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4节(2 / 2)


  薛蔚恨声问道:“你连向朕求饶都不肯?”

  幼枝笑了笑,答案昭然若揭。

  薛蔚沉默半晌,又问她:“哪怕朕赐你鸩酒一杯,认定幼家人有欺君之罪,你也无动于衷?”

  幼枝平静地说:“陛下不会的,况且……还有从嘉王。”

  “你!”

  薛蔚气急攻心,他从未如此无力过,身形又是一晃,咬牙切齿道:“你真是、真是……好啊!”

  幼枝慢慢垂下眼眸,她盯着自己的蔻丹甲,片刻后淡声道:“陛下命人拿下臣妾前,可否让臣妾再为您沏最后一次茶?”

  薛蔚紧紧抿着唇,望着她的眼神复杂而阴沉,并没有直接答应下来,幼枝见状也不在意,自顾自地走至柜边。

  她抱出一个雕花木匣,“这是女儿茶。”

  “临安一带,有人会在女儿出生时,埋下几坛酒,也有人会摘下当季的茶,妥善保存,直至觅来合心合意的夫婿,沏给他喝。”幼枝打开木匣,手指抚过茶饼,最终停留在一旁的镂空香囊球上,她把香囊球拿起来,葱白的指尖轻勾子母扣,将其打开,顿时异香扑鼻,“这是臣妾幼时,父亲亲手制作的香囊球。”

  提及自己的生父,幼枝不再那么高不可攀,神色温柔而怀念,“父亲总爱做这些小玩意儿来哄我与娘。”

  薛蔚没有见过这样的幼枝,不由心思一动,“枝枝……”

  幼枝回过神来,收敛了笑意,放下手里的香囊球。

  她沏茶的手法娴熟,先是磨碎茶饼,再以釜煮水,添入茶末,动作行云流水,优雅而专注。沸水翻腾,波滚浪涌,幼枝提起衣袖,缓缓将茶水倒入杯中,推给了薛蔚,“陛下,请用。”

  薛蔚握住她的手,笃定地说:“你对朕并非只有恨。”

  幼枝避而不答,“陛下,请用茶。”

  薛蔚端起茶杯,一饮而尽,他迫不及待地说:“倘若你当真对朕并无半分情义,又为何将这女儿茶沏给朕喝?枝枝,在你的心里,早已默认朕是你合心合意的夫婿了,只是你自己不敢承认罢了。”

  幼枝似是沉默了几秒,幽幽地问他:“陛下当真这般认为?”

  “五年了。”薛蔚咄咄逼人道:“既然你恨朕,那么为何你这五年来,从未对朕下过毒手?你说你不想做皇后,也不要一世荣华,只为复仇而来,可是整整五年了,你不曾对朕做过任何事,难道不是因为你下不了狠心?舍不得?”

  “不是。”

  幼枝一手托腮,不悦地蹙眉道:“只是时机未到罢了。”

  说着,她颇是为难地对薛蔚说:“眼下也并非是什么好时机,但是陛下已经知道臣妾的身份,臣妾不得不来冒这个险,余下的……只好麻烦王爷了。”

  幼枝笑吟吟地望着蔻丹甲内尚存的脂膏,这是她方才从香囊球里抠挖出来的。幼枝无不遗憾地对薛蔚说:“陛下猜错了,臣妾的心里,当真对你无半分情义。”

  “要不然臣妾怎么会在茶水里下毒呢?”

  作者有话要说:  薛蔚:我,求毒得毒。

  第66章

  “什么?”

  薛蔚一时错愕,随即睚眦目裂道:“你在茶水里下了毒?”

  幼枝低下头, 用一方手帕细细地擦拭着蔻丹甲内的脂膏, 松松挽起的鬓发因她的动作散落下来几缕, 衬着白皙的肤色, 美则美矣,却如同一樽玉石雕刻而成的仙子,既无心, 也无情, 漠然而对世间万物。

  薛蔚看得遍体生寒, 他一把扼住幼枝的脖颈,咬牙切齿地问道:“朕究竟——有哪里对不起你?”

  幼枝嘲讽一笑。

  “你……”

  薛蔚见状,才艰难地吐出一个字, 头脑忽而晕眩起来, 他急忙按住按住茶桌, 却仍旧无济于事, 意识在此刻渐渐消散,撑在桌上的手也不再使得上力,薛蔚用尽全力向外大声喊道:“来人!来——”

  “砰”的一声, 薛蔚昏倒在地。

  因着幼枝不喜下人守在门口,是以薛蔚吩咐过下人,只要来了这瑶华宫, 便待在庭院外等待传召,常公公隐约听见薛蔚的呼喊,急忙跑过来, 站在门外试探着问道:“陛下,怎么了?”

  幼枝目不斜视地走过倒在地上的薛蔚,将散乱的发丝勾至耳后,确定从自己身上看不出什么以后,轻轻地打开一丝缝隙,平平淡淡地对常公公说:“陛下今夜留宿瑶华宫,要公公您把他的奏折与玉玺拿过来。”

  常公公略有犹豫,旋即又思及薛蔚的喜怒无常,应了下来,“奴才这就去办。”

  话才落下,幼枝再度抬手合上门,常公公一抬眼,竟从这丝缝隙里望见一截明黄色的衣袖。

  下一刻,“吱呀”一声,门彻底合上。

  常公公走了几步,再一细想,当即惊出一身冷汗——方才除却薛蔚的呼喊,自己赶来时,似乎还有一声倒地的闷响。

  他的脚步猛然顿住,点翠误以为是幼枝找自己有事,凑近来询问道:“公公,可是小姐有何吩咐?”

  常公公张了张口,尽管心头的猜测使得他收入袖中的手直打哆嗦,而他的面上却是滴水不漏,瞧不出分毫的情绪。常公公若无其事地对点翠说:“娘娘让你先回去歇着,不必守在这里。”

  点翠不太放心地说:“可是陛下来时,发了那么大的火。”

  “无事。”

  点翠叹了一口气,又担忧地望一眼灯火通明的屋内,只得离去。

  将留在此处的宫女与侍卫全部打发完,常公公神色复杂道:“糊涂!真是糊涂!”

  想必连王爷都不曾料到,幼贵妃竟会胆大至此!

  他的心中千回百转,一时分不清这终究是意外之喜,还是功亏一篑。

  夜凉如水,乘着沉沉夜色,常公公拢紧衣衫,匆忙赶往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