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十二章 针锋相对【二合一5000字大章】(2 / 2)

“大人,不才承认与表妹之间的关系的确稍微亲密了一点,但这只是私事,与本案并无关系。

所以,不才以为被告葛东明是在故意转移大人的视线,胡搅蛮缠意图脱罪。”

“错!”

没料,周羽却冷冷回了一个字。

“不知侯爷有何见解?”方向南瞟了过去,语气也变得有些生硬了。

“刚才所说的这些,与本案的关系大了去。因为本侯怀疑,正是你方举人阴谋害死了刘老爷!”

“你休得血口喷人!”

惊怒之下,方向南居然顾不上什么侯爷不侯爷,一脸羞怒地大吼了一声。

易如忠则一脸呆痴,看了看周羽,又看了看方向南,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开口。

“呵呵,血口喷人?那方举人之前洋洋洒洒分析葛东明的杀人动机,不也很是来劲?

怎么?只许你方举人放火,不许本侯点灯?”

“你……”

方向南气得一脸涨红。

“易大人……”周羽转向易如忠道:“请容本侯也效仿方举人推论一番他的动机。”

“咳,侯爷随意……”

易如忠怎么可能拒绝?本身推论就是破案的一种方式。

“根据本侯的观察,方举人与其表妹绝不是表兄妹的关系那么简单……”

方向南一咬牙,又要反驳。

哪知,没等他开口,周羽却抢先道:“方举人,你先不要急着否认,也不要将别人都当成睁眼瞎。

当然,你也可以当作这是本侯的一种假设。

基于这种情况,你完全有理由杀害刘老爷,因为刘老爷是一家之主。

只要他一死,你再将罪名栽到葛东明头上,一箭双雕,同时扳倒了刘家两个顶梁柱。

那时候你再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呵呵,那岂不是人财两得?”

周羽这一番话,听得方向南脸色急剧变化,以至于不顾一切抗议起来。

“大人明鉴,不才自幼读圣贤书,又是堂堂举子,怎么可能做谋财害命之事?”

不等易如忠开口,周羽微笑道:“方举人,本侯的言论是根据事实而做出的推论。

正如你根据事实推断葛东明过失杀人是一个道理。”

方向南气得一脸铁青,正待开口辩驳,周羽却冲着易如忠拱手道:

“易大人,本侯有一种直觉,刘老爷的死绝非意外摔死那么简单。所以,还请易大人重新验尸以查明真相。”

“这……”

易如忠有些迟疑。

方向南却急急道:“大人万万不可,刘老爷本就属于枉死,当尽早请人超渡亡魂才对。

如若一二再,再二三打扰他老人家的遗体,一来对死者不敬,二来家属想必也很难接受……”

此话一出,刘夫人当堂嚎啕大哭。

“老爷,你死的冤啊……老爷,妾身对不起你,令得你走了也不安生……”

方向南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假惺惺上前劝了起来。

按理,易如忠当予阻止,毕竟这里乃是公堂,哭哭闹闹像什么话?

但,他却故作一副为难的样子瞟向周羽:“侯爷,你看这……”

说白了,易如忠想从中和稀泥,哪边都不想得罪。

他为官多年,一步一步爬到知府的位置,大小案子断了不少。

刘鹤这个案子,其实他心里也能猜到没那么简单,或者说,没那么巧合拉扯一下就摔死了。

他之所以偏向于方向南,并非因为方向南举人的身份,而是考虑到方向南身后的势力。

方向南,乃是叶昆的门生。

叶昆虽然已经辞官归乡,但余威犹在,门下弟子众多,且有不少在朝廷为官。

易如忠身为姑苏知府,虽说用不着讨好巴结叶昆,但也绝对不敢得罪。

一旦重新验尸,搞不好这桩案子便会变成一桩大案,不知会牵扯到谁,所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好不过。

可惜,周羽如何肯善罢甘休?

