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第154节(1 / 2)





  陈胜、吴广也有一批亲信武将,他们剑拔弩张,与王凤、吴元济等人对峙。

  “你想死,我吴元济可还不想死!”

  吴元济挥刀砍了陈胜一刀!

  “救驾!大王被他们砍杀了!”

  “杀了他们!”

  起义军高层内讧,一群起义军武将大打出手。

  十几万农民军跟随他们的主将,也相互攻打,山谷内部乱成一团。

  张华带着精锐兵马,在外面虎视眈眈,一直等到农民军的内讧结束,张华才下令攻打山谷。

  此时,剩下的农民军竖起了白旗,向张华投降。

  王凤、吴元济等背叛起义军的武将,押着重伤的陈胜、吴广等人,统帅十余万农民军,向张华投降。

  “臣有罪,臣愿降。”

  来自唐朝的节度使吴元济卑微地向河洛领主张华下跪,五体投地。

  张华以一万铁骑,冲垮十几万农民军,让吴元济这个淮西节度使惧怕不已,生怕张华下令诛杀。

  “末将不辱使命。”

  王凤本来就是张华派来的卧底,为张华提供情报,此时算是完成使命,回到张华势力,因此不卑不亢。

  “王凤,此次平定陈胜、吴广起义,你功劳第一,升中郎将。”

  张华安抚立下功劳的王凤。

  王凤在陈胜、吴广起义军之中,作战勇猛,因此才能混成将军,从内部瓦解起义军,功劳确实第一。

  “你……!”

  起义军众将目瞪口呆地看向王凤。

  王凤竟然是张华派来的细作!

  甚至王凤在起义军之中使用的名字张风都是假名!

  重伤的陈胜、吴广更是咬牙切齿,受到他们赏识的王凤竟然是细作!

  王凤中途加入农民起义军,一路从伍长升到将军,谁能想到王凤竟然是张华提前安插在农民军中的卧底?

  此时跟随王凤逼宫的农民军武将这下都知道自己上当了,但他们已经向张华投降,无路可退。

  而且,此时投降,似乎不是什么坏事,至少他们不用担心饿死或者冻死了。

  “主公真乃神仙转世!”

  吴元济、王承宗、李师道三个节度使见张华提前布局,对张华更是敬若神明。

  与他们打的有来有回的陈胜、吴广,在张华的布局下,毫无还手之力。

  “你们是何人?”

  张华冷冷地扫视这三个阿谀奉承的武将,对方似乎对他心存敬畏。

  “臣乃是唐宪宗时期的淮西节度使吴元济。”

  “臣乃成德节度使王承宗。”

  “臣乃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

  好家伙,三个唐宪宗时期的节度使,竟然同时出现在汝水。

  张华没有听说过这三人,但听杨业所言,这三人是唐宪宗时期强大的藩镇节度使,暗中勾结,背叛朝廷。

  这三人曾经猖獗到派出刺客,刺杀大唐主张削平藩镇的宰相,又砍伤新上任的宰相。

  后来,唐朝名将李愬雪夜袭蔡州,擒杀叛乱的吴元济,此事流传后世。

  没想到这三人被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军击溃,又投降了自己。

  “你们平身吧。”

  张华想了想,这三人虽然野心勃勃,不过已经失势,没有兵力支撑他们的野心,于是没有下令处死他们。

  “所有归降的起义军,安置在河洛一带屯田,至于陈胜、吴广、吴元济等人,迁至关中。”

  张华收编了十几万农民军,势力壮大。

  山谷中的十几万农民军,全部是青壮,可以耕种。

  在汝水一带,还有他们的家眷几十万人,全部被张华招降。

  范仲淹跟随张华来到汝水,收编几十万人口。

  如何妥善安置几十万人口,,这可是一项大工程。

  “汝水一带破坏严重,不少良田都变成了荒田,唯一还有一些农田的地方,只有汝州镇。可留十万人口在汝州屯田,设汝州县。其余五十万人口,迁至河洛就食。”

  “虽然养活这些人口会消耗不少存粮,但农民开荒种田,第三年可以产出大量粮食,也可以提供更多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