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带着别墅穿八零第123节(1 / 2)





  同住新家属院的老师消息灵通,一来学校就给大家分享刚知道的八卦。

  苏舒作为深知内情的人,但依旧装作好奇,听着大家东一嘴西一嘴的胡乱猜测。

  而作为这件事的另外一个知情者周知书,她就没有那么好过了。

  昨晚她顶着巴掌印没敢回市里,就住在农场的招待所里。

  昨晚高志远想和她住一个屋,她咬死了牙关没同意。

  早上她故意起的很晚,悄悄的出房间,然后一个人坐上大巴回了市里周家。

  经过一晚上,她脸上的巴掌印依旧还有一点点痕迹。

  她一进家门,看到家人,眼泪就不受控制的流了下来。

  抱着母亲和周老太太就大声的哭。

  把周志远昨晚在廖家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打了她耳光,昨晚还厚颜无耻的要求和她同房的事情说了出来。

  昨天之前周知书有多喜欢高志远,现在就觉得这个男人有多恶心。

  李明淑爱女心切,气得眼睛都红了。

  周老太太气头上也骂了高志远好几句,眼神在周知书脸上扫了好几眼。

  可等骂完,周老太太又冷静下来了,心想着,高志远对周知书的态度转变,定是和周知书的真实身世有关。

  一想到儿子周肃文说的,高家是周家很难才能攀上的亲家。

  周老太太便问,“高志远好端端的怎么会打你?是不是你不懂事,闹小脾气惹急了他?”

  不等周知书开口回答,周老太太又道,“你们已经订婚了,他想和你同房,急是急了一点,但他是男人嘛,年轻气盛的,你这个未婚妻在一边,长得又不是丑的让他下不去嘴,他不想才是怪事。”

  “反正你们已经订婚了,也不是不可以,女人有时候太矜持也不是好事,你身份大不如以前,今时不同往日,你要是能早点怀上高志远的孩子,才算是稳稳的抓住了这个男人。”

  “到时候母凭子贵,高家看在孩子的份上,也得认下你这个儿媳妇。”

  周老太太这一番话说完,李明淑受到了巨大惊吓,周知书更是错愕的看向她。

  

  第202章 没用就滚出周家

  「妈你在说什么啊!女孩子家怎么可以如此不自爱?只是订婚,又不是结婚,你和知书一个小姑娘怎么能说这样的话?你这是在教坏她,是在害她啊!」

  李明淑压着声音低吼着,转头和周知书道,「我决不许你这么糟践你自己!」

  周知书从小受礼教长大,听惯了女孩子应该矜贵自爱这样的教导,自然不可能在结婚前就把自己交给高志远。

  所以昨晚她没同意,也没给高志远一个好脸,就让高志远败兴离开。

  高志远待她如此轻贱,昨晚打她,威胁她,周知书已经怕他怕的要命。

  「你懂什么?她现在要是不用点手段,还能不能顺利嫁进高家都不一定呢!」周老太太骂了李明淑一句,「还不是你不中用,但凡你爸管知书一点,不是那么绝情,高家也不敢这么薄待知书。」

  周知书委屈的眼泪一直掉,但还是强忍着恐惧,声音颤抖的说。

  「奶奶,就算我甘于自贱也没用,高志远是个冷血的畜生,不是怀上他的孩子就能嫁给他。」

  「戴珍珠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昨天还不是照样像打狗一样打戴珍珠?还不是照样指着戴珍珠的鼻子骂?这么多年了,戴珍珠还不是没能进高家,最后嫁给了一个农场小干事。」

  「什么!」李明淑直接从椅子上蹦起来,「高志远已经有孩子了?!那高家当初怎么替提高志远提亲?怎么敢瞒着我们家?欺人太甚!实属欺人太甚!这个亲我们不结了!退婚!必须退婚!」

  这个消息的荒唐程度在李明淑听来,不亚于得知周知书不是她亲生女儿,苏舒才是。

  铺天盖地而来的,就是被高家羞辱,踩在脚底下欺负的愤怒感。

  周老太太也惊在那了,那句母凭子贵也顿时成了笑话。

  在她老人家看来,女人,凭着肚皮,争气了,生个儿子,自然是能过上想要的日子。

  但她没想到高家是一个连亲孙子都可以不认的人。

  「奶奶,戴珍珠和高志远的儿子,想来就是戴珍珠所谓前夫的儿子,现在那个男孩已经改姓了,都姓杨了,你看高家有拦过吗?」

  「高志远自己都喊他的亲儿子叫孽种,他还是一个人吗?他连畜生都不如!」周知书哭的几乎要说不出话了。

  听到母亲说要退婚,周知书心里才得到一些安慰,心想着,这个家里对她最好的,果然只有母亲。

  就在周老太太沉思到底要不要让周知书退婚的时候,周肃文手里拿着报纸怒气冲冲的回来了。

  李明淑一看到周肃文就像看到了主心骨,丝毫没有发现周肃文的神色,拉着他就要说高志远的事。

  没想到周肃文气头上,不耐烦的就推开她,然后把报纸往桌上一甩。

  指着李明淑就骂,「瞧你生的好女儿!她学着你爸,在报纸上登什么澄清说明,在这明晃晃的打我们的脸呢!」….

  李明淑被骂的懵了,拿起报纸一看,就看到了苏舒登报说明,她与周家无半点关系,且周家门楣她也高攀不起,她永远都是白云县的那个苏舒,是苏家的苏舒。

  她未食周家一粒米,也不得周家半分喜爱,她要和周家断的干干净净,把两家关系理的清清楚楚不叫人误会半分。

  字里行间,没有半分不舍,甚至还有对周家的不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