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九章吉第6节(1 / 2)





  虽然知道不大可能,但长孙愉愉还是问了句,“定军侯夫人来么?”

  晋阳白了长孙愉愉一眼,“她怎么可能跟我玩儿到一块儿去?”

  这语气里充满了怨念,主要是晋阳公主这一代,最出色的才女便是定军侯夫人,而且她本身也是个传奇。小门户出身,但容色绝佳又兼一笔字画了得,出嫁前靠卖字画为生养活全家,结果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定军侯那粗汉一见钟情。

  从此之后,定军侯就非她不娶,被老子、娘打断腿都不改口,然则这却是单相思,人家定军侯夫人窦氏压根儿就不同意嫁给他。

  定军侯为了能赢得美人心在京城闹过不少笑话,也做过许多叫人羡艳的事儿的。最终自然是抱得美人归,成了一段至今都被人津津乐道的佳话。

  而定军侯夫人这女人的一辈子就跟开了挂似的,丈夫定军侯虽然是粗人,但为了她至今也没纳过妾,据说屋里连通房都没有。然后她生了个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是前年的武状元,这在武将家当然也算不得什么,但问题是人家大儿子能文能武,在东山书院读书,次次年考都是首魁,偏人家也不用靠这些东西吃饭,天生下来就要继承侯爵,也不用下场科举,真真是既会投胎,又经文纬武,是以京城的贵妇人哪个不想做他丈母娘?

  怨念完之后,晋阳公主又多看了自己女儿一眼,“你单单问她做什么?我可跟你说了,我不同意。”

  她不同意什么?

  长孙愉愉道:“今日在西边儿听何芝那丫头提起,说是定军侯夫人邀了长孙丹过门做客,还盛赞她的《咏荷集》。”长孙愉愉摸了摸下巴,“说起来那《咏荷集》我都还没翻过呢,得空倒是要看看,就有那么好?”

  晋阳公主又翻了个白眼儿,“能有多好啊?能和前朝留下来的那些诗词媲美么?”

  长孙愉愉觉得自家娘亲这要求太高了,但凡是前朝留下来的那都是大浪淘沙淘出来的金子,等闲人如何能望其项背,这样要求未免不公。

  “便是前朝那些诗词我都不看呢,她写的那么些个无病呻0吟的有啥好看?”“不学无术”的晋阳公主理直气壮地道。

  长孙愉愉心里叹息,这就是公主啊,天生就该不学无术,人家是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她都已经是帝王家了,自然不用学。

  “不过话说回来,窦氏邀请长孙丹做什么?是要给她儿子选媳妇?”说到这儿,晋阳突然坐直了身子,眼睛一眯,“她竟然敢不邀请你?”

  虽说晋阳公主是不会同意自己女儿嫁进定军侯府的,但定军侯夫人选儿媳居然不考虑自己女儿那却是绝对不行的,这不是打她母女俩的脸么?

  “未必是选儿媳,窦夫人还不至于如此没有成算,估计是陆甜甜邀请的长孙丹。”长孙愉愉道。

  陆甜甜就是定军侯夫人窦氏唯一的女儿,这名字取得那叫一言难尽,甜甜可不是小名,而是大名,但也当做小字在用。这名儿是定军侯取的,那粗汉得着个女儿后恨不能全天下人都知道他有姑娘了,笑容还甜得紧,因此得名。

  有时候长孙愉愉也难免同情窦氏,这都是嫁的什么糙汉子啊?

