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夫君天下第一甜第70节(1 / 2)





  提灯的宫娥垂首走在前面,徐允嘉跟在谢缈身侧,将刚得来的消息禀报,“殿下,程乡使去了大理寺那柯嗣才松口,他承认当初与二皇子的人签契的,的确是那个叫贺久的少年。”

  “他说是李适成要他找一个身份不那么容易被查清的人去签契,那贺久是个北魏汉人,柯嗣是在乞丐堆里捡到他的,便命人将他洗干净换了身富家公子的衣裳,和那京山郡的富商一起去签的契。”

  徐允嘉事无巨细,一边走,一边道:“彩戏园易主后,地下的生意做起来了,那贺久就和那些商帮和官员的子女关在一起。”

  “后来将他带出去,是因为柯嗣查清了他的身份。他的意思是,他们想留着他,以便日后在太子妃这里做文章。”

  “难道不是吗?”丹玉满脸疑惑。

  “这世上竟有这样巧的事,”谢缈唇角微扬,眼底压着几分讥讽,“何以他们随便在乞丐堆里抓出个北魏汉人来,正好便是我娘子的旧识?”

  丹玉一时哪理得清楚,他挠了挠头,想起柯嗣便有些心气儿不顺,“柯嗣那个狗东西到现在还咬死了不说他真正的主子,可真是忠心得很。”

  “先将人找出来。”谢缈侧过脸,冷淡的眸子轻睨他。

  丹玉一下低头,“是……”

  第64章

  戚寸心只迷迷糊糊睡了一会儿,天刚亮时她便睁眼唤了柳絮进来。

  洗漱过后换了身衣裳,戚寸心早饭也顾不上吃,便匆忙带着子意子茹等人往紫垣河对岸去了。

  周靖丰在桌前喝粥,盯着那皱巴巴的纸条上的字迹看了一眼,“他既是你的朋友,若此时他真的受人所制,那么这件事便必定是冲着你来的。”

  “所以我更要尽快找到他。”

  戚寸心捧着茶碗,垂着脑袋,“可那小孩什么也不知道,烧饼到我手里还是热的,所以他买烧饼的地方距离玉贤楼一定不远,我让子茹带着他的画像去找了,可附近买烧饼的摊子有四五家,那些摊主都说人过路的人太多不记得模样。”

  “我又想起我买烧饼总会让摊主多加奶酥和芝麻,而我收到的烧饼里面的奶酥和芝麻都不少,最终是凭着这个才找到他买烧饼的摊子在玉贤楼后头的晋南街。”

  但除此之外,戚寸心再没有其他消息了。

  “太子的人在晋南街没搜到?”周靖丰喝了口茶。

  戚寸心摇摇头,“没有,都搜查过了。”

  “彩戏园地下的总管柯嗣说,小九是逃难来月童的,他是在乞丐堆里捡到小九的。”

  谢缈走前便让韩章等在紫央殿外,待戚寸心从殿中出来,便将这些事都告诉她。

  “于是便让他这个北魏汉人去代替李适成签契接管彩戏园,用的说辞是什么?”戚寸心还未说下文,周靖丰便是一笑,他抬眼看向坐在对面的年轻姑娘,“因为他是个北魏汉人,所以身份一时难以查清,与南黎各方势力也毫不相干,不易引人怀疑?”

  “是的。”戚寸心点头。

  “你信吗?”

  周靖丰吹了吹碗里的茶汤。

  “不信。”

  戚寸心说道。

  周靖丰闻言不由挑了一下眉,大约是有些意外她竟毫不犹豫地便说出“不信”二字,他来了点兴致,“为何不信?”

  “绥离之战时,北魏边界上往南黎来的汉人难民有多少?怎么就那么巧,他们在乞丐堆里一找,就偏偏找出个小九来?”戚寸心是不信的,从东陵到缇阳的一路上,她早见过难民逃难的情形,月童城内现下收容的乞丐有多少是北魏逃过来的汉人,她也让子意去查探过了。

  她不信世上会有这样严丝合缝的巧合。

  周靖丰似乎有些满意,他眉眼含笑,点了点头,“这段日子我到底没白教你,我还以为你遇上亲友,便会乱了方寸,少了思考。”

  “那你可想过,昨日他又是如何得知你人在玉贤楼的?”

  “那小孩说小九跟他说了我穿的衣裳颜色,身边还跟着两名侍女,所以我猜,我在玉贤楼外,才下马车时他便看到我了。”

  戚寸心手中的一碗茶从温热捧到稍冷,她也没喝一口,“他只留一句话,那字迹像是烧焦了的炭块写的,而不是毛笔。情急之下,他只来得及写那一句,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可能。”

  “亦或者是抓了他的人胁迫他写下这字条来给我……”戚寸心一时还有点想不明白,“可为什么偏偏只是那么一句?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不急。”

  周靖丰放了茶碗,便一如往常取了自己的宝剑薄光来细细擦拭,“你也不用太担心你那朋友的安危,不论是他自己送的消息还是受人胁迫,想来他的性命一时是无碍的。”

  事实上,周靖丰还有一些话没明说,他只是瞧了对面那小姑娘一眼,见她始终为着这么一个朋友坐立难安,他便觉得现下还不是说那些话的时候。

  这姑娘年纪轻,还未能看清这天家的诡谲云波到底暗藏多少血腥的争斗,可她身在这里,在太子谢繁青身旁,她选择要知天下事,便避不开这天家事。

  有些话他如今还不能点破。

  ——

  谢缈天还没亮时便去天敬殿上早朝,此后又出了宫去大理寺的天牢内审李适成,说是审问,其实也没什么好审的。

  李适成自下狱后便天天喊冤,只是这两日也不喊了,大抵是看清了自己已是局内死棋再无复生的可能,今日谢缈审他,不过是依谢敏朝在早朝时的旨意定罪,令其签字画押,五日后便要处斩。

  “殿下若不归南黎,我也许还不至于此。”

  李适成身着囚服,坐在桌前瞧着认罪书上的朱红掌印,一双眼睛神情灰败。

  “李大人何以如此高看我?”

  谢缈端坐在太师椅上,语气散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