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节(2 / 2)


  夏小清听出了崔世君的意思,他先是有些灰心,随后站起身,朝着崔世君说道:“大姑娘,劳烦你跟二姑娘说一句,我等了她七八年,不怕再等下去,反正我是娶定了她。”

  说罢,他昂首阔步的出了大门,那赵姥姥一急,拍着大腿说道:“哎,夏小哥儿,你急甚么呀……”

  她追了上前,跑到门口时,赵姥姥又想起来,她回头对崔世君说道:“崔姑姑,过两日我再来找你说话。”

  赵姥姥追着夏小清出了崔家的大门,正屋只剩下崔世君和徐姨娘,崔世君问道:“世柔呢?”

  徐姨娘回道:“在老姑姑屋子里。”

  她犹豫了一下,说道:“大姑娘,要我来说,这个夏屠夫虽说是个莽汉,看起来像是忠厚老实的人呢。”

  是不是忠厚老实的人,崔世君尚且还说不好,不过他对妹妹的一片赤城之心,倒有些打动崔世君,她没有多说,只望着外面的日头,说道:“都这个时辰了,我还得去衙门里当差,姨娘把夏小清的话带给世柔,我先出门了。”

  徐姨娘送崔世君出门,转身回了屋里,往老姑姑的院子里去了。

  且说,因着莫婉重病,又不知她病到甚么地步,崔世君难免为她悬着心,可惜她又见不着莫婉,是以崔世君只好打发阿杏守在东郡侯府后门,指望着能遇到相熟的人,哪怕是问问莫婉的病情也好。

  阿杏一心等在东郡侯门口,直等到后晌,还一无所获,就在她以为要白忙一场时,竟真叫她撞上一个熟人。

  第30章

  说来也巧, 莫婉院子里有个扫洒丫头,名字唤做红霞, 因着她和阿杏年龄相当,阿杏随着崔世君到侯府去时,与她说过几回话。

  那阿杏看到她走出后门, 心里不禁一喜, 她连忙跟了上前,直到没人的地方后, 阿杏出声喊住她, 红霞唬了一跳,看到时阿杏时, 说道:“原来是阿杏姐姐。”

  阿杏没说她是专门等在此处的,只道:“我路过这里, 看到是你, 就叫住了你。”

  说着,她又问:“你不是在莫姑娘院子里当差么,她那屋子里等闲离不得人, 你这会儿怎么出府了?”

  听了她这话, 红霞眼圈儿一红, 她道:“我爹前日没了, 姑娘院子里嬷嬷叫我挪了出来。”

  阿杏这才发觉她身上戴着热孝,想来是亲爹没了, 她身上重孝, 恰逢莫姑娘病重, 侯府的管事嫌她晦气,便将她打发回家了。

  阿杏拉着她的手,说了几句安慰的话,问道:“听说你们姑娘身子不大好,我们姑娘几次想上门去探望她,不过侯府门口的小幺儿拦着不让进,说是怕打搅了姑娘静养,不知你们姑娘身子到底如何呢?”

  红霞虽说只是粗使丫头,提到莫婉的病情,也满脸愁容,她说道:“这已将近两个月了,起先姑娘还能下地走动,往后就病得起不了床,多少太医来瞧了也不中用,如今侯爷从山东请来一个甚么名医,只望着能医治我们姑娘的病就好了。”

  “甚么病这么厉害,连太医也治不好?”阿杏吃惊的问道。

  红霞说道:“说来也怪,姑娘刚开始只是染了风寒,后来吃了几贴药,略好了些,不想过了些日子病情加重,渐渐总是身子发困,每日昏睡不醒,太医来看了,也说不出名堂,为着姑娘生病,我们院里的婆子丫头,从上到下都不敢有一丝松懈。”

  想了一下,红霞低声对阿杏说道:“前日我走的时候,悄悄进屋去看了一眼姑娘,姑娘整个人瘦得脱了形。”

  阿杏听说莫婉病得如此厉害,便细细的问了红霞几句,有的红霞答得出,有的红霞答不出,后来阿杏见再问不出甚么了,说道:“你也别担心,不是说要来个山东名医么,或许就医好了你们姑娘呢。”

  红霞重重的叹着气,说道:“要真能救好我们姑娘,那就是菩萨保佑了。”

  阿杏急着回去跟崔世君复命,她跟红霞说了几句话,就和她分开,转身就往衙门里去了。

  只说衙门里,崔世君忙了半日,就见阿杏回来了,她看到阿杏满脸急色,起身问道:“可是打听到了?”