之前葛东明便讲过关于叶昆、谷不凡的一些情况,这个方向南乃是叶昆的门生,与谷不凡走的也近。

正好,借着这个契机拔出萝卜带出泥。

其实周羽并不能完全确定刘鹤的死与方向南有关,更没有证据。

他凭的是一种直觉。

直觉上,刘老爷死的蹊跷,而方向南八成脱不了干系。

正如他之前的推论,极有可能是方向南的一箭双雕之计。

于是,周羽一脸正色冲着易如忠道:“请问易大人,如不验尸,那岂不是说,葛东明就坐实了过失杀人的罪名?”

“这……这个或许真的是意外……”

“易大人,法不容情,葛东明虽然是本侯的同窗,但,如若他真的过失杀人,本侯绝对不会包庇他,也不会替他求情。

但,如若是有人设计陷害他,本侯也绝不会放任不管……”

说到这里,周羽又转向刘夫人与云玲道:“假如说,刘老爷真的是被人害死的,难不成你们想纵容凶手逍遥法外?”

这么一说,母女俩不由面面相觑。

“姨娘,不要……”

方向南眼见姨娘有些动摇,一急之下差点脱口说出“不要听他的”这句话。

不过说了一半又回过神来,赶紧改口道:“不要轻易动姨父的遗体,以免他老人家泉下不安。”

这时,周羽忍不住怒喝了一声:“荒唐!方向南,你到底在心虚什么?为何一提到验尸你便如此失态?难不成心里有鬼?”

“侯爷何出此言?刘老爷毕竟是不才的姨父,不才只是不忍他老人家死了也不得安宁。”

“你以为巧言令色就能蒙混过关?你越是阻止,本侯便越有理由认定你就是真凶……

易大人,本侯身为原告的代理讼师,有权要求当堂重新验尸,以还原告一个清白。”

“这……”

易如忠心里发苦,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

“易大人,你可是堂堂五品知府,当熟知大乾律法。”

周羽这句话一出口,易如忠心知再无退路。

很明显,他想两边都不得罪是不可能的了,只能先验尸再说下文。

无奈之下,只得硬着头皮下令将刘鹤的尸首抬上公堂,并传仵作一起上堂。

这次,刘夫人母女二人没再大声哭闹,只是小声抽泣着。

方向南则铁青着脸,脸色变幻不停……同时,背着手比划了一个手势。

这是在向外面的人传递暗号,赶紧去搬救兵。

“大……大人,死者确系头部撞击硬物而死……”

仵作明显有些敷衍,上堂草草验了一下便开始禀报结果。

“且慢!”周羽瞟向那个仵作喝了一声,随之问:“你做仵作多少年了?”

仵作似有些心虚,不敢看周羽,低头回道:“十……十二年。”

“呵呵,十二年?”

周羽冷笑了一声,随之瞟向易如忠问:“请问易大人,据你们的调查,死者因何致死?”

易如忠回道:“根据现场调查以及验尸结果推断,死者应是跌倒之后,后脑勺不巧撞在椅子的角上,导致失血过多而亡。”

“大人可否将那把椅子呈上公堂,与死者的伤口校验一下?”

易如忠无奈,只得吩咐人将椅子抬了出来。

“大人请看,这椅子的角虽然打磨过棱角,但还是相对尖锐,与死者后脑勺的伤口形容完全不符。

这一点,别说一个有十二年经验的仵作,恐怕就算是刚入行的仵作都能看出来。

大人如不相信,可以马上找几个有经验的郎中来验尸,一验便知。”

“嗯?”

易如忠不由瞟了一眼仵作。

仵作心虚地低下头,一头冷汗。

这下,易如忠心里有数了,忍不住冲着周羽问:“那不知侯爷有什么发现?”

“据本侯观察,死者应该是被铁锤之类的钝器大力敲击后脑,导致头骨碎裂……”

“老爷……”

一听此话,刘夫人不由悲呼一声,当场便晕了过去。

……

【PS:以后尽量发二合一大章,方便各位书友看的连贯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