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十七章 四大名著[五千字大章求首订,求月票](2 / 2)


毕竟严长青名气很大,一众戏迷又如何肯错过这难得的机会?

下午。

顾鸣正在院中招呼几个熟人,苏灵匆匆走过来,小声道:“老爷子来了。”

“哦,在哪?”

“应该快到了……云儿也跟着一起来了。”

“呃?”

一提云儿,顾鸣难免有些尴尬。

苏灵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不由抚嘴直笑:“你是不是担心聂小姐不高兴?”

顾鸣一本正经道:“她才不会那么小气。”

“也是,毕竟你俩都订亲了。说起来,云儿上次的确很伤心,也怪老爷子考虑不周,让她当众丢了个脸。”

“可不是?当时我一点思想准备都没……”

苏灵不由笑了笑,小声道:“假如说,你当时没有认识聂小姐,会不会答应与云儿订亲?”

“你猜?”

“切,装模作样……杜夫人来了,我去招呼一下。”

苏灵匆匆迎向院门口。

过了一会,曾天成果然带着小夫人、云儿以及丫环一起来到院中。

“曾老爷,曾夫人,云儿小姐,欢迎欢迎。”

顾鸣乐呵呵上前相迎。

“哈哈,今天人挺多啊?”曾天成下意识瞟向四周笑道。

“是啊,大家都等着看今晚的戏。”

“云儿见过顾公子。”

云儿盈盈福了一礼,脸微红,似有些羞涩。

“云儿小姐不必多礼。”顾鸣微微抬手。

这时,聂小倩走了过来。

双方分别见了礼,客套了几句,聂小倩不由亲亲热热拉过云儿的手:“早就听闻云儿小姐内秀外慧,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聂小姐过奖。云儿也听说聂小姐才貌无双,早就想结识一番……”

见状,曾天成欣慰不已,抚须而笑。

顾鸣同样也很欣慰。

因为他看的出来,聂小倩并由虚情假意,更不是吃醋什么的。

女人吃醋无可厚非,但有事没事成天吃醋那就真成妒妇了。

聊了一阵子,二女大有成为闺蜜之态,开始以姐妹相称。

片刻后,丫环泡了茶过来。

品了几口茶,曾天成便忍不住问:“听说新书快要印好了?”

“对,后天差不多。”

“到时候一定要给老夫留上几本,能亲笔题个名则更好不过,哈哈。”

“放心,这个完全没问题!”

小夫人由衷道:“顾公子的书真的是让人不忍释卷。”

“对对对,老夫以前从不看白话本,但顾公子写的书,一定要看。”

……

傍晚时分,戏曲还没开唱,照北街已经熙熙攘攘。

特别是书斋外面,更是不知围了多少人,大家都想早点来占个好位置。

今晚的戏,虽说严长青并不是唱主角,毕竟他之前没排过这出戏,只能算是友情客串一下。

但就算如此,依然为这台戏添彩不少。

毕竟是金华府名角,人的名,树的影,一众戏迷只求一睹其风采。

天色一黑,宫正便走上台,并邀请了严长青与顾鸣一起上台隆重介绍了一番。

严长青走到台前拱手一圈:“感谢各位乡亲父老对严某的厚爱,今日应宫班主之邀上台献个丑,还望大家不要见笑才好。”

这般谦虚之词当即换来了如雷掌声。

轮到顾鸣时,同样也拱手一圈,并朗声道:“我谨代表书斋全体人员向大家致与真诚问候,同时广而告之,本人的新作这两日便要开售。

这本书包含了三十余个小故事,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谢谢!”

台下,又是掌声如雷。

接下来,正戏开演。

台上,锣声、鼓声、唱腔声。

台下,不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气氛十分热烈。

曲终谢幕,掌声依然经久不息。

对于演出的效果,顾鸣是十分满意的。既为书斋拉了一定的人气,同时也借着这个机会宣布了一下新书上架的消息。

相信开售那天,又将会是一场火爆场面。

回到家,顾鸣照例先完成三次写作日常,随后继续再创作红楼梦。

差不多写到半夜时分方才倒床休息。

第二天,严长青又一次来到书斋,虚心地向顾鸣请教改编方面的事宜。

他比较感兴趣的便是西厢记,故此,讨探最多的便是此书的剧情与人物。

对于这出戏,顾鸣也是很感兴趣的。

毕竟严长青的名气与戏班规模要比宫正大的多,一旦西厢记火了,说不定会慢慢传遍整个江南。

可以说,这是双赢的事。

故此,很是用心地与严长青探讨,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倒也让严长青受到不小的启发。

又等了一天,第一批《三言二拍:警世通言》终于印刷完毕。

余掌柜先带走一千册,余下的一千册等下批印好之后从镖局托运。

至于书斋这边,可谓盛况空前。

书还在大车上没卸下来,店铺内外已经有百来人排队。

并且,还有不少人陆陆续续涌来……

“咦?顾公子又准备写新书了?”

“天啊,他都不睡觉的么,这写书的速度也太惊人了……”

“多写一点不好么?我还嫌不够看呢……”

一进店,便有不少人看着墙上悬挂着的一幅醒目的字画热议纷纷。

画上是一男一女依偎在一起,并分别标注了名字:贾宝玉、林黛玉、

左侧,书写了一行字:新书《红楼梦》正筹备中。

右侧,题了一首曲词: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太美了~”

“好想看这本书……”

“董生,这本书什么时间开售?”

“各位,顾公子说这本书正在构思中,而且他还要准备秋闱,故而要等上一段时间。”

“理解理解,我等在此预祝顾公子乡试中举!”

“多谢,回头一定向顾公子转达大家的好意……”

当天,上门买书的顾客络绎不绝,一直持续到近夕食时分,人流方才开始稀落。

日落时分一清点,各类书籍共计售出八百余本。

其中《三言二拍:警世通言》占了大半,近六百本。

这是开业以来最火的一天,想必接下来的几天就算比不上今日,但也应该差不了太多。

现在,整个县城的书生几乎都到文星书斋买书,包括近郊的也是。

另外两家书铺已经门可罗雀,只能咬牙打价格战,甚至是进一些地摊书籍拉人气。

这样做多少会吸引一些贪便宜的人,但对文星书斋几乎没有太大影响。

简单来说,去文星书斋买书的人有可能大字不识一个,甚至全家都不识字。

他们买顾鸣写的书只为了求个心安,求个平安。

还有一部份人是奔着县令大人的面子去的,哪怕多花一点钱也无所谓。

除了书籍,其他书生寄售的书画势头也不错。

如此便吸引了更多书生前来寄售书画,还能在诗画社结交一些朋友,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