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第783节(1 / 2)





  铺天盖地的唐军兵临玉璧城的高垣下方,在李靖的部署下,开始安营扎寨,以及打造攻城器械。

  李靖的唐军营地部署,暗合阵法,同样没有破绽。

  “各個将士按照原定部署,防守各座城门和各段城墙,不可有失!”

  “遵命!”

  信陵君一声令下,魏武卒登上各段城墙和箭塔,防守城池。

  在吴起、信陵君的统帅下,魏武卒同样军阵严密,防守密不透风。

  魏武卒长戟如林,陈列在城墙上,形成一堵人墙。

  “吁。”

  李靖率领骑兵停下,一排接着一排的唐军骑兵随即停下,浩浩荡荡,却整齐划一,没有一丝的慌乱。

  “这就是南北朝时期,凭借少量兵力,让高欢几十万大军无可奈何的玉璧城?果然是一座险峻的城池!”

  李靖在高垣下方,仰望巍峨的玉璧城。

  玉璧城坐立于高垣之上,只有南边的土坡可以攻打玉璧城,而玉璧城东西两座城寨,可以使用箭雨,交叉齐射,压制攻城的士兵。

  这样的坚固城池,无疑是攻城方的噩梦。

  玉璧城经过几年的经营,早已经固若金汤,坚不可摧。

  吴起在此地屯兵二十万,唐军不可能无视吴起,直接攻打长安,否则粮道被吴起出兵截断,奇袭长安城的唐军会成为一支孤军。

  “此城多次阻挡我们鸦儿军南下。”

  李存勖望洋兴叹。

  玉璧城固若金汤,但唐军又不能无视这座城池,所以玉璧城的存在,对唐军而言,无疑是一座令人头疼的要塞。

  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的鸦儿军,与李愬、苏烈两个唐军名将,一度尝试越过玉璧城,直接渡河,但遭到关中兵马阻挡,因此挫败。

  “这一次,是攻下玉璧城,再进军关中,还是,以一部分兵马围困玉璧城,然后以一支精锐骑兵,奇袭关中?”

  李存勖看向李靖。

  此次出兵,主将并非是李存勖,而是李靖。

  “吴起、信陵君皆是古之名将,他们屯兵二十万于玉璧。我们有四十五万兵力,想要围困玉璧城,让吴起无法出兵截断粮道,至少需要30万兵力。分出15万兵马,进入关中,攻打有20万人防守的长安城,无疑是火中取栗。我们有更好的方法,不必如此冒险。”

  李靖认为分兵过于冒险,于是按部就班,围攻玉璧城。

  李存勖见李靖有自己的看法,也不多提意见,而是督促河东的工匠建造攻城器械。

  李世民对河东的鸦儿军颇为失望,让李靖负责攻打河东,李存勖负责配合即可。

  唐军工匠修建大量投石机、攻城塔,又在高垣下方堆砌土山,在土山上修筑箭塔,鸟瞰全城。

  期间,吴起的魏武卒没有主动出城袭击唐军,因为吴起找不到唐军的营地的破绽。

  “听说李靖此人,擅长奇袭,出奇制胜,但为何如此沉稳?”

  吴起初步判断李靖会出骑兵,袭取关中,但李靖带领唐军来到玉璧城下之后,按部就班攻城,让吴起还以为自己在与稳健的王翦对弈。

  “不对,此人既然擅长出奇制胜,采取这种稳健做法的可能性太小,他到底在想什么?”

  吴起在无形间,已经开始与李靖交锋,在揣测李靖的用意。

  每一个名将都有他们各自的用兵风格,比如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风格就是沉稳到可怕,防守反击。

  李靖的风格是出奇制胜,却采取了与王翦一样稳妥的做法,让吴起不禁怀疑李靖的用意。

  “凭借对方的用兵风格来发现对方的异样……吴起也是个可怕的家伙。”

  信陵君没有发现李靖有什么不对劲之处,但吴起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

  “难道他们的第一步,并非攻打河东?!”

  吴起突然灵光一动,想到了李靖的用意。

  “不可能,如果对方首要目标不是河东,那么会是哪里?”

  信陵君见吴起突然失神,做出惊人的推论,难以置信。

  表面上吴起与李靖在玉璧城对峙,但两人却在纵览全局!

  真正的超一流统帅,目光绝不仅在于战术上,而且在战略上!

  “如果我所料不差,唐皇李世民,可能会带兵袭击上党郡,尽夺我们在黄河以北的领地,然后再全力进军关中。通知锦衣卫、夜不收,不计代价,通知上党守将尧雄、段韶、高长恭等人,建议他们提高戒备。如果实在无法坚持,则设法撤出上党地区,保存实力!”

  吴起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智谋,推断出李世民的战略,于是立即命令玉璧城内的锦衣卫、夜不收从北山地道冒死突围,向驻扎在上党郡的尧雄的20万人的军团示警。

  吴起也听说过了,李世民是历朝历代,用兵能力最强的几个皇帝之一,要是李世民真的按照他的推测一样,让李靖带兵牵制玉璧城的吴起军团,而亲自率领玄甲军等唐军精锐进攻位于太行山的上党郡,那么尧雄军团,不见得可以挡住李世民的唐军主力!

  “这次的敌人,也未免太强了。这就是后世最强盛的王朝之一吗?”

  还没有与唐军交战,信陵君已经汗流浃背。

  当初张华进军关中时,唐玄宗建立的秦川大唐,一度是张华遇到的最强大的势力,而李世民建立的并州大唐,实力十倍于唐玄宗的秦川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