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带着别墅穿八零第148节(1 / 2)





  梁志强和一一也跟着点头。

  “爸爸说,好东西要给长辈吃,因为长辈年纪大,吃一顿少一顿,我们是小孩子,我们以后吃好东西的日子还长着~”梁志强也说了句。

  苏舒扶额,这两兄弟可真是梁振国的大孝子,一下子把梁振国那歪理邪说全秃噜出来了。

  吴家的四位长辈目瞪口呆。

  这话要说好听吧,可吃一顿少一顿的,这话委实不顺耳。

  可要是说它不好听吧,好东西要给长辈吃,这也着实孝顺。

  这话也确确实实是梁振国那个家伙说出来的,起因是他换回来的桃子就剩下两个,孩子想吃,梁振国让孩子留给苏舒。

  然后就用这番话劝服了三个孩子。

  “孝顺长辈是好的,但是振国太不会说话了。”吴姥姥失笑,转头和苏舒说:“振国媳妇儿,以后你让振国多和你学学怎么教孩子,这话说的,大半不中听。”

  “姥姥,话糙理不糙,梁振国本意就是让孩子知道心疼父母长辈,你看孩子们学的不是很好吗?孩子夹给你们了,你们就吃吧~都是孩子的一番心意。”苏舒劝着,“锅里也不是没有别的肉了,孩子们吃别的,也一样是吃。”

  四岁的铁蛋有样学样,把碗里的那一个也夹给了吴厚春,道,“我的给爷爷吃,这样太爷爷太奶奶和爷爷奶奶都有鸡腿吃了!”

  

  第245章 媒婆上门

  “吃!咱吃!”郑有娣笑得眼睛都红了,“爸,妈,自从成了家,家里有了孩子,我们可有几十年没再吃过鸡腿了吧?”

  “振国说得对,我们年纪大了,吃一顿少一顿,孩子们好日子还长着呢,还怕他们以后没得吃啊?”吴厚春第一个低头咬了一口,高兴得直摸着铁蛋的脑袋夸他乖。

  吴姥爷和吴姥姥也没再推让,一边端着碗吃着,一边夸着四个孩子孝顺又懂事。

  苏舒注意到狗蛋神色有些难过,他没有鸡腿可以让,所以被夸的人,独独落下他。

  “我们狗蛋也很乖很懂事啊~你看,他都没有弟弟抢呢~”苏舒看向狗蛋,“我们狗蛋是一个特别好的哥哥,带着弟弟妹妹玩,平时在家帮着照顾弟弟,陪着弟弟,狗蛋也是特别棒的孩子!”

  苏舒的话让这个也才八岁的男孩立刻抬起头昂起胸,一双眼睛满是光芒的看着苏舒,朝着苏舒咧开嘴笑了。

  “狗蛋哥哥是天下第一好哥哥!”梁志超抱住知道他边上的狗蛋,油叽叽的嘴就吧唧的一下亲在狗蛋的脸上。

  铁蛋一看,也站了起来噘着嘴学了,吧唧一下亲在狗蛋另一边。

  梁志强坐不住了,拉着一一跳下椅子就朝着狗蛋挤过去,两人又是吧唧一边一下。

  狗蛋一张小脸泛着油光,大男孩笑成了个小傻子,咯咯咯的笑到停不下来。

  看五个孩子这般有趣,大人们也跟着一起哈哈大笑。

  吃过饭,五个孩子手拉着手说要洗碗,郑有娣也不拦着,接了水就把水盆放在了地上,在地上垫个干净的木板给孩子放洗好的碗,这样就不怕孩子会摔碎碗。

  孩子在厨房里嘻嘻哈哈的忙,大人们坐在院子里纳凉。

  黄桂道,“五个孩子凑一块洗碗了,这下没洗个一个小时,都洗不好了。”

  “没事,天气热,不会着凉就行,只要能洗干净,爱洗多久就洗多久。”苏舒道,“不要打击他们干活的热情。”

  说完,苏舒搬着椅子坐到身边去,轻声道,“姥姥,我和您说一件事,您别怪我多管闲事了。”

  “你说。”吴姥姥满脸笑着点头。

  “以后咱们别和狗蛋说什么哥哥要让着弟弟这样的话了,狗蛋虽然是哥哥,可他也才八岁,也就比铁蛋大四岁,还是将懂不懂的年纪,可他的记性却已经比四岁的铁蛋好了,他也到了会胡思乱想的年纪了。”

  “比如今晚这样,就剩下一个腿了,两兄弟一人一半分了最公平。然后夸孩子的时候,只要孩子没犯错,那我们就一起夸,今晚上大家都夸四个孩子孝顺,却没有夸狗蛋,狗蛋心里其实很难受的。”

  苏舒道,“不是狗蛋不孝顺不把鸡腿夹给长辈,而是他碗里压根就没有腿可以夹给你们,我们大人先是让他把鸡腿让给了弟弟,然后因为弟弟把鸡腿给了长辈,我们又夸弟弟懂事,您想想,八岁的孩子,听着不难过吗?”

  苏舒能和吴姥姥说这一番话,是因为知道吴姥姥是讲道理的人。

  吴姥姥听完以后,也点了头,“还是你细心,你夸狗蛋那会儿我也看到狗蛋的表情了,那孩子的脸上一开始确实有些委屈,可被你一夸,他就变得特别高兴,我起初以为他是因为吃不到鸡腿不高兴,等他被你夸得一直笑的时候我才知道我误会那孩子了。”

  “姥姥,我和梁振国也养着三个孩子,还都是一般大的三个孩子,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只要买给孩子的,我就尽可能的买三份,实在买不起的,也买不到三份的,我就把东西交给梁志超,让他负责分配和安排。”

  “我和梁振国没有教过梁志超要怎么分配,但三个孩子从没有因为分不平东西而吵闹,比如只有一件的玩具,梁志超就说一人玩五分钟,三个孩子轮流,他会让一一先,然后梁志强,最后才轮到他。”

  “志超这孩子很有责任感,志强和一一都很愿意听他安排,也都很信任他。”苏舒道,“所以有时候孩子们的事,就该让孩子们自己去安排和分配,我们大人不插手,这样他们孩子之间反而更和谐。”

  “我们越信任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就越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做起事情来就越负责和认真。”苏舒笑着道,“姥姥,您说是不是这样?”

  苏舒的话让吴姥姥几人都陷入了沉思。

  良久后,几人像是终于想清楚了什么,才一个接一个的轻轻点头。

  “没想到养孩子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吴姥姥感慨着,“志超和志强得亏是遇上你这个好妈妈!”

  苏舒笑了笑,“光靠我一个人也不行,梁振国作为爸爸,他也承担了很大一部分教育孩子的责任。”

  “你们两都是好的~”吴姥姥连连直夸。

  聊起教孩子,黄桂和黄小琴想问的就很多了,大家正聊在兴头上,吴家来了客人。

  郑有娣转头朝着大门口一看,见是镇上有名的媒婆,愣了下,起身相迎,一边问,“孙大姐,怎么有空上我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