  “长孙丹这是想做窦氏的儿媳?”晋阳公主问。

  长孙愉愉慢条斯理地理了理自己的头发,长孙丹的心思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那《咏荷集》估摸着就是冲着定军侯夫人去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你们这年纪也的确是该说亲了。”晋阳公主爱怜地摸了摸长孙愉愉的头发,“为娘虽然还是想多留你两年,但这亲事也可以开始看看了。”

  “下午嬛如姐姐和子仪姐姐她们要过来商议琴会的事情,我先去准备一下。”说起这个话题长孙愉愉就坐不住了,扯了个幌子飞也似地溜走了,毕竟还只是个小姑娘。

  眼瞧着就要进冬月了,那时候各家就得忙活起来准备过年,所以长孙愉愉才邀请了韦嬛如等人过来商议琴会的事情,想尽早办了。她手里如今拿着的就是今年各省秋闱中举的单子。

  对她而言这是手到擒来之事,然则真真去要这单子的人才晓得,那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拿到的。

  “这里头却不知道谁工于琴,总不能请些个一窍不通的来,那也太丢人现眼了。”钟雪凝道。

  长孙愉愉让莲果将名单发给了众人,“大家都瞧瞧吧,有没有自己认识或者熟悉的,知道他们谁可能擅于琴就用笔圈出来。”

  一时众人都低头圈了起来,然后汇总。这些举子虽然来自天南海北,但在座众人的亲戚里有许多提督过学政,回来略略提及过,她们耳朵里也就听过,何况这些举子到了京城,总是要拜师访友的,因此许多人也都是知道一二的。

  然则韦嬛如看了看汇总来的单子道:“怎的大家都没圈这江州解元啊?”

  第9章

  不怪韦嬛如单独提出江州解元来。本朝十三洲省,这江州地处南方中心,历代都是文萃之地,江州的解元可比其他洲省的解元值钱多了。本朝如今大约经历了六十几名五殿大学士,其中三分之一都出自江州,可见其文风之盛。

  然则江州解元在别人眼里已经是个人物了,但在这些姑娘家眼里那就是个举人而已。别说区区解元了,就是状元将来混得不如意的也大有人在,并没什么值得单独提出来的。

  长孙愉愉道:“也是哦,毕竟是江州的解元,只是咱们都不知道他精不精通琴艺啊。”

  韦嬛如低头道:“这个我也不清楚,但这人却还是值得一请的,想来哪怕不精通琴艺也不会丢人。”

  “怎么说?”长孙愉愉还没见过韦嬛如对哪个男子有如此高的评价的。

  “这人是江宁人,六年前我爹爹提督江州学政时就知道他了,还说他可能是六元之才。”韦嬛如道。

  “六元之才?”众人异口同声地道。这中状元不算太难,但连中三元就很罕见了,而这六元那更是世之少有,据长孙愉愉所知,史书上至今也就只出了一位。

  方子仪又开始掰手指了,“他如今是解元,岂不是说,前头县试、府试、院试他都是案首?”

  “我爹说他是六元之才乃是在今科秋闱之前说的,没想到他真中了解元。”韦嬛如道。

  “这样的人才咱们怎么从没听说过啊?”长孙愉愉奇道,“按说这样的人,又出自宁江不是什么小地方,咱们不该没听过的呀。”

  顾静婉沉吟片刻道:“他姓陆,又是宁江人,那是南川陆还是望北陆?”

  这时就显出长孙愉愉的缺陷来了,她是公主的女儿,长孙府则是勋爵人家,所以对读书人的世系就欠那么点儿深入了解。

  宁江乃陆氏郡望,这个长孙愉愉还是知道的,但是宁江姓陆的多了去了,虽然同样姓陆,其中差别可就大了,因此听得“四元”陆行乃宁江陆,大家也都没什么特别反应。

  倒是顾静婉问南川陆还是北香陆还有点儿意思。

  “是南川陆。”韦嬛如道。

  “南川陆和望北陆有什么说头么?”长孙愉愉是不耻下问的。

  顾静婉跟她解释道:“南川陆已经传承千年,王朝换了一个又一个,但南川陆却一直屹立不倒,而且人才辈出。在前汉时更有四世三公,显赫一朝。到了魏时,更是出过一门九子的佳话。”

  “一门九子?”钟雪凝替长孙愉愉问出了惹人笑的话,“是很能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