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第87节(2 / 2)


  【容纳上限】:2000生员(人数越多,需要的讲师越多,否则提升属性、领悟天赋的概率下降)

  【前置条件】:需一名大儒任判南京国子监(领地满足该条件的文臣:范仲淹、陈乔)

  【建造周期】:120天

  应天书院是一座国子监级别的建筑,已经是最高学府,生员竟然还可能领悟军事天赋。

  范仲淹执教的应天书院,培养文臣、儒将。

  范仲淹本人就是儒将。

  但应天书院的建造费用太贵了,需要5万两白银。

  而且这还不计应天书院的讲师的俸禄以及各种人员的支出、应天书院的维护费用。

  如果2000生员的话,应天书院每个月支出的白银就超过几千两。

  应天书院是用来培养人才的建筑,因此应天书院纯粹是支出部门。

  目前张华还真的建不起应天书院,更养不起那么多士子。

  按照张华的估计,除非领地人口增加十倍,才需要建造一座国子监。

  迄今为止,三个县的县学已经是最高学府。

  弓弩造箭院、武侯祠这两座高级建筑都在建造中。

  “现在平原的格局已经很明显了。”

  “平原西边是我的势力范围,人口15万。”

  “中间是公子扶苏的势力范围,人口12万。”

  “北部是金兀术的势力范围,人口不明,大约在10~20万之间。”

  “东部是瓦岗寨的势力范围,人口不明。”

  张华铺开大平原的地图。

  平原上,皇太极、张士诚、梁家堡等势力灭亡,几个大势力脱颖而出,平原呈现四大势力割据的局面。

  与张华接壤的势力是公子扶苏、金兀术。

  公子扶苏是张华的盟友,金兀术是死敌。

  金兀术占据夏镇北边的山谷,又出兵攻陷梁家堡等几个小势力,吞并皇太极几座村庄,势头强劲。

  张华难以判断金兀术领地的确切人口。

  “如果出兵攻打金兀术,公子扶苏是否会背约?”

  张华与公子扶苏约定出兵攻打皇太极,皇太极势力已灭,两股势力接壤,随时可能爆发冲突。

  陈宫为张华分析道:“公子扶苏讲究道义,他不会背刺盟约。但蒙恬是兵家,讲究兵不厌诈。要是我们即将攻灭金兀术,蒙恬必定出兵。”

  “公子扶苏势力的人口已经少于我们,我们灭掉金兀术,人口将会倍于公子扶苏,蒙恬肯定不会让这样情况发生。”

  “公台的推测很有道理。”

  张华知道蒙恬的厉害,蒙恬在战国长大,不相信儒家的狗屁仁义,崇尚的是兵家。

  蒙恬知道不能让任何一方做大,哪怕对方是盟友。

  张华一旦攻灭金兀术,下一个目标就是公子扶苏了。

  因此,张华与金兀术交战,蒙恬出兵的概率超过九成。

  “公台认为,该如何阻止蒙恬出兵?”

  “驱虎吞狼。”

  陈宫再次献上驱虎吞狼之计。

  “公台你的意思是让瓦岗寨与公子扶苏交恶?”

  张华与陈宫长期配合,很快领悟陈宫的意思。

  陈宫说道:“我们可在瓦岗寨散发谣言,就称蒙恬打算攻打瓦岗寨。瓦岗寨李密,我听闻此人胸怀大志,也必定在暗中谋划吞并公子扶苏。只要听到谣言,两股势力,必有一战。”

  “妙啊。”

  张华再次对陈宫刮目相看。

  陈宫将远交近攻的外交理念施展至极点。

  只要瓦岗寨和公子扶苏交战,张华就可以不必防备公子扶苏,腾出手来对付金兀术。

  平原东部的瓦岗寨,规模已经是一级镇子,而且向二级镇子进发。

  瓦岗寨人口三万,规模比夏镇、秦镇还要庞大。

  这还是瓦岗寨主寨的人口。

  瓦岗寨下方还有镇子和村庄。

  在寨主李密的带领下,瓦岗寨成为平原东部的霸主。

  李密可不是什么简单的农民军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