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第278节(1 / 2)





  因此,张华首先考虑召见十六个武夫。

  张华在一众武夫之中,看到了一个头戴白幍巾、一袭白衣的儒生。

  这个儒生,在十六个武夫之中,显得很是突兀。

  “此人是中武举,还是中文举?”

  张华怀疑此人走错了地方。

  李绩答道:“此人武艺平平,各项成绩都是丁等,唯独兵法是甲等。属下三人共同决定,破例将此人划分为甲等。武举选拔的是将才,因为武艺不应是全部。”

  “言之有理。”

  张华确实允许破例提拔擅长兵法,有真才实学的武将,不限武力。

  像是陈庆之、冯异等武将,武力不高,仅仅考核武力,会错漏一批名将,因此张华这才设立兵法科目。

  李绩与陈庆之、范仲淹考虑到对方的名气和才能,最终决定破格提拔。

  范仲淹低声说道:“此人名为谢艾,乃是五胡乱华时期之人,虽是儒生出身,却是凉州的智将,为前凉国君张重华赏识,三次击败后赵大军,阻止后赵吞并凉州。”

  “谢艾在枹罕之战,曾以两万前凉兵,败十几万后赵军,可谓名将,与陈庆之相似,请主公不必怀疑其能力,”

  “原来是一名智将。”

  张华心想,怪不得李绩、陈庆之、范仲淹三名主考官,力荐谢艾。

  有些武将,虽然武力平平,但用兵如神,不能小看。

  石勒、石虎建立的后赵,击败北方各个诸侯和坞堡主,击败乞活军,本来以为可以统一北方,但在西凉遇到智将谢艾,谢艾设法保住了凉州。

  范仲淹又补充:“后来,前凉国君张重华病逝,前凉国发生政变,谢艾因为是张重华的心腹,因此被杀,可谓是自毁长城。”

  “古往今来,自毁长城者,不计其数。”

  张华知道范仲淹又在借此事教育自己。

  范仲淹喜欢唠唠叨叨,这也是一些正直的大臣烦人的地方,所以有些君王亲小人,远贤臣,因为小人更懂得讨好君王。

  “谢艾,你可不必参与比武。”

  张华让谢艾下来。

  以谢艾的武力,与其他十五名武夫比拼武艺,怕不是会被打死。

  谢艾拱手答道:“多谢明公。”

  谢艾云淡风轻地来到张华身边。

  张华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态度,让谢艾很是满意。

  良臣择主而事。

  各地诸侯林立,这些名将有很多选择,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你从何地而来?”

  “在下本在凉州,故主张重华兵败被杀,故来关中,投靠明主。”

  谢艾提及自己的伯乐——前凉国主张重华,神情黯淡。

  张重华对谢艾有知遇之恩,一度受宠,谢艾对张重华忠心耿耿。

  只是,前凉国主张重华,在凉州建立的凉国,被其他凉州诸侯灭亡,国破身亡。

  “凉州哪一个势力灭亡了你们凉国?”

  “秦军。”

  “又是秦军……”

  张华知道凉州的秦军很是强盛,刘牢之、谢艾这些名将,都是在凉州兵败之后,这才逃入关中,加入张华势力。

  刘牢之只服谢玄,不惧秦军,因此,亡命关中。

  谢艾是因为故主张重华被杀,对秦军不满,宁愿进入关中,也不愿为秦军效力。

  “你今后在我麾下效力,我必重用。”

  张华收留谢艾这么一名西凉智将。

  在此之前,张华没有听说过前凉名将谢艾,不过只要他有才能,便可以重用。

  谢艾再三拜谢:“多谢明公,艾必不负所望。”

  李绩请示:“主公,比武台上,只剩下十五人,一对一切磋,多出一人,该如何安排?”

  “很简单,其中一人,对阵杨业。召杨业前来。”

  张华指定其中一人对阵自己势力五虎将之一的杨业。

  不一会儿,杨业提刀来到比武台。

  杨业听说有人要和他切磋,立即兴奋地提刀杀来:“不知主公要末将与何人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