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权臣的宠妻(穿书)第77节(1 / 2)





  巡城御史道:“哦?那你说说为何平白无故的将自己的妻子送到庙里?”

  杜英只感到整个人都坠在了冰窖里,浑身发凉,说出米氏残害嫡女,他的名声也要跟着受牵连,但若不说出此事,那宠妾灭妻的帽子又要扣在自己头上,无论哪一种,他都逃不脱干系。更奇怪的是,自己家里的事情这巡城御史是怎么知道的?!

  “臣、臣……”杜英嘴巴张张合合好几次,都吐不出半个字来。

  梁帝不耐道:“既然说不清,此事交由吏部与京兆尹来审,在查明期间,免去杜英工部侍郎一职。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众大臣道:“吾皇圣明。”

  梁帝原本稍好的心情又被这件事给搅和了,诸大臣很有眼色的不再多言,没一会儿大朝会就散了。只剩下杜英失魂落魄的站在那里,直到吏部侍郎走到他跟前:“请吧杜大人,去我们吏部大堂走一趟吧。”

  作者有话要说:  以为会写完的……

  明天一定将渣爹后妈安排的明明白白。_(:3」∠)_

  第八十九章 罢官

  关于吏部, 杜英可没少跑。但他从未想过有一天竟然是过来受审的。好在梁帝只是暂时免去他工部侍郎一职,但并没有明确罢他官职, 吏部对同僚还是比较客气的。

  刀笔小吏见着几位大人来,连忙上了茶。吏部侍郎也没有摆多少架子,让杜英和高御史都先坐下,大家喝喝茶, 好好聊一聊, 说不定没什么大事。

  “高御史最近很闲吗?”杜英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朝中那么多大事不看,只盯着我后院那一亩三分地。”帏薄不修这种事, 属于民不告官不举, 哪家官员后院没点破事,大家都在一个系统里混的, 要是都拿这一点来攻击政敌,这朝堂上就没人来了。

  巡城御史可闻风而奏, 但显然对方这次也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的。高御史撩起衣摆大大方方的坐下,扔出一个卷宗:“还是先请杜大人看看你家女眷都做了什么好事吧。”

  杜英没好气的接过,飞速看了一遍, 原本还很气愤的脸瞬间变成惨白。吏部侍郎见状, 也慢慢将茶杯放下:“难不成老杜你真的……”

  语气颇有些恨铁不成钢。

  官员有个把宠妾没关系,闹到宠妾灭妻份上就很过了啊。

  高御史就没那么客气了,直截了当道:“若是旁的倒也罢了。你那小妾指使家奴侵占了旁人的铺子,逼得别人去了京兆尹递了诉状。被占得人家虽然是商户,但你可知他们是哪家的商户吗?”

  吏部侍郎微微摇头:“请讲。”

  “乃是颜氏商行!”高御史哼了声, “你杜英惹到柳相头上了还不知悔改?!”

  吏部侍郎果断闭了嘴,这得多糟心多蠢的小妾才能这么不长眼啊。

  杜英已经哆嗦着手:“高御史啊,这几日我夫人养病,我那后院之事都是给老夫人来管,可能老夫人年纪大了,精力有限这才让一个妾来搭把手。既然事情明了,我这里给那户人家赔礼,不……双倍赔礼。你看也不是什么大事,也没闹出人命来,这事儿是不是就算了。”

  吏部侍郎也在一旁帮腔:“是啊,不过是后宅女人不懂事,既然都说清楚了,杜侍郎赔了礼,让那商户去京兆尹把状子给撤了,这事也就了了。”

  杜英感激的看着他。硬要说的话,吏部侍郎与他也算是沾着亲,米氏他哥的女儿米芷桐与吏部侍郎家的嫡三子正在议亲。这门亲事成了后,三家人免不了也要多走动走动。

  谁料高御史毫不退步,扫了一眼杜英:“你夫人养病被你养到庙里去了?”又深深看了一眼吏部侍郎,“贵府上的幺子快成亲了吧,这女方的姑妈在庙里算个什么事。”

  吏部侍郎不想管杜府后宅的那些破事,大家都是男人,也懂对方的心态。很多府里对正妻并不怎么上心,不过是碍着名声不好休妻给个体面尊重罢了。但涉及到自己儿子的亲事,吏部侍郎只好道:“你还是赶紧把人接回来吧。如今朝堂上都看着你,你把人接回来好好养着,再去给那商铺陪个礼,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杜英有苦说不出,但现在也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在他心里,杜秋蔓还是比较通情达理的,回去与蔓姐儿说一说,等过了这阵子再将米氏送走也行。这吏部大堂他一刻也不想多待,拿定了主意,便匆匆走了。

  吏部侍郎捋着胡须,不禁道:“也不知老杜府里再闹腾些什么,把夫人都送到庙里去了,再接回来还不知要闹成什么样子。”

