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042章(1 / 2)





  京城的纷纷扰扰, 自与祝圆无关。

  县城里的生活安逸又自在,就是有点忙。

  许是这两年,玉兰妆和得福食栈挣了不少钱,家里松快了许多。

  家里无长辈压制, 晚辈懂事不闹人, 祝修齐县衙事务也慢慢步入正轨, 待在家里的时间便长了点。

  在这样的状态下, 张静姝和银环姨娘接连怀孕了。

  祝圆:……

  想想也是, 张静姝俩人也不过三十出头的年龄,怀孕多正常啊。就是这妻妾和谐、祝修齐共享齐人之福什么的……

  祝圆抹了把脸。算了, 理解不能,他们开心就好。

  银环还好些, 张静姝这回的孕期反应大了点,不光吐,还整个人都恹恹的。

  然后这管家的事便交给了祝圆,甚至连教导妹妹的任务也交给她了。

  祝圆:……

  如是,她每天便忙碌了许多,好在玉兰妆、得福食栈那边已经上了正轨,也培养出了几名得力的店长,平日并不需要她太费心。

  家里琐事多,每日不停有管事过来回话问话, 扰得她烦不胜烦,完全没法好好看书习字, 生活节奏全部乱套。

  她甚至开始怀疑是家里管事们不服气, 给她找事。

  毕竟她开玉兰妆、得福食栈, 都是尽量找年轻些的丫鬟小伙, 干活利索, 也容易tiao教。第一次与这些管事接触,她做得极为不顺手。

  她便去问张静姝,这些人是不是欺负她年纪小。

  张静姝被逗得不行:“你可是开了两家铺子的人,哪个敢糊弄你?”然后温声给她解释,“他们许是有些私心,但应该没那胆子为难你。只是你新官上任,他们摸不着你的处事习惯,为防出问题,事无巨细是最稳妥的办法。”也就导致了祝圆的工作量暴涨。

  祝圆:……

  行吧。不是为难她就好。

  知道大致原因,祝圆便着手解决问题。她将这几日遇到的所有事情列出来,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分成几个等级。

  第一等的急事大事,可随时找她。

  第二、第三等事情,全部都得在指定办事时段内向她汇报。

  第四等往后,各大管事自己按照经验自行处理,在汇报的时段内将事情并处理结果说一声便可。

  为此,她还整了一套绩效考核标准。

  比如四等以后的事情,若是处理结果优异公平,那绩效点便加一,若是汇报的时候她不满意,绩效点便减一。

  除此之外,各管事汇报问题的时候,还得一并提出解决方案。若是光汇报不带解决方案,还只等着她给解决的,便扣除绩点。若是解决方案优异,则增加一绩点。

  到了月底结算绩点,按照绩点给与银钱奖励,绩点总数第一名能得到一两奖金,第二名得五百铜钱,第三名得三百。

  银钱不多,但这是主子给的奖赏,还是办事得力的象征,各大管事顿时铆足了劲,使出浑身解数想法儿干活。

  如此,只不过十来天,祝圆每日处理事情的时间便大为减少。每日上午、下午各花半个时辰,便能将所有事情理得井井有条。

  不光跟着她一块儿学管事的祝盈咋舌,连张静姝都惊叹不已——往日里耽误她大半天时间的家事,怎么到了祝圆手里,不过是一两个时辰的事?

  许是她在祝修齐面前提了几句,后者休沐之时特地跑来参观了一场,完了若有所思地离开了。

  转天,县衙里便开始改革汇报方式,同时附带各种奖惩制度。

  家里挣钱,连带祝修齐手里也阔绰了,弄些奖励自然不在话下。

  可别说,这一年多来,他偶尔遇到问题,都喜欢找祝圆唠嗑两句,回回都能得到许多启发。

  去年祝圆提议的那些鼓励政策,他与幕僚商讨过后,挑选了几个,再根据芜县的情况进行调整,然后按部就班地逐一落实。

  从去年开始执行的招商政策,给与贸易商、外来商各种税费优惠,甚至让本地商家去外地招揽,只要招揽到一家,便有奖励……如此种种,吸引了不少周边府县的商家过来开店。

  按照幕僚的计算,这样一番投入,少说要两到三年才能让税收提起来,填补这部分投入的空缺。

  结果不到半年,税收便提上来,完全填过之前投入的钱财,甚至还要盈余。

  祝修齐自然大喜过望,索性继续保持这些招商政策,同时,将盈余的税务投入到别处。

  比如,找来许多擅农事的老农人,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整理出可靠的栽种方法和注意事项,普及下去。畜牧养殖同理。

  除此之外,还让人研究套种方式,尽最大可能提升田亩产量。

  再以录入县志的方式鼓动乡绅富户捐钱捐粮,用于修整通往周边府县的土路、兴修水利灌溉……

  恰逢承嘉十年朝廷税改,百姓的税负压力小了,田产还增加了,手头比往年宽松不少,消费力度大,带动了县里经济蓬勃发展。

  承嘉十年,芜湖税收直接比上年增长不少,对比上任,更是直接翻番。加上这两年治安良好,连新生儿都多了不少。

  祝修齐为主导的县衙上下,因着各种奖惩制度,所有人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改,加上种种帮助百姓、商户的政策,百姓对县衙的观感早就与往日不同,衙役、主簿走在路上,再也不是人人避之不及,遇到那豪爽的,还会被塞几颗果子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