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天下第一_93(1 / 2)





  “我也没惹他啊,那他昨天又先来惹我!”少年很无辜地说着,把一肚子坏子掩在名为天真的假皮之下。

  “他也只不过插了一句话,你却想置他鸡犬不宁……”叶凡摇头指责。“这不太好吧。”

  少年狐疑地看着他。“你当我想干什么?”心下不信自己的想法竟会被叶凡看破。

  “你不是想哄他当流言的替死鬼吗?”叶凡漫不经心地说着。“你昨天看到他对韩氏伉俪过度关心,大约想用假消息骗他当个冤大头,好让他跟韩公子先斗上一斗吧。”

  少年面上还是声色不动,但毕竟年幼,心思被看破,眼神就忍不住挪动。“胡说八道,我骗他干嘛?”

  叶凡牵着他的手往前走,离那酒楼越来越远,少年心虚,一时也忘了反抗。“我也不知你想骗他什么,反正那小孩呆了点,你旁敲侧击几句总会让他信了你的话……小孩子脑筋不要太好,小心短命。”

  少年脸色垮下来,因为他的盘算真的被叶凡说了个清楚。有几分不悦地瞪着叶凡,却见他笑容微涩,神色黯淡,不知想起了什么,漆黑的眸子变得有些透明,似隔了一层水晶在看,看得人心头微冷,隐隐作苦。

  少年怔怔地看着他,不再反驳。这叶凡三番两次看破他的心思,大约也是个聪明人吧,现在虽是一身布衣,落拓潦倒,举止形容却总有说不出的优雅从容,应也曾有过意气风发之时,可是最后还是从青云坠入泥壤。那感概,那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憾恨,或许便来自他本身的教训,他只是不希望自己再步上他的后尘吧。如此一想,少年便心生同情,默默握着他的手。

  叶凡回头看了少年一眼,温柔的笑意滑进了他的眼。他看出少年明白自己想说的话,也看出少年未经大挫折,尚未服气,虽是听明白了这话,却并未了悟。不过这点无妨,来日方才,他有的是机会……少年肯听进他的话,正是逐渐相信他的第一步。

  这个被人类伤得体无完肤,完全失去信任之心的孩子,那双赤子般坦荡却无望死寂的眼神,在对望的第一眼,就击中他心底最脆弱的一部分——那是遥远到早已模糊成泥的前尘中,曾经有过的惊鸿一瞥,却是生生世世也无法忘怀的遗憾。他以为他能忘记的,他以为他已经忘记了,他看到他完全忘光了,却在一瞥之间,灵台微纹,明镜沾尘……

  温柔消失,苦涩一点一滴地融入叶凡明净的眸子,浓郁的色彩是挥洒不开的重墨……

  第二回 蓦然回首

  若论天下名山,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华山天下险、泰山天下雄、雁荡却独得一个奇字!雁荡山包括苍山支脉,绵延数百公里,又名雁岩、雁山,因主峰雁湖岗上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 全山计有102峰、103岩、29石、66洞、25瀑、4湫、22嶂、22潭、20寺、12亭、11门4阙、9谷8坑、8岭9泉、11溪1涧等五百余处胜景,以峰、洞、岩、石、瀑、潭、嶂最为奇观。

  叶凡与少年一路走走停停,谈谈笑笑,倒也没个一定的目标,反正少年只是想出来解解闷,不辜负大好阳光,这雁荡遍山成景,无处不奇,移步换形,各擅胜场,到哪里都无所谓。不知不觉间,竟双双上了玉甑峰,但见鸟低飞于足下,云傍生于路旁,岚气堆绕,衣覆微湿,渐是行走困难,叶凡不由慢下了脚步。

  拭了把汗,他微眯眼向上一挑,触目间远山重叠,怪石峥嵘,雁荡顶峰明王峰却尚自遥遥,见身旁的少年正待一股作气直上最高峰,忙拉住少年,微微一笑。

  “我们在这休息片刻如何?”

  少年兴致正浓却脚步被阻,斜瞄叶凡,嘴角下撇。“偏就这般不中用。”

  冷嘲了一句后,虽不悦叶凡拖累了自己的行程,但想他大汗淋淋也是为了陪自己,终是不能不顾,便寻块大石坐了下来。叶凡瞧他神色不悦,也不相扰,笑吟吟地坐到他身畔,转目顾盼。

  这地方停得差了,举目山河无殊,没瞧见什么好风景,叶凡见少年不耐地扯着枯草,绕在指间用力绞动,百般无聊,不住斜睨自己,大有催促的意思,当下轻咳一声。“嗯,雁荡雁荡……我想到了个跟雁子有关的故事,听不听?”

  少年可有可无地瞧他一眼。

  “其实也不能说是故事,是真的发生过的。”叶凡想到那个故事,微微叹了口气。“唉,想想都不知该如何说起……那是某朝乙丑年间的事了。那年乡试,有人偕伴赴并州应试,在路旁见到一个捕雁的人,网中兜着着两只雁,周围围着一大群人,十分吵闹。他同行伙伴都是好奇之辈,就一块儿挤了过去,不知那里有什么奇妙之处。却是捕雁者在讲故事,讲的,自然是雁子的故事了。”说到这,笑了一笑。

  “那时正值深秋,旅雁南飞。两只雁子偶失群侣,在寻不着同伴的时候,误中陷阱,被捕雁人在山上捉到,拼命挣扎。可是,你想,那雁儿之力又如何胜得过人?终是挣脱不开,全被捕雁人一网兜住吊在背后,要拿到市集上去卖。

  去市集的路上,其中一只不死心,强挣着网,将脑袋自网间空隙处探出,它的伙伴也用扁平的啄拉扯那网绳,用身子顶着它,那网甚旧,又编得不太密,于是,在捕雁人没注意的时候,终于有一只挣脱出来,高飞上了天空。”

  少年听到这,无聊地打了个哈欠。

  “那捕雁的人见到飞了一只,怕这另一只也飞了,什么都得不到,就马上拿出刀子来,杀了网中剩下的这只。”叶凡温温一笑。“血腥之气冲上了天空,那只挣脱的雁子忽然不住悲鸣厉啸,绕着那死去的雁子转着圈子,等待着同伴的叫声,同伴的响应。捕雁人被那尖利的声音吓住了,正不知该怎么办时,那天空中的雁似也知同伴再也不会响应他了,突然从天空冲下,狠狠地撞在地上,骨折翅断而死。”

  少年瞪大了眼,没想到剧情急转直下,只觉得心头一跳,也不知是何感想,似见着那失伴的孤雁悲啼不止,鲜血四溅的尸骨。嘴上道:“这雁子也傻,好不容易挣脱了,却又白白便宜那捕雁人。”说到这,看了看叶凡,忍不住又问。“后来呢?”

  叶凡耸耸肩。“哪有什么后来,那捕雁人不过凡夫俗子一个,猎人因幼鹿而放母鹿只不过是佛经上的故事,他照样将雁子拿到市集上去卖,顺便用这个故事来提高价格。只是如此烈性的雁子,谁也不敢买下来吃,怕吃下一肚子冤气,结果反而坏了生意。那个往并州应试的人听了此事,心下伤悲,便自俗子手中买下,将它们埋在汾水旁,累石为丘,称为雁丘。不过读书人的毛病是动情时就非得吟诵一番方才过瘾,那些仕子们每人写上一首祭双雁之烈,这个故事才流传下来。”说到这,突然吟了起来。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其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