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第786节(1 / 2)





  嘭!

  尧雄被铁锤击飞十几米,从石墙滚落, 落入山涧之中!

  北齐军团主将尧雄, 被唐军锤将碾压!

  “将军!”

  尧雄的部将和亲兵们面面相觑,脸色煞白,主将被对方猛将击飞,生死不明,这下二十万大军都有可能崩溃!

  “兰陵王和太师还在,不必惊慌!”

  一部分原本是北齐势力的将士,在尧雄落入山涧之后,奉兰陵王高长恭和北齐太师段韶为主将,继续抵抗唐军。

  高长恭、段韶是北齐皇室或者外戚,在北齐将士之中,素有威望,张华之所以任命尧雄为主将,正是为了制衡高长恭、段韶。

  即使尧雄失踪,高长恭、段韶还能凭借自己在军中的威望维持军纪。

  但情形依然不容乐观,唐军攻势凶猛,大唐锤将依然大杀四方,无人可挡!

  尧雄把守的关隘不但被这一员大唐锤将攻打,还有李愬等几员唐将攻打,李愬挥舞长枪,连挑几员偏将,压缩夏军的空间。

  唐军的凶残,让由北齐将士重建而成的北齐军团损失惨重,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

  “报!尧雄大人被一员唐军将领重创,滚落山涧,不知死活!”

  “众将不必惊扰。”

  段韶心里暗暗吃惊,尧雄也算是猛将了,但居然被唐军将领打落山涧,生死不明,那么这一员唐军将领的武力到底有多高?

  “没想到李世民的军队这么骁勇善战,而且猛将如云,除非夏王尽快平定齐国,率领禁卫军回师,才能抵挡李世民的兵锋了。”

  段韶有治军天赋,所以在尧雄失踪后,还能稳住军心。

  只是段韶凭借手中的兵力,也无法击退来势汹汹的李世民,只能设法拖延时间,等待张华平定齐国,率领夏军主力返回,否则还真没人能挡住李世民。

  要知道,光武帝刘秀招揽了袁绍、曹操、袁术、朱棣等诸侯,才能与李世民建立的并州大唐打成平手。

  李世民的唐军,无疑是六国合纵军最强的一路兵马!

  兵对兵,将对将,王对王。

  李世民的唐军主力,只有张华的夏军主力,才能对付。

  段韶、高长恭、彭乐等北齐武将,在百里石长城苦战三日,尧雄生死不明,第四日,北齐军团在战死七万人以后,士气下跌,段韶、高长恭不得不率领剩余十三万兵马,退出上党郡,向河洛北边的河阳城退却。

  唐军继续追杀,李世民要将整个上党郡纳入自己的版图。

  李世民已经不满足现有的地盘,要向关中、河洛扩张势力范围。

  原本李世民计划吞并刘秀在河北的地盘之后,再率领铁骑南下,席卷中原。

  与刘秀瓜分燕云十六州之后,李世民自知难以吞并刘秀,于是趁着张华东征,对张华的领地鲸吞虎据。

  唐军占据百里石长城,此地横尸遍野,唐军为了速破百里石防线,也折损了几万人。

  百里石长城下方的一处山涧,一员身材魁梧的唐军猛将在河滩上提起了伤势严重、昏迷不醒的夏军大将尧雄。

  这是张华势力,第一次有军团长级别的武将被敌军活捉。

  张华组建的军团,少则10万人,多则30万人。

  这种级别的武将被对方活捉,说明确实遭遇了惨败。

  尧雄被唐军猛将扔到李世民面前,这一员猛将的两把八棱梅花亮银锤重重落地,两把铁锤合计三百斤,却能当做是兵器,呼啸生风,可见这一员猛将的神力。

  “陛下,末将生擒敌将尧雄!”

  这一员猛将傲视众多唐军将领,甚至蔑视高思继、苏烈等武将,也就认为尉迟敬德能与自己一较高下。

  “守敬,此战你立下首功,等拿下关中,封你为上柱国。”

  李世民见麾下猛将生擒北齐军骁将尧雄,龙颜大悦,于是承诺提拔此人为上柱国。

  李世民收起宝弓,他凭借精湛的箭术,射杀了上百名夏军将士,与尉迟敬德,夺下夏军一座关隘。

  房玄龄在一旁感慨道:“隋将裴仁基之子裴行俨,果真有万夫不当之勇,每有攻战,所向披靡,不知他与关羽、张飞相比,孰胜孰负。”

  裴行俨与其父裴仁基本来是隋朝名将,早年跟随隋末大将张须陀,讨伐隋末农民起义军瓦岗寨,后来遭到朝廷派来的监军陷害,投靠了李密的瓦岗寨,与秦琼、程咬金、罗士信,成为瓦岗寨四大猛将。再后来,王世充击败李密,裴仁基、裴行俨又投靠了王世充,最终因为谋反被王世充杀了。

  裴仁基、裴行俨父子在这個世界,流落在雁门,建立领地,攻城略地,被李世民击败后,知道李世民在唐军之中,威望极高,不会轻易擅杀功臣,于是率兵投靠李世民。

  裴行俨也成为李世民麾下一员猛将。

  不仅如此,裴行俨之弟裴行俭,也是大唐名将。

  百里石大战,裴行俨凭借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重创并且生擒了北齐名将尧雄,威震唐军、夏军!

  “真乃猛将也!”

  白马银枪高思继,对银锤裴行俨也相当忌惮。

  不少唐军武将向裴行俨投来羡慕又忌惮的眼神。

  唐军的名将数量众多,这些唐军武将相互争功,此时被裴行俨立下首功,不免被部分唐军武将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