  高御史扫了他一眼,冷笑道:“能送到庙里,定然是犯了大错,又不能张扬吧。”

  吏部侍郎一愣,总觉得高御史这话里有话。他对后宅不怎么在意,但因自己儿子和米府正在议亲,回府后和夫人说起此事。

  侍郎夫人心思就细多了,后宅里无非就是那些手段,结合杜府小妾嚣张的模样,侍郎夫人心道这八成是小妾使了手段害了杜夫人。侍郎夫人轻声道:“咱们不方便插手,明儿我去一趟米府,好歹让亲家知道这件事。米氏那人我见过,是个和气人,她又是儿女双全,就算犯了什么错,也不至于被送到庙里去,中间怕是有什么误会。老爷您也说最近圣上心情不好,依我看,杜大人这件事最好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反正也是他的家事,自家关起门来解决就是了,那高御史也不会一直盯着他,老爷您也不用两头为难。”

  为了点帏薄不修的事情,害的同僚被罢官,的确有些难做,吏部侍郎听着再理,点头同意了。

  不得不说,杜英是真怕米氏残害嫡女的名声给传出去,凡是关于米氏惩罚都是静悄悄,压根就没有惊动任何人,加之米氏被送走后,她身边的人要么被发卖了,要么在府里被看管起来做粗活,是以米府根本不知道自己这个女儿竟然已不在杜府。

  侍郎夫人说的很有技巧,并没有将矛头指向杜英,只是说杜侍郎府上小妾厉害。但米老夫人听着还是气的,我好好养的女儿,嫁到你府上十几年,替你生儿育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竟然让一个小妾骑在她头上了,这是欺负米氏没有娘家吗!当即套了马车去杜府。

  杜英正焦头烂额,与杜老夫人商议如何接米氏回来的法子。杜老夫人指着张氏郁闷道:“你说说,这才几日你就出了这么大纰漏,真是要你何用!”

  张氏不顾自己六个月大的肚子,跪在地上,哭求道:“妾真的不知道那胭脂铺是颜氏的铺子啊。妾也是想着为府里开源节流。妾手下的人的确有些不妥,但但……”张氏一边哭着,突然神色一凛,“都是夫人的计谋,这都是计谋的,妾是冤枉的!”

  杜老夫人揉着太阳穴,头疼道:“怎么又和那女人扯上关系了?”

  张氏道她刚接管府里,对府里的生意往来并不熟悉,不得已只好笼络原来跟在米氏身边的人。是他们说府里最挣钱的铺子原本是胭脂铺,后来京城里开了一家名叫胭脂妆的铺子后生意才一落千丈。

  “我并没有指使下人去抢占商铺,这是天子脚下,我怎么可能这样做呢,对老爷的名声也不好啊。”

  杜英怒道:“高御史都说人家去京兆尹哪里递了状子了,你还狡辩!你到底做了什么,还不说实话!”

  张氏现在知道自己是被米氏留的后手坑了,府里银钱一团糟,老爷一向不管这些事,老夫人年纪大了,精力有限,短时间要想理清这些事只能再将她请回来。她并没有指使家奴去抢占铺子,不过是雇了些地痞流氓去胭脂妆附近捣乱,败坏他们的口碑罢了。

  与她说这些的下人并没有一个人告诉她那胭脂妆背后是颜氏商行,只说是外地来的,因有些讨巧的手段,这才在京城里站稳了脚跟。你看他生意这么好,又不敢开分店,可见是背后没有什么靠山,只敢在那一亩三分地上折腾。

  张氏如实将这些事都说了,杜老夫人捂着胸口,气的发抖:“那米氏,真是够精明的!为了能回府,还使了这一手。”

  杜英也仿佛吞了一个苍蝇一样恶心。

  这时下人来报米老夫人来了,哪怕是亲戚,没有帖子直接登门都是极不礼貌的,杜老夫人住着拐杖:“好啊,她还有脸来,教出这样的女儿生怕满京城都不知道吗?!”

  杜英还在劝道:“娘,您别气。”

  “我怎么能不气?!”杜老夫人恨不得气炸了,“你百般维护她的名声,可她呢,为了自己不惜害你被免职,这样恶毒的妇人你还留着她做什么!我看那庙里也不用去了,直接休了她让她滚回家去!要是那些官问起来,就说我是这个老婆子说的,米氏不孝公婆,她要是在我跟前在晃一天,老婆子就折寿一年!”

  米老夫人带着媳妇唐氏过来时也是带着火气来的,没想到还没等她说话,杜老夫人就扔了一张休妻书来:“你家女儿我杜府试要不起了,这张休书算是我杜府给她最后的东西,从此一别两欢,大家也别来往了。”

  唐氏惊呆了。完全没想到杜府竟然闹到了要休妻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