  阿杏急着回来见崔世君,路上没有一刻停歇,此时回到衙门里,她一口气喝了两盏茶,而后喘着粗气说道:“打听到了,莫姑娘果真病得不轻。”

  崔世君脸色一惊,说道:“你别急,慢慢的告诉我,今日见得是谁,都说了些甚么话。”

  阿杏于是把看到红霞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告诉崔世君,崔世君听说莫婉的病情,脸上惊疑不定,她问道:“究竟是得了甚么病,怎会病到这种地步?”

  “不知呢,那么多太医都治不好,难道这山东来的名医就治得好?”阿杏疑惑的说道。

  崔世君低头沉思,她心里总有些不安,只是此时见不到莫婉,便是那个东郡侯,也处处透着古怪,只是一时她又说不出缘故。

  阿杏眼见崔世君不说话,问道:“姑娘,咱们该如何是好呢?”

  崔世君不假思索的对阿杏说道:“我们这就去宁国府,找老侯爷帮忙。”

  这会儿还没到落衙的时辰,崔福的马车也不在,阿杏租了一辆马车,主仆二人乘车,不到一顿饭的工夫,马车便到了宁国侯府门前。

  看门的小幺儿认得崔世君,他听说崔世君是来找老侯爷,先去请来崔长松,不多久,崔长松来了,他看到崔世君,出声问了一声好,说道:“崔姑姑这会儿来找老侯爷,莫不是有甚么要紧事?”

  崔世君说道:“是关于莫姑娘的,这事恐怕还得当面跟老侯爷说。”

  听说与东郡侯府有关,崔长松不敢耽误,他打发小厮去跟老侯爷回话,又领着崔世君进了内宅,说道:“崔姑姑来得巧,要是再晚来半刻,老侯爷就该出城了。”

  崔世君心知霍云是个闲不住的,只是不知他又出城做甚么,这么想着时,他们一行人已进了内宅,不久,一个小厮跑来回话,说是老侯爷请崔世君过去。

  那崔长松便打发小厮领着崔世君去见老侯爷,几人走了半日,却不是往主屋去,而是来到宁国侯府的后花园,这个时季,园子的花开得姹紫嫣红,处处蜂鸣蝶舞,他们绕过假山,只见眼前是一片牡丹花圃,老侯爷穿着一身短衣,头上戴着草帽,弯着腰在给花圃松土。

  “老侯爷。”小厮走到近前,说道:“崔姑姑带到了。”

  霍云立起身子,他回身看了一眼崔世君,从旁边的小厮手里接过手帕擦汗,说道:“你来了。”

  崔世君屈膝向他行了一礼,说道:“给老侯爷请安。”

  两人已是极熟了,霍云冲着她摆摆手,直接问道:“莫家出甚么事了?”

  说话时,他继续给花圃松土,这花圃里的牡丹不算甚么名贵品种,离绽放还有十来日,此时半开半含,虽少了盛开时的雍容华贵,却自有一段娇俏可爱。

  霍云培土时,手法娴熟,显见已经做惯了,崔世君看着他,开口说道:“莫姑娘病了,听说许多太医看了都束手无策。”

  霍云停下来手里的动作,他鼻子里轻轻的哼了一声,说道:“我就说那孩子不像是个有福的。”

  老侯爷这话似是在责怪崔世君,崔世君身子微顿,她悄悄看了霍云一眼,只见他神情跟平日一样,看着并无怒色,崔世君大着胆子说道:“无论好不好,侯爷和莫姑娘也已交换了庚帖,东郡侯顾念着莫姑娘的身子,轻易不让她见外人,只不过我心里总有些不踏实,是以来向老侯爷讨个主意。”

  她这话,是仗着与老侯爷相熟才敢说,谁知霍云却毫不在意,他道:“她又没嫁过门来,我能有甚么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