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3章(1 / 2)





  每棚一次,领头的都是僧、道、番之中的高人,各自祭出自家的镇山法器,自薄暮时分起,围绕着法坛行走。

  其中僧和喇嘛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以超度先人和亡魂为主。

  太皇太后年纪大了,身子孱弱,不宜出现在这种场合。因此太后领头,跟着是帝、后,再是华妃、仪妃、谦妃,其余按品阶排列。

  皇帝一个多月没见着皇后,见了面,两人各自站定,皇帝面无表情道:“皇后身子可好些了吗?不再多歇一阵子就出来走动?”

  上官露淡淡道:“多谢陛下关怀,臣妾一切安好。”

  “说起来,这一个月里可真是多亏了华妃和仪妃的帮忙。”

  皇后做小月子,很多事情不能亲力亲为,除了免去妃嫔们的请安之外,自己作为一个‘不祥人’,也不敢踏足慈宁宫和永寿宫半步,一切皆有华妃和仪妃代劳。

  仪妃负责来往奔走于慈宁宫和永寿宫之间,皇后小产的事瞒的再严实也不能做到滴水不漏,太皇太后自然还是知道了,不过凭着仪妃的一张嘴皮子,翻来覆去的愣是把老人家给绕晕了。再到太后那头和稀泥,混的那叫一个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华妃干的却是力气活。

  因老祖宗规矩,除了过年大祭、四季祭、日月祭之外,还有常祭,即一年里天天都有祭祀。

  交泰殿的左边是御茶膳房,右边是御药房,祭神的地点便选在永乐宫前的交泰殿。供奉的释迦摩尼,观世音菩萨以及关帝等等。

  从早上寅正开始,卯正又一次,中间只隔了一个时辰,整个过程华妃必须一直看着,便不能休息,只有等上午的祭祀结束了,回重华宫用个小膳,榻上睡个回笼觉,还不够一个时辰的,又要再起来,匆匆忙忙的赶赴交泰殿,监督未时和申时的祭祀。

  连续一个月下来,华妃整个人瘦了一圈儿。

  此刻皇后起了头,华妃自然不能错过表现的机会,总得让陛下知道她这一个月的辛苦才好,结果仪妃又来抢阳斗胜,先一步道:“能为主子娘娘分忧,是臣妾等的本分,不敢居功。”

  华妃只有垂着头,恹恹道:“妾身等不敢居功。”

  皇帝敷衍的‘嗯’了一声,说好,显然没有深究下去的*。

  第74章 心有愧

  宫里只有七月十五这一天可以正大光明的焚化一些东西,但也仅限于主子。

  万佛寺的高僧念完一轮经之后,皇后便让逢春拿出一个小包袱,放到火炉前去烧了。

  皇帝的手指一动,望了凝香一眼,凝香朝他点了点头,皇帝心中立即泛起隐隐的痛,知道那是后殿里原先做给小孩子的。他状似无意的侧过脸来打量上官露,火光熏染,太亮了反而让她的脸在一片金黄中氲出一层阴影,笼罩在眼里眉间,他看不真切。却听见太后阴阳怪气的声音蓦地响起:“皇后还年轻,这些给小家伙的东西以后总是用的上的,何必急于烧了,莫不是心中有愧吧?”

  ‘愧’与‘鬼’字,只差一点点,当着众人的面说皇后心中有愧等于直接说她心里有鬼。

  然而让太后没辙的是,上官露竟还是不恼,反而接着她的话,道:“是有愧,身为母亲,没能保护好他便是一愧,有负于他托生一次来我腹中更是一愧,此番他重回底下,我也没什么可做的,无非是送他一程,将我待他的心意告于他知,不枉我与他数月的相伴相处。希望他来生能托个好去处。”

  说的好像是她害的一样!太后气急败坏的瞪着皇后,但皇后丝毫不为所动。

  太后冷笑道:“皇后说的也对,皇后一向身子不大好,要当母亲,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吧!明宣留给皇后照看,岂不是加重了皇后的负担?正如皇后之前所说,改天也请皇后把明宣带来哀家的永寿宫,让哀家与他好好亲近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