早被他得了逞,这要是他有了回应,还不得吃了他?

  也不是,其实宋泊明也挺克制自己的,都亲热成那样了,还能忍住起身。

  大概是想到了一些具体的画面和想象,卫子清的脸在黑夜中红了起来,心里隐隐期待着那天的到来。

  只是卫子清心里所想的那天,到底没如他所愿尽快的来到,一转眼,已经是深秋了。

  清哥儿,我去店里了,饭在桌上,记得出来吃。

  卫子清正在梳头,听见阿秀在外喊他,便趿拉的鞋出了门。

  此时天刚微亮,他有些心疼的喊住他:阿秀,请个人回来做吧,你这样起早贪黑的,别累坏了。

  阿秀不在意的笑了笑:哪有这么娇气的,我干这些心里高兴着呢,每日见那些钱经我手里,浑身都是劲儿,再说请别人来,不就把方子学走了不和你说了,我走了,你记得吃饭昂。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连城读书上给我留言

  第九十章 红糖红糖

  他开的点心铺,其实一开始就有打算交给阿秀,就当是送他了,但是没想到阿秀拒绝的那么干脆。

  我已经欠了你太多太多了,你又把这些技术教给了我,再要你的店我真是贪的没边儿了。

  阿秀说这话时眼神坚定,很难被动摇,于是他就取了个折中的办法,每月按分红给他发工钱,但是其实剩余的钱他都好好存着,等到够一个店面钱时,就把店正式送给他。

  当然这些他没提前跟阿秀说,阿秀看着柔弱,但是性子是真的要强。

  他为了证明自己是有用的,每日起早贪黑,店里的点心都是自个亲手一点点做的,刚开始没名气,又因为卫子清教给他的糕点大多是材料很贵的那种,所以价钱自然便宜不了,老百姓不舍得花钱尝试,富贵人家又觉得这牌子没听说过,所以刚开始时生意一直不怎么样。

  于是阿秀就自个挨个上门推销,不知道受了多少冷眼。

  卫子清心里心疼,可从不敢说出来,还是那句话,阿秀想证明自己,而他能做的是帮助他,而不是劝他放弃。

  卫子清设计了很多种盒子的样式,上面的花纹是由他亲手画的花样所刻制出来的样本做的,每个盒子和纸袋上都有他们专门的记号:禾水。

  禾水两字的字体做成波浪式的,用金边描了,颇有几分老牌子的味道,纸袋是送的,买多买少都给,纸盒做的精美,适合有钱人家,要加五文钱的,拿去送人也好看。

  一旦有人愿意尝试,销路打开是迟早的事,毕竟他背的那些点心和菜谱,都是从各地搜集来的最有名最有特色的那些,换到这里又添了新鲜劲儿,好吃好看,这点心就是成功的。

  这不,才开了近两月,每日就有了固定的客流量,阿秀又不请人,自个白天黑夜的忙个没完,没办法,他也不能干瞧着,时不时也得过去干些苦工。

  他哀怨的去厨房找了些吃的下肚,认命的去禾水帮忙去。

  虽然是早上,但店也早早开了门,卫子清去时阿秀已经把昨日剩的点心摆了出来,放在一篮子里,插上一块牌子八文。

  这个是卫子清的主意,卖不完的第二天降价销售,一是向顾客证明每天糕点的新鲜;二是为了让一些条件不好的邻里也能尝尝新鲜。

  阿秀一开始十不理解的,他觉得放到第二天的点心与昨日比起来没什么区别,明明十几文一块的东西,不过隔了夜,瞬间降了近一半,心疼的不行。

  卫子清将道理讲给他听,阿秀也没能理解,但幸好时间证明了卫子清是正确的。

  降价完的点心仍有一定利润空间,还让一些人产生了一种有便宜可占的错觉,在他们人气不高的情况下竟然还能产生哄抢的效应,为他们打响名号奠定了基础。

  而本身就买的起的那些人,往往都是好面子的,他们也不屑与穷人在一切抢降价食品,而且这种价格差别会让富人产生优越感,觉得当日的点心是最好最新鲜的。

  不得不说卫子清把握人的心理很准确,这不,阿秀把东西摆好,刚打开前门,门外已经站了稀稀落落五六个人了,其中不乏有穿戴整齐家境尚可之人,毕竟禾水的点心定价是要比别处高上几文,寻常人家买起来也是要再三犹豫的。

  阿秀看清哥儿要去后厨,忙喊住了他:清哥儿你来卖吧,我去看着点面发好了没。

  卫子清一愣,他没卖过东西啊?

  但阿秀不给他拒绝的机会,头也不抬的去了后边,而门外的人已经自觉排了队,正眼巴巴的往里看,间杂有一两个人过来,队伍还在加长。

  没办法,卫子清硬着头皮去了前边,降价糕点是设计成了窗口模式,能有效的防止人过多造成哄抢而难以控制场面。

  排在第一个的是个年纪大点的郎君,看见卫子清生疏的动作,热心的提醒着他。

  纸袋在那,哎夹子墙上挂着呢!小哥儿新来的吧?

  卫子清笑笑,也不否认:是,不太熟,您要几块?

  这婶子笑的热情:要那个红豆的两块,这个桂花的两块。

  他话刚落,后边人就不乐意了:限购三块,你欺负人新来的不懂是吧?

  那婶子见有人戳破了,也不觉得尴尬,反而哈哈笑起来:我这不也是想多买点,得得,三块就三块,少要块红豆的。

  因为桂花的比红豆的要贵,但是降价后它们都是八文,所以更受欢迎些。

  众人没人把这插曲当回事,依旧说笑着,即使卫子清动作慢,也没人催促,配着街边冒着热气的早点摊,倒是有几分日常的温馨在里头。

  有年轻人故意从队中往后边挪到了队尾,被人发现了,脸通红,来排队的大爷大娘们都难得见有小辈来,都忍不住八卦起来。

  你小子这是干啥,咋这越排越往后呢?

  年轻人不说话,笑的憨厚,但眼神忍不住的往前边瞟去。

  大娘就懂得多了,大声打趣道:这是该娶媳妇咯!想郎君了。

  有好事的人排到前边后,趁卫子清取糕点时故意扬声问道:郎君多大了?可有婚配?

  卫子清把碎头发抿到后边,低头露了个带着羞意的笑,似水中娇花,看呆了一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