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20 刘团长升官(1 / 2)

120 刘团长升官

第二卷坚若磐石120刘团长升官

二沙江在叙府宵宾汇合了喂江之后始称长沼而治荡穿过沪州府辖地向东,却遭遇了一道山体阻挡,不得已折向北流时又遇到一道山岭阻挡,再转向南,穿过山体的薄弱处后继续向东奔流。实际上,山体改变了长江的流向,长江也劈开了山体,把一整座山分为江南的鼎山和江北的马峻岭。远远看去,颇具“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意境。

鼎山让长江在自己的脚下画出一个。“几”字,因此人们又把这一段的长江称作“几江”把几江南岸、鼎山北麓的江津县城称作“几江城”诚如当日张冲所言,三面环水、一面依山的江津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当“布莱克松号”还在“几”字的第一个转折处时,朱兆年就指着江边一个小码头和一个小平坝,高声喊道:“那里适合建一个火力发真厂!”

郭淳白了那兄弟一眼,意思是你看着办。拿起望远镜向西打量,鼎山并不算高,可从江面上看去却有些巍峨的气势。江津城不算大,可江面上来往的船只和江边小路上穿行于田野、林木之间的骡马队。已经足以说明了江津的商业还算兴旺。

未来的聂元帅在江津吗?他知道刘元帅此时正驻军此处吗?他们认识吗?在自己已经开始改变的这个世界里。他们还会象以前那样吗?想着这些“愚蠢”的问题,自觉好笑的郭淳还真笑出声来。

一身长衫马补的熊克武有些诧异地问:“力行老弟,你笑什么?”

“噢,只是想起儿时从嘉州乘船而下,也曾经过此地。正逢广柑成熟时节,两岸插林森森,硕果累累,绿色的树林,橙色的果实,那种强烈的印象不知不觉间就烙印在这里。”郭淳神色轻松的指了指脑袋,感慨地道:“这一恍惚间,似乎觉得自己已经走完了一辈子,再世为人了,唉!”

“少小离家老大回啊!”熊克武也被触动了乡情,却很快恢复过来,笑道:“力行老弟年纪轻轻,可此时心境却显出苍老来,不可,万不可如此!”

郭淳心道。要是你老兄也跟我一样的遭遇,就绝对说不出这种话来了!因为,老子本就是再世为人!“锦帆兄可曾想过几年之后小当国家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实现统一,当人民因为我们的努力而过上和平、富足的生活,那时候,我们该做什么呢?”

熊克武本想教年轻人别白日做梦,别把事情想得太简单,可在看到郭淳认真的神情,在想到这位年轻人的身份后,只能长长的叹息道:“唉,”难呐!”

“不难!”郭淳用力地摇摇头,说:“只要按照我们昨夜的计划走,五年之后就没有谁能阻挡我们挥师北伐、统一中国的脚步!”

熊克武默然不语,经历了太多次失败,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在尔虞我诈的官场打滚了十多年,让他的心境已经不似纯真少年那般清澈,而是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的雾障,他难以冲破这层层雾障看到远处的事物。

郭淳却在脑中畅想着千军万马纵横疆场的画面,在汽船有节奏的“突突”声中,不禁哼唱起歌来,声音越来越大,最后竟然变成吼一“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天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稍后处,已经从上海到重庆的旅途中学会《青年国民军军歌》的朱兆年、王轩等人也跟着吼唱起来。“听!风在呼啸军号响,听!革命歌声多么嘹亮。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统一的战场,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祖国的边疆,向前”,向最后的胜利,向民族的辉煌!”

雄壮、有力的歌声似乎震破了熊克武心中的层层迷雾,他默默地回味着歌声,回味着歌词,若有所思的自言自语:“统一的战场”祖国的边疆”民族的辉煌!倘能如此,身为一介军人,克武虽死而无憾矣!”

汽船的引擎声变了调,船舷慢慢地靠向码头。

码头上,接到“不准铺张、不能张扬”命令的张冲穿着一套白色的西服,带着几位校级军官和警卫站得笔直。

“亚光!”船还没停稳。熊克武就从心神激荡中回复过来,也不用人扶持,率先跳到码头的青条石上。张冲等人急忙上前见礼,熊克武略以点头回应后,向一位戴着眼镜,面相儒雅的上校军官伸出双手,连声道:“明昭,前几天听说你头疼,是不是旧伤发作了?唉,亚光呐,不是我说你,用人不是你这个用法!千军易得、良将难求,明昭是我军第一战将,你得替我好生照看着,知道吗?!”

张冲听出了话外之意,连连点头道:“是,是,请锦公放心!”

熊克武这才转身招呼郭淳、蒋百里、朱兆年、吴蕴初等人,把属下第二混成旅主要军官一一作了介绍。

郭淳强抑下与刘团长畅谈个三天三夜的念头,面色平静到有些许冷淡地打了招呼,却对蒋百里出面介绍的几人热情起来。

“职部冯镇南、刘明光!”冯镇南生得矮小敦实、面相憨厚。如果不是也戴了一副眼镜,穿了一身上尉军服的话,真像一个在田间地头扛锄把子的青年农民。握着未来炮兵指挥官的手,再仔细打量后,郭谆才发现此人厚厚的镜片后,眯缝的眼皮下有一双灵动的眼睛。

“刘明光,我听说过你。哈哈,在京城拉黄包车的保定军校生!”

“是,正是职部!”刘明光身材高挺,鼻梁高挺,军服上挂着少尉的竖肩章,很有英武之气。

第二混成旅旅部设在老县衙里,郭淳等人在此略作休息后,见时间还早,朱兆年和吴蕴初在县长张衡高和几位士伸的陪同下,四处考察。郭淳也不想干坐着说白话,乃要求去鼎山西麓的大坡背第一团驻地参观。

大坡背军营依山而建,一排排营房顺着山势层层而上,有些像黄土高原上的梯田。在第二、第三层营房中间有个大操场,其他各层都有小操场,刘明昭的团部就背西向东设在大操场的正面。

从进入戒备森严的营门开始,换装后的第二混成旅第一团就给所有来客一种精锐、彪悍、有朝气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整肃的军容和精良的武器,也来自官兵们言行举止,值班勤务的目不斜视、身板笔直;练的成行成伍、动作有力而划一;连排军官们没有抱着手监督操练,而是融入士兵群中带队指导、以身作则”

郭淳站在一个连队的练场边,熊克武、蒋百里、张冲等人也停了下来,饶有兴致地观看操练。

一名肩膀上挂着少校肩章、脸上带汗、浑身泥灰的军官小跑而来,在三步远处立正敬礼,人,报告!“报告,第营二连正在讲行步兵班讲攻战。请团长记示!”

刘明昭上前一步,并未请示熊克武、张冲,直接令道:“稍息,继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