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第207节(1 / 2)





  长安城在唐玄宗、张华的经营下,逐渐成为关中的经济、政治、军事中心。

  一座城池的地理位置,基本上决定了其地位。

  在汉朝之后,谁没有听说过长安这两个字?

  一队马车来到长安城的南门,竟然还有几十个甲士护卫。

  镇守城墙的将领拦住这支马队。

  这支马队的旌旗、盔甲,不是张华势力的制式,而是来自于其他势力。

  “你们是哪里人?”

  “这位将军,我们乃是川蜀的商人,运输茶叶前来关中贩卖,以换些马匹回去。请将军放心,我们会向此地官府上交茶税,一分不少。如果能够在长安设立商铺,专供茶叶。长年累月,对于此地官府而言,也是一笔不菲的税收。”

  为首的茶商说明来意,相信对方不会过于为难自己。

  要知道,茶叶在川蜀、东南盛产,在古代是缺一不可的物资之一。

  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

  对于古代官府而言,茶和盐一样,都是重要的税收商品。

  这个世界也不例外。

  城门武将也知道茶叶的重要性,这可是好东西,川蜀的茶叶更是良品。

  “你们且在城外等候,我前去禀报县衙,看县令如何安置你们。”

  “多谢大人。”

  这个来自蜀地的商人也不着急。

  他的茶叶车队所到之处,无不受到诸侯欢迎,尤其是越到北方,越是受到追捧。

  不少诸侯愿意用战马来交换茶叶。

  以物易物,才是古代的常态。

  主管长安城内政事务的谢安听说有川蜀商人的茶叶车队来到长安,知道这是建立茶马贸易的机会,于是立即召见这支马队的商人首领。

  护卫马队的几十名甲士被留在长安城外,以免他们在城内滋事。

  “你们的车队,还有多少斤茶叶?”

  谢安设宴招待这个川蜀商人,询问其茶叶情况。

  张华势力缺少茶叶。

  如果有茶叶,那么就可以卖给平民,收集民间财富,用于招兵买马。

  这个川蜀商人答道:“我本带来茶叶两万斤,沿途已经卖出一万五千斤,还剩下五千斤。听说长安繁荣,打算在长安卖掉这五千斤茶叶。”

  “五千斤茶叶,不算多。价格如何?”

  “上等马,换茶叶120斤。中等马,换茶叶70斤。下等马,换茶叶50斤。”

  “倒也合理。今后你们每年,可运茶叶三万斤前来长安,甚至是五万斤、八万斤,长安都能消化这一批茶叶。”

  谢安知道川蜀缺马,如果长安不拿马匹来交换了茶叶,也会有其他势力愿意以马换茶,尤其是凉州的诸侯,更是不缺少马匹。

  因此这个川蜀茶商才有恃无恐。

  川蜀盛产茶叶,可以借助茶叶换取大量缺少的物资,五千斤茶叶,就可以换来四、五十匹上等战马了。

  这还是第一批来到长安的茶商。

  在此之前,各地都是小势力,互相攻打,道路堵塞,川蜀的茶商想要来到关中,需要经过几百个小势力。

  然而,在经过两年的互相攻伐,小势力被灭亡,剩下的都是一定规模的大诸侯,反而有利于商队在各地周转商品。

  五千斤茶叶只是杯水车薪,以张华势力的人口,五十万斤茶叶都能消化。

  茶商说道:“这个请放心。此次我出川,为的是打开一条商路。今后商路畅通无阻,接下来可分批将十万斤茶叶运来长安城。”

  长安城人口众多,而且此地居民算是富庶,因此成为川蜀茶商占领的重要市场,不只是用茶叶来兑换战马,还可以用于兑换其他物资,比如金银、铜器、铁器、布匹、皮革等等。

  诸侯在发动兼并战争,而历朝历代的商人们也在进行无形的战争,扩大市场份额。

  虽说古代重农抑商,商人地位不高,但不能忽视商人的存在,因为他们在无形中左右着王朝的命运。

  招兵买马、大兴土木、发放军饷都需要钱,提及钱,必然无法避开商人。

  川蜀的战马很大部分来自于这群商人,而关中、西凉地区的茶叶,也要依靠这群商人在不同势力之间周转。

  还有势力通过商人,购买邻国的盐铁、皮革、粮食。

  谢安与川蜀茶商建立贸易关系,允许茶商在长安城的市坊租赁商铺,出售茶叶,但官府对茶叶征收重税,而且官府还有优先购买权。

  所谓优先购买权,也就是说官府可以在茶商出售之前,优先买下部分茶叶,剩下的茶叶再由茶商向平民贩卖。

  谢安这般安排,一是为了囤积茶叶,形成储备,以供不时之需;二是为了供给官府和各个武将使用,毕竟茶叶是好东西;三来,买下的茶叶,还可以转手卖到更北方,赚取中间价……

  张华听说川蜀有茶商到来,同意谢安的茶马贸易安排。

  张华在关中的马场,养殖的战马超过十万,即使拿出千匹战马来换几万斤茶叶,也无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