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3章 大订单(2 / 2)

“炼制刀伤药需要上好的三七,也就是金不换。三七大多产在南郡一带,你们需要自备。”

“好说,要多少?”

“你的订单需要四五百斤的三七。”

戴帷帽的人微微额首,“七天后把三七给你送过来,我也有个条件。”

“你的意思是我必须全力以赴为你准备刀伤药,药铺里暂时不能再卖对吗?”

“说的对,我急需这批药。药做好了就在药铺门口晒一笸箩草药,我会派人来取。你刺我一剑不就是试探我是否是外域蛮人吗?这点你放心我是地地道道的大祁子民。”

木樨拔剑确实是想试探他的身份,如果是外域蛮人遇到人偷袭会果断还手的,不会坐以待毙。

双方都很小心,这样反倒安全。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戴帷帽的汉子大步离开了药铺,跟随他的人抱着药箱子紧随其后。

杜二娘把五张银票交给木樨,将昨天的账目给她看了,又递给她一个装银子的荷包。

木樨把背篓里的小儿膏药贴放在柜台上,对杜二娘道:“从今天开始,凡是抱孩子来,证实孩子有病的都可以免费领五袋小儿肚脐膏药贴。”

杜二娘有些不解,“安乐堂不地道,买了咱们的膏药贴一袋分成三袋卖给病人,耽误了很多孩子的病症。如果免费送,安乐堂的人还不乐疯了,要拿走咱们多少膏药贴呀?”

木樨清楚她的意思,但有自己的打算,“我知道安乐堂挂羊头卖狗肉坑害病人,免费发放膏药贴就是让百姓认识什么是真正的肚脐膏药贴。断了安乐堂的后路!”

杜二娘看木樨小小年纪有这样的心计颇为佩服,“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木樨把一张纸铺在桌子上,“我看药铺,你去雇几个吹鼓手在门口吹打,让路过的百姓都知道这件事。”

杜二娘收拾了一下裙子,“我这就去,街口就有几个会吹唱的,这活他们愿意揽的。”

木樨在纸上写下几个大字,“免费领木仙小儿肚脐膏药贴”,把纸贴在门口的墙上。

很快杜二娘带着四个吹奏回来了,木樨把事情对他们说了,事情很简单就是免费送小儿膏药贴。

四个人中三男一女,女的三十多岁,嗓门好心眼活。

把免费送膏药贴的事串成了戏词,一时间药铺前又吹又唱吸引了很多人。

得知可以免费给孩子领膏药贴,一下子把药铺包围了。

杜二娘让众人排好队一个一个的领,不想门口的队伍越排越长,堵住了一条街。

木樨拿着订单和新买的衣服离开了药铺,往家走,到街口的时候看到一家门前贴着卖房子的告示。

房主站在门口大声向众人解释着,意思是举家要迁到东冀州去,所以要把房子卖了。

这座房子前后两层院子,十来间房,和匡家老宅子离得不远,地理位置不错。

虽然房子很宽敞但是老宅子,只能在外面不能进屋挑毛病,房主要一百两银子,价格也偏高。

尽管商行里的人和房主说的天花乱坠,几个人问了价也没有成交。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买房子是件大事,需要慎重考虑。

大祁朝施行的户籍制度,一般人是不能随便改变居住地点的。

本地人大多有房子住,房子的需求不大。

木樨突然冒出一个念头,那就是另选一处宅子炼丹做药,这样也免受匡家人干扰,立时就决定了要买下这栋宅子。

房舍好坏无所谓,主要是需要一块地,一间放炼丹炉的屋子。

上前和主家商议,最后用八十两银子把房子买了下来。

她做事简单直接,没有看房子,只要了门锁上的钥匙。

房主没想到事情进展的这么顺利,几句话就蒙住了一个多金的傻孩子。

唯恐她反悔,立马让商行里的人做保写了文书,把房契交给木樨抱着银子跑了。

当木樨打开大门时围观的人才提醒她,这座宅子里闹鬼有瘟疫,不到一年的时间房主的几位家人都死了。

木樨暗暗摇头,怪不得房主火急火燎的要卖掉房子,原来是凶宅。

不过房子还过得去,虽然是老宅子,但修缮的不错应该不会漏雨。从简单的家具看,以前的主人也是个殷实人家。

当她走进前厅,看到停着一具棺材时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