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炮灰婆婆的人生(快穿)第78节(1 / 2)





  兄弟俩挣扎得厉害。

  衙差见柳纭娘不是玩笑, 手上抓得很紧。他们常年抓人,哪怕是八尺壮汉,也休想挣脱。

  所以, 兄弟俩没能挣脱不说,反而弄得满头大汗,当着众人的面, 不知是羞的还是气的, 脸涨得通红。

  “娘, 我们只是跟你借, 不是偷拿!”

  “不问自取是为偷。”柳纭娘看向院子内外的邻居:“只要是和我们家认识的人,应该都知道, 几年前我躺在床上险些病死, 要不是闺女孝顺买两副药回来吊命, 现在我坟头上的草都有半人高了。那次我好转之后,就和这几个混账分家单过,这几年来,我没吃过他们一口饭, 他们也没有照顾过我,我们之间的感情比邻居还不如, 这样的情形下,我怎么可能借他们银子?”

  听到这番话, 衙差立刻就把人往外头拉。

  杨氏姐妹被这场变故给惊住了, 反应过来后, 急忙上前求情。

  “娘, 他们一时想岔了,不是有意的。往后我们一定会好好孝敬您……您不看我们的面子,你再看看几个孩子啊, 他们不能没有爹……他们还在读书,要是有了一个坐牢的爹,哪里还有前程?”

  小杨氏听到姐姐兼嫂嫂的这番话,简直都要急疯了:“对啊,娘,您不疼我们,也疼疼秋午啊!”

  柳纭娘气笑了:“你们这话搞笑得很。孩子的亲爹娘是你们,你们都不为他们考虑,做事毫无顾忌。反而要我一个祖母多担待。天底下哪有这种道理?”

  李秋宁也有点慌,世子这几天就会上门,亲爹已经入了大狱,如果两个叔叔都去了,万一世子因此有了想法不肯结亲怎么办?

  “奶,他们就算做错了事,也该关起门来好好教训,不能……”

  柳纭娘打断她:“什么不能?”

  她指了一下,刚挂上去的牌匾:“大人都说我们应该大义灭亲,不能胡乱包庇亲人。我错了吗?”

  如果她错,那就是大人也错了。

  谁敢说朝廷官员是错?

  围观众人觉得李家兄弟不像话,但夏桃子身为母亲要把他们送进大牢未免也太过了些。就像是李秋宁说的那样,一家人关起门来怎么说都行,气急了把人揍一顿也可。怎么都不该把人往大牢中送。

  可听了这话,又觉得夏桃子是对的。

  毕竟,朝廷官员不会错。

  知县大人见多识广,审过不少案子。有许多人为了护住自己亲人,胡乱作伪证,给办案添了乱子。在打听到夏桃子所居的村落偏僻,村民愚昧后,特意亲笔提了一块牌匾。

  这不只是鼓励夏桃子,也是告诉知道此事的所有人,就算是亲人犯了事,实话实说才是对的,不能无脑包庇。

  李秋宁即将做世子夫人,不能和朝廷官员对着干,当即沉默了下来。

  她不说话,杨氏姐妹又哭又求。柳纭娘始终不为所动,一刻钟后,兄弟俩和那两车刚买来的货物就被带走了。

  *

  此事在村里掀起了轩然大波,两天了都还在议论。

  李秋宁在出事的当日,出去了一趟,回来后紧皱的眉心已经散开,安心备嫁。

  妯娌二人就和当初的胡氏一般,四处去求人。她们一辈子都在这村里打转,也不认识外头的人。无头苍蝇似的乱转一通,最后还是无功而返。

  三日后,村里人还在议论李家发生的这场稀奇事时,村口又浩浩荡荡来了一行车队。

  正是世子霍联南。

  他带着媒人前来请期了。

  关于李秋宁的婚事,在李家发生了这些事后,不少人暗地里猜测纷纷。好多人都觉得婚事有变。

  可看到霍联南这般大张旗鼓,就知道他是真心想求娶,且不为外事所动。

  李秋宁感动得眼泪汪汪,将一行人请进门。胡氏急忙送上了茶水。

  一切都挺顺利,婚期定在五日后。

  对此,霍联南冲着胡氏一脸歉然:“伯母,按咱们京城的规矩来说,婚事不应该这样匆忙。但事急从权,家里出了这么多的事,我怕秋宁担忧。也因为我出来太久,最近要启程回京,而近段时间内的吉时就是十八,你放心,往后我会尽力补偿秋宁。”

  胡氏满心欢喜,激动得落了泪。她擦着眼泪,问:“以后秋宁还回来吗?我……我就得一个女儿,我会想她的……”自从男人入了大狱之后,她都不好意思在村里行走,总觉得所有人都在议论自己,说实话,她想离开。

  当然了,她有些舍不得儿子。不过又想,如果能跟着女儿去京城,在那边落脚后,也能回来接人。

  比起这穷乡僻壤,京城的夫子要厉害得多。再有,自家男人出了那样的事,两个孩子想要科举怕是有些艰难,她已经问过了,这样的情形,得多找些秀才和举人保荐。

  她在这村里,别说举人,一个秀才都不认识,上哪找去?

  她不认为婆婆能找到,就算真的能,以婆婆对自家男人的厌恶,怕是也不会尽心。左思右想,她觉得还是去京城好,两个孩子到了那里,有世子姐夫在,侯府一声令下,别说秀才了,怕是连官员都肯保荐。退一步说,就算儿子大了读书不成气候,不参加科举,京城的机会也要多得多。随便做个管事,也比留在县城要好。

  这些事情她心里琢磨了许久,一直不好跟女儿开口。女儿对她颇多误会,最好是世子答应带她离开,如此,女儿就算不满,也只能认了。

  听话听音,世子人精似的,瞬间就明白了她的意思,侧头看向身边的未婚妻,见她震怒,心下了然。此事怕是胡氏自己的想法,母女俩应该没有商量过。

  “伯母可以去京城探望。”霍联南不介意让自己再情深些:“或者,你可以跟我们一起走。日后有机会,再把两个弟弟也接了去。”

  胡氏大喜:“真的?”

  霍联南失笑:“自然是真。”他侧头温柔地看向李秋宁:“你们是秋宁的家人,也是我的家人。我也不希望她到了京城之后思念你们。只是,伯母没有去过京城,兴许会不习惯。”

  “习惯的,习惯的。”胡氏忙不迭道:“我们皮糙肉厚,在哪都能过。”

  门口偷听的杨氏姐妹俩听到这样的情形,着实羡慕坏了。二人对视一眼后,也跟着闯了进去:“世子,您救救秋宁的叔叔吧!”

  霍联南本就派人盯着李家,自然知道她们所求为何,当即叹息:“当今皇上登基之后,最恨官员官官相护,朝堂上风气清正。叔叔们犯了事,我也无能为力。”

  妯娌俩无比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