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4章 采办刀伤药(2 / 2)

她在三七的基础上又添加了几味名贵的药材,其中包括人参。

在反复测试了刀伤药的效果后,她又动手配制出了内服的刀伤药。

两种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内外兼用,这样伤口会愈合的更快一些,对于重伤的病人来说,保命的机会更大,伤口愈合的更快。

她把刀伤药拿给杜二娘看,杜二娘毫不犹豫的,把官府颁发给杜氏药堂的文书拿出来交给了木樨。

笑着说要和她一起去参加守备府刀伤药采选,如果能选上就到杜氏祖坟上去放鞭炮告知祖宗,杜二娘为杜家光宗耀祖了。

木樨看着比男人还有主见的杜二娘,心中生出一些敬意。

转眼到了采选刀伤药的日子,木樨准备了一些器具,把药放在背篓里和杜二娘一起去了守备府。

守备府前一对石狮子守门,威风凛凛让人望而止步。

十几家药铺和医馆的人,乌泱泱站了一大片,安乐堂的马大夫也带着人来了。

官兵在府前用绳子围出一片空场,让各家药铺依次排队站好。

一个山羊胡书吏让各家药铺、医馆逐个登记,并验看文书,每家发一个代表身份的号码。

木樨在上面端正的写上杜氏药堂,拿到的是十二号。

各家药铺来的都是大东家和坐堂大夫,很多大夫都已经年逾半百。

木樨站在他们中间很突兀,几乎所有的人都把她当成了药铺里的小伙计,没有人正眼看她一眼。

也难怪,这次采办刀伤药事关北部边关几十万大军,谁会相信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能参与其中呢?

安乐堂在最前面排在一号,他眼神鄙夷的从木樨身上飘过,冷哼了一声,继续和旁边的官兵谈笑风生。

他没有想到木樨代表杜氏药堂参加采选,不相信一个小孩子能撼动安乐堂的地位。

木樨是来参加刀伤药采选的,才不在乎旁人的态度和眼神,大大方方的排在队伍的后面。

杜二娘非常紧张,不停的向旁边的人打听哪家药铺的刀伤药最好。

几乎大家的意见都是一致的,安乐堂的刀伤药效果最好,因为安乐堂为北部边关提供刀伤药两三年了。

不过也有人说集百草的刀伤药有独到之处,也有可能拿到订单。

有些人甚至认为所谓的采办刀伤药不过是走个过场,最后还是安乐堂独得头筹,包揽守备府的采办任务。

一些兵士搬来十几张桌子、凳子,左右两排依次排开,让各家药铺医馆把刀伤药在上面。

随后一个走路颤颤巍巍的老翁走上来,说了一些注意事项,众人叫他明大夫。

开始依次检验,把有异味、药质粗糙的刀伤药筛选出去。

一轮下来,有一家医馆一家药铺被淘汰了。

第二轮是“实战演练”,上来一些伤兵,每个伤兵衣服上都挂在一个编号。

他们在战场上负了伤,伤口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大多以箭伤和刀伤为主。

守备府够狠的人,用大活人试药。

各家药铺以抽签的方式分别抽到一个伤兵,药铺的大夫负责给伤兵清洗伤口,然后敷上刀伤药,静观一个时辰,看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在用药期间,大夫相互之间不许攀谈,没有特殊情况不许相互帮忙。

十一个签,十二个伤兵,杜二娘用颤抖的手拿了一个签,抽到十一号伤兵。

高声喊道:“十一号伤兵到十二号药铺。”

一个个头高高的,十四五岁年纪的伤兵走了过来,脸上的颓唐之色和他的年纪很不相符。

木樨发现脸上的稚气还未完全褪去,他还不是成年人,严格说不过是一个大男孩,让一个孩子上战场未免太残忍了。

十一号伤兵后背有箭伤,肩头有刀伤。

别人都是一个重伤口,而他有两个,杜二娘的脸比吃了苦瓜还难看,直骂自己的手臭。

木樨不在意,对她来说伤口多更能试出刀伤药的效果。

把自己坐的凳子放到小伤兵面前,做了一个请坐的手势。

小伤兵倔强的摇摇头,意思是我是军人,不坐。

木樨莞尔一笑,好有个性的小伤兵。

略带着歉意道:“我姓木是杜氏药堂的,你太高了,我够不到你的伤口没办法上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