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第681节(1 / 2)





  “晏大夫前往何地?”

  “出使楚国。”

  “引一国之兵,对付另外一国,不过是驱虎吞狼而已。”

  孟尝君田文生活在战国乱世,知道向楚国借兵,不是长久之计。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齐国强盛,才有可能在乱世幸存下来,否则战国时期,也不会有那么多王国变法图强了。

  后人只看到了秦国的商鞅变法,但实际上,魏国率先进行李悝变法,韩国有申不害变法,赵国有胡服骑射,燕国有燕昭王和乐毅变法,楚国有吴起变法,齐国也有邹忌变法,齐威王也当过一段时间霸主。

  只是秦国统一天下,所以后人更加看重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也更加适合当时的乱世。

  晏子叹道:“远水解不了近渴,没有十年八年,又岂能成为强国?如今只有先击退强敌,再招贤纳士,奋发图强了。”

  孟尝君默然,晏子所说不无道理。

  如果齐国不能解决眼前的危机,直接灭亡,也谈不上变法图强。

  晏子与田文交谈一会之后,马车继续向齐军、明军与楚军交战的莒县驶去。

  莒县,楚军的营地,范增须发花白,拄着木杖,地图铺在地上,风林火山四大军团主将,龙且、季布、钟离昧、养由基,还有一些原本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的文臣武将,也加入了范增的大楚。

  范增的大楚,为的就是重建楚国。

  楚国与齐国一样,是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之一,历史久远,也有不少武将。

  40万楚军,已经攻打莒县十二次,却被齐军和明军击退,损失惨重。

  “如果霸王在这里,攻下莒县,易如反掌!”

  龙且想到要是项羽亲自带兵攻打莒县,已经拿下这座城池,甚至已经拿下齐国国都临淄。

  龙且在这个世界,武力已经相当惊人,更不必说项羽了。

  “霸王下落不明,但我们,也必须拿下齐地。”

  范增眼神深邃,犹如黑洞,在快速思考应对之策。

  楚军与夏军在争夺齐鲁之地,中间还有朱由检插手其中,形势复杂。

  “亚父,齐相晏子求见!”

  “晏子?”

  在场不少楚国武将,都知道齐相晏子的名声。

  晏子此时出使楚国,这些楚国武将,不禁怀疑晏子的目的。

  “晏子多半是来求和,乃至是向我借兵。”

  范增未卜先知,已经提前猜测到晏子的来历。

  晏子进入楚军营地密谈,楚国与齐国、明国,各自罢兵。

  “晏子使楚,看来齐国为了保住领地,要臣服于楚国了。”

  朱由检发现楚国罢兵,又得知齐国15万兵马,兵败于历下,这个时候也隐隐意识到,齐国想要付出代价,与楚国停战,又或者,向楚国借兵。

  楚国的凶猛,有目共睹,龙且、养由基都是猛将。

  现在唯一有希望帮助齐国力挽狂澜的只有楚军了。

  但齐威王的条件是保留齐国的封地,范增不能吞并齐国。

  项羽称霸时,也是有一群封国,而项羽以霸王自居。

  “秦贞素被夏军俘虏,朕痛失一员良将……要是太祖派遣中山王、开平王二人前来助朕,平定山东诸国,又有何难?”

  朱由检感慨自己手中没有了多少名将,想要朱元璋的大将徐达、常遇春。

  秦良玉被活捉,于谦、张煌言等明军武将,又因为与朱由检走丢,投靠了张华,朱由检麾下只有李文忠几员武将可以使用。

  第五百六十四章 名将投奔

  “主公,诸葛亮、李绩、葛从周,三位大人,已攻破历下,前后攻克齐国十六座城邑,围困齐都临淄。”

  “历下之战,活捉明军武将秦良玉,齐军武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等十余人。其中明军武将秦良玉不愿臣服,而齐国三猛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经过游说,皆已归降。”

  “柴荣与赵匡胤在鲁县一带交战,互有胜负。”

  “鲁国机关城旳十万鲁军,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动静。”

  “锦衣卫来报,齐都临淄的守将为司马穰苴,还有……孟尝君田文。”

  张华在玉璧城安抚北府军之后,继续留下谢玄守河东,然后撤兵返回长安城,途中,东路夏军陆续传来捷报。

  诸葛亮、李绩、葛从周三个军团,在历下一带,大破齐国名将司马穰苴,斩杀、俘虏数万齐军,收取齐国十六座城邑,获得人口百万。

  若不出意外, 东路夏军十拿九稳, 可以攻下齐国主城临淄。

  临淄的守将是兵家司马穰苴,还有孟尝君田文。

  孟尝君田文有食客数千人, 这些门客之中,诸侯宾客及囚犯,乃至鸡鸣狗盗之徒,无贫贵贱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