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九章吉第15节(1 / 2)





  乐平听了,愣了愣,旋即也是一笑,“不管怎么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嘛。”

  长孙愉愉点了点头。

  “好了,也该入席了,今儿这么高兴,咱们是不是也都可以喝点儿酒?”乐平公主问。

  酒席设在长厅内,四周都烧着火盆,却是暖洋洋的,但这可难为了长孙愉愉,一进屋子就开始咳嗽,眼泪也止不住地往下淌。

  “这是怎么了?”乐平公主诧异地问。她屋子里用的碳是红罗炭,已经是不怎么有烟的了。

  长孙愉愉说不出话来地直摆手,却是再不肯进屋的。

  长孙丹叹了一声道:“愉愉的屋子是烧的地龙,有烟道把烟气排走的,平日里即便烧炭盆,也得用上用的银丝碳才行。”

  乐平公主没想到是这样,却是又尴尬又惋惜。

  长孙愉愉白着一张脸轻声道:“都怪我这多病的身子骨不好,给人添了不少麻烦,你们且乐吧,我在外头坐坐就好。”

  “那怎么行啊?”乐平公主道,直是心疼长孙愉愉,却没觉得她这般娇弱有什么不对。美人如她,一颦一蹙都只会叫人心生怜惜。

  乐平公主垂眸想了想,“我这园子里却没有烧地龙的,但我那屋子是烧的地龙,诸位妹妹要是不嫌弃,不妨移步那边如何?”

  众人自然只能点头,但少不得也有人心里觉得就长孙愉愉矫情,偏她就娇贵,众人都闻不到的烟味儿,就她闻得到。

  这其实也是大多数人不喜欢长孙愉愉的缘故,并不觉得她是因病如此,反而是觉得她挑剔。

  陈一琴却是一直观察着长孙愉愉的,也见着了她闻着那烟味儿有多难受,因此倒是有些理解这位华宁县主。

  忙活了好一阵儿,众人可算是在乐平的屋子里坐下了。但如此的话就没办法摆设小几了,却是地方不够,最后是用了四张四方矮桌拼在一块儿成了个大长条,众人分两侧而坐。

  乐平公主笑道:“这样其实咱们还亲热些呢,烧地龙的屋子的确暖和些也舒服些。”她带头脱了外裳,没了厚重的衣裳阻碍,人也显得精神了多。

  于是姑娘们自然是有样儿学样儿地脱了外头厚厚的夹袄之类。

  长孙愉愉脱了外头的长夹衣后,露出的却是小小的、窄窄的一件洋红绣花开富贵纹的织金锦高腰袄子来,下头一条如烟似雾的霜白纱裙,腰上系着霜白绣洋红牡丹纹的轻罗飘带,真真是既俏皮又好看,把她的好身段凸显无疑。

  尤其是那小袄子,剪裁得别提多合身了,衬托得少女普普通通的胸脯鼓鼓囊囊的,却是别添了一丝女人的妩媚味儿。

  不管是谁有意无意地都会往她身上看,有喜欢那花色的,有喜欢那布料的,有喜欢那样式的,反正肯定有一样是让她们喜欢的。便是长孙丹心里不屑,却也还是会忍不住去打量长孙愉愉的穿着打扮。

  乐平公主上下打量了一番长孙愉愉道:“你这衣裳却是好看呢,尤其是裙子的布料,似烟似雾的,又不死板,是什么料子啊?”

  “是新出的‘华雾纱’。”长孙愉愉道,这是她母亲的织布坊新出的料子。她母女二人都看重穿着,而长孙愉愉一身细皮更是挑布料,穿得稍微不对就要起疹子,哪怕是宫中上用料不对的也还是不对。因此晋阳公主才在西边儿的开洲弄了个织布坊,没成想居然做得极其成功。

  “什么新的都是先上你的身儿,愉愉,这料子什么时候能到京城啊?”方子仪凑过去问。

  “这会儿道路还被大雪封着呢,估摸着三月里应该能到京城的各大铺子吧。”长孙愉愉道。

  “先说好了哈,到时候可得先给咱们几个留着。”方子仪低声道。

  长孙愉愉点点头,“知道了,什么时候没给你们留着呀?”

