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十二章 野心昭昭(1 / 2)

第七十二章 野心昭昭

第七十二章 野心昭昭

马造反不过匆匆数月,却已经让繁华兴盛的长安笼罩在阴云之下,人心惶惶,街市萧条。

不过有一点倒是让长安的商贾放下心来,马并没有插手政务,至少没有过激的举动,他们交给马的钱粮,都已经记录在册,徐庶承诺过将来会让郭嘉来补偿他们。

拥有大把钱粮可供挥霍,马非常务实的大肆募兵,并没用把这些钱粮用来享乐。

或许是他开出的条件太过优厚,普通百姓难以抵挡这诱惑,短短数月,马便有了近五万的新兵。

拥兵十万,马再也不用忌惮张辽反攻或益州方面的威胁,何况郭嘉忙着和孙权在荆州开战,根本顾不上马。

亲自监督新军操练,马在军事方面事必躬亲,给人一种感觉:他就是地地道道的军阀!

从军营中返回府邸,马还真不客气,他现在的府邸就是郭嘉的,把郭府换成了个名字而已。

他已经接到了荆州那边的情报,太平军与江东军已经进入了胶着的战争,两军咬住对方,可以预见不久之后就有一场生死之战爆。

了解之后,马闭目思索片刻,接着遣庞德去将徐庶请来。

很快,徐庶面无表情地出现在了马面前。

“元直,自我攻入长安后,已过多长时间?”

马支额俯,好似漫不经心,但徐庶心知肚明这马的话中暗藏杀机。

“将军心知肚明,何必多此一问?”

徐庶淡淡地回了一句。

马呵呵一笑,并不大惊小怪,虚的不谈了,那就开门见山。

“元直,你曾对我说过张辽和严颜只有一个月的粮草,即便他已得知我攻陷长安,节衣缩食,那他也不可能支撑长达两个多月,敢问,阁下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面对马的质问,徐庶一言不,神色淡然。

如果没有长安商贾暗中援手,函谷关和武关的太平军就算没饿死,也肯定没有了战斗力。

事到如今,徐庶也不想跟马继续虚与委蛇下去,算是听天由命吧。

见徐庶默然不语,马也不动怒,站起身朝外走去。

与徐庶擦肩而过时,马停顿脚步,在徐庶耳边悠然道:“元直,既然你不说,那我就亲自去问一问张辽。”

徐庶猛然转身,而马已经跨出门外扭身消失在视线中。

当太平军在荆州即将踏入猇亭之际,关中再次生惊变。

马带甲十万挥军东进,兵逼函谷关!

函谷关是天下至险雄关,但是从东面进攻函谷关,与从西面进攻函谷关的难度,是截然不同的。

函谷关是关中的东大门,从家里来的敌人显然要比从外面来的敌人更加难对付。

入潼关,经桃花塞,马带着兵马来到距离函谷关不足百里的新安驻扎下来,这一下,张辽是彻底是夹在了缝隙之中,关西百里是马,关东百里则是张颌。

马带兵十万,张颌镇守洛阳同样拥兵十万,而夹在中间的张辽,只有七万兵马。

河北 邺城

曹丕称帝后,他选的定都城市其实是洛阳,但因司隶的形势严峻,则退而求其次选择了邺城,这下加上曹家出身的谯郡治所城市,洛阳,长安,邺城,许昌,谯县,则成了天下齐名的“五都”。

推行九品中正制后,曹丕成功稳定内部,甚至可以说比曹操统治时还要团结,只不过曹丕短视,只看到了眼前,没有去深思未来的形势变化。

内部算是稳定下来,接下来曹丕便要着眼外部。

封了孙权为吴王,孙权上表敬谢。

而同样封了马为关中王,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马反了郭嘉,也不愿去抱曹丕的大腿,这个由曹丕封的关中王,马一点儿也不稀罕,有没有王爵,马如今都是关中主宰一切的人。

在崔琰毛玠等人辞官归田后,曹丕身边能够出谋划策的人还有很多,譬如荀攸,老臣程昱,但这两人不但年事已高,一个已经五十多,一个则年近七十,加上这二人都是曹操的左膀右臂,算是曹丕的前辈,面对这两人,就算是坐在皇位上的曹丕,也要恭敬待之,所以曹丕更喜欢年轻一些的司马懿。

一直关注荆州战况的曹丕把司马懿叫来,直接让司马懿过目荆州与关中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