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权臣的宠妻(穿书)第43节(1 / 2)





  杨明昭替那伙人默默点了个蜡。

  就这么冲过来,这不是白送么。就是不知道幕后操作的人知道这个结果后,会不会气吐血。

  作者有话要说:  杨明昭(苦口婆心):我都说了,蔓姐儿很厉害,为什么有人就是不信呢?

  幕后黑手:我不信!我不信!马市那次就是她运气好!!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好的骑术,更别提她还是个官家嫡女,哪有时间骑马,你品品是不是这个道理!

  杜秋蔓:楼上说的有道理,欢迎再来送人头!(*^▽^*)

  第五十九章 亲人

  虽然在杜秋蔓的勒令下, 谁都没将今天的事与江氏说,但过了两天, 宁云州府捕头带着衙役找上门后,江氏还是什么都知道了。当场吓了一跳,得知每年都有这样的歹人故意讹人后,说什么都不肯再让杜秋蔓与杨明昭出门了。尤其是杜秋蔓, 被江氏念了一脑袋经, 关在屋里绣荷包,不做好不许出门,不论怎么撒娇都不管用。

  小桃端着银耳羹过来, 见到自家大小姐趴在窗户旁, 不住长叹:“小桃,这都三天了, 我可以出房门了吗?”

  小桃:“您的荷包绣好了吗?”

  杜秋蔓拿出一个半成品:“还差绣花了。”

  小桃:“姨娘说了,少一根线都不行呢。这是刚拿来的冰镇银耳羹, 您尝尝,解解暑气静静心,等会儿继续绣。”

  杜秋蔓又朝廊下喊了声:“百灵啊, 你帮我绣可以吗?”

  正要去给杨明昭送墨的百灵笑着摇了摇头。

  杜秋蔓认命的垂头:“哎……”谁能想到州府的捕头那么尽职尽责, 还亲自上门告诉案情后续呢。

  据捕头说,那五个人果然是一伙的,长期讹诈前来赶考的学子。由于当时已经被踩得骨折受伤,几人又一人拿了五十两银子出来,在牢房里关上半个月, 等院试结束学子归乡后也就会放出来。

  杜秋蔓听着暗中感叹,果然这世上像周达那样较真的官不多了。若这案子搁在周达手里,定会将那五人以往犯得事找出来,然后按他们讹诈的银钱数量来判,少不得是要打上几十板子的。想宁云州府衙门这样还能用银钱赎买的,只能说是这世道的常态。要不是遇到赶考的季节,恐怕连剩下的那个半个月都不会关。

  可惜人在州府牢房关着里,谁也见不到,杜秋蔓也无法得知他们到底是真来讹诈的还是受人指使的。

  百灵端着墨瓶,刚走到杨明昭书房门口,正要敲门时,吴大全走来说道:“给我就好,公子正在看书不许外人打扰。”

  百灵心有不甘:“姨娘遣我来看看公子,若是渴了饿了,厨房那边都有新鲜的吃食。”

  吴大全全然不知她的话外之音,老实道:“百灵姐姐放心,我一向是伺候公子的,都是做熟的事,还请姨娘不用担心。”说着,就将墨瓶拿走,进屋了。

  百灵上前几步,却见吴大全直接将门关上,吃了一鼻子灰。过了一会儿,吴大全出来,见到她还在门外:“你还有什么事吗?”

  百灵殷勤道:“我就想问问那墨好用吗?”

  吴大全一头雾水,公子一向都是用这个墨啊,只好道:“挺好用的。”

  百灵见这个小书童呆头呆脑的样子就来气,随意扯了两句便走了。回到后院时,见杜秋蔓还在与小桃歪缠。

  “好小桃,你就帮我绣几针嘛!难道你就想见你家大小姐在屋里关一辈子吗。”

  小桃左看看右看看,正要接过,百灵直接走去,吓得主仆两人顿时缩了手。

  “百灵姐姐这么快就回来了?”小桃干笑。

  百灵点点头。随意扫了一眼那个干瘪瘪的荷包,心中的白眼早就翻上天了,语气也不由带了几分:“绣活儿都是要打小学起的,大小姐切莫偷懒了,姨娘也是为您好。若是出嫁了,新嫁娘都是要亲手做鞋袜孝敬长辈的。”

  谁料杜秋蔓像是听不懂她的嘲讽之意,还一脸诚恳的点头:“你说得对。”

  百灵颇为得意,正要在训几句,却听杜秋蔓又道:“反正我现在也不嫁人,这荷包随便绣绣得了。”

  百灵实在想不到这世上还有这样的女人,终是忍不住问:“那您以后嫁人了呢?”

  旁边的小桃兴奋举手:“到时候我帮大小姐绣,我绣活儿可好了,保准不让大小姐为难!”

  杜秋蔓:“小桃!!!你最好了!”qaq

  小桃:“大小姐!!”qaq

  百灵:“……”没救了。

  紧张的院试终于过去,杜秋蔓也在全家回昌平的那天将那荷包绣完了。一看就是潦草对付,江氏都不忍心看第二眼。知道的以为上面绣的是兰花,不知道还以为是韭菜……

  “真这么难看吗?”杜秋蔓看着自己的“心血”,决定找个裁判。

  正在收拾书本的杨明昭被眼前的东西吓了一跳,定眼一看才发现是个荷包。

  “好看吗?”杜秋蔓问。

  杨明昭:“……嗯,这个……”

  “算了,给你了。”杜秋蔓直接一塞,转身跑出去,对江氏道,“姨娘,以后别让我绣那么复杂的花样了。”

  杨明昭看着手里的那无比简单的白底绿植的荷包,小心翼翼的收好。又将箱子里的一个木盒拿了出来,里面放着一个步摇。也不知怎么地,当时一冲动就买了。买完后才想起来蔓姐儿还没有及笄,根本用不上……

  杨明昭发了一会儿呆,将荷包和和那步摇放在一起,如珍宝般放在木盒里装好,外面包了好几层,这才放心。

  众人回到昌平后,杨明昭照例去书院上学。

  林子祺紧张的不行,在书院里来回踱步。见到杨明昭与路敬元,连忙问道:“我还以为你们会留在宁云等名次出来呢,就一点都不着急?”

  杨明昭道:“现在急也没用,尽人事听天意吧。”

  路敬元也是这么认为:“你林师兄就是见识少,等他多考几次院试就不紧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