  坐在一旁离长孙愉愉较远的陈一琴不无羡慕地看着她,只觉得她就像院子里最美的那朵被红灯笼照着的赵粉一般,谁也夺不走她的光环,只有她才在光下。她长这么大,还从没见过这样的人呢,让你忍不住就想挨着她,好似能挨近她,自己脸上也有光似的。

  旁边坐下一个人之后,陈一琴才回过神来,侧头一看却是孔重阳。以往孔重阳都是坐在席位中间的人,如今却是沦落到陪于末席了。按说以陈一琴的身份倒不至于坐在这儿,只是她先才给长孙愉愉摘花的事儿惹恼了长孙丹那些人,而长孙愉愉这边的人呢却还没准备接纳她,所以她不上不下地就自己坐了角落。

  一时众人坐定,酒菜都摆上了桌子,乐平公主举杯道:“有酒无令却是无趣,咱们先共贺一杯新春,然后开始行令如何?”

  众人都举起了杯子,乐平是在草原上染了很多习气,仰头一口就饮尽了,京城的闺秀却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扫了一眼长孙愉愉,见她不过抿了抿唇,都不知道是沾酒还是没沾酒,她们也就只小饮了一口。

  乐平见状这才醒悟过来,眼前这些姑娘可都是京城闺秀,是不会豪饮的。她笑了笑道:“不知咱们行什么令好呢?今儿人这么多,却不好行太难的令,那样就无趣了。”

  第22章

  道理的确是如此,所以人人都开始动脑子想酒令了。

  方子仪推了推长孙愉愉道:“愉愉,这些事儿你点子最多,也擅长拿主意了,不如你说一个?”

  长孙愉愉也不推脱道:“不如行加倍令吧。”

  “何谓加倍令?”乐平公主不解地问,她多年不在京中,所以不知时下流行什么。

  “就是咱们说一句诗词,得把里头的数字加倍,而且加倍后还得语义通顺,比如说:十月江深草阁寒。”长孙愉愉道。

  在座众人都是读过杜诗的,知道这句诗的原句是“五月江深草阁寒”,但如今变作十月却也说得通。

  乐平公主笑道:“这个好,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却是正合适咱们玩耍呢。”

  史墨梅却偏要挑刺儿道:“那这令可有什么来历么?咱们行的令日后少不得要传出去,被那些读书人碎嘴就不好了。”

  长孙愉愉扫了一眼史墨梅,笑道:“还真是有来历的。这是北齐时候的故事了,却说那北齐高祖对郭璞的《游仙诗》十分赞赏,一众学士心里就嫉妒上了,石动筩站出来反驳,说是他能写得比郭璞好一倍。高祖听了自然很生气,觉得他是大言不惭,他却说他若是做不出超郭璞一倍的诗就甘愿领死。”

  “齐高祖自然同意让他试试。那石动筩便说《游仙诗》里说,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于是他做的诗为‘青溪两千仞,中有二道士。’那齐高祖一听就大笑了起来,这可不就是超了一倍么,莫说一倍了,两倍也成啊。”

  众人闻言也是跟着笑了起来,“这个好,就这个令吧。”哪怕有些挑剔,却也得承认长孙愉愉这酒令的确是照顾了大多数人的,而且也有趣儿。

  乐平公主道:“愉愉,既然是你出的令,那你就先干一杯做令官如何?我么则来督令,不许人耍赖怎样?”

  长孙愉愉点了点头,端起酒杯正要饮酒,却被钟雪凝拦住,“愉愉,你自己的身子骨自己不清楚么?哪里能喝一杯酒的?”

  长孙愉愉笑道:“放心吧,乐平公主很照顾我,这杯子里是白水。”她是半点酒都沾不得的人。

  众人一听都笑道乐平公主偏心。

  乐平公主求饶道:“好好好,我自罚三杯如何?不过愉愉来之前,晋阳姑母是有交代的,说愉愉不能饮酒,我这才给她换了白水的。”所以说,人人都习惯了要照顾长孙愉愉,包括新回京的乐平公主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