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造反大师第53节(1 / 2)





  不知怎么的,叶可可觉得这场面有些眼熟。

  或许在某个轮回的间歇,她也看过类似的画面,而心念闪动之间,她便觉得眼前的场景微妙的有了差别。

  人还是那些人,景还是那些景,但是身边,似乎多了一个人。

  “我讨厌他们的眼神。”走在她身边的人说道。

  他穿着叶可可只在小舅舅身上见过的盔甲,却比那要残破无数倍,布满划痕和缺口的甲片上沾着点点暗红,就像他无时无刻搭在剑柄上的手,散发着比血臭更刺鼻的杀意。

  “在他们眼里,我们大概是刽子手吧。”叶可可听到自己如此说道,“杀了他们的父亲、兄弟、儿子,毁了他们平静安稳的生活,与不停加税、强制征兵的君王并没有什么不同。”

  “京都就是一个世外桃源,城里的人听不到城外人的哀嚎,即便是战火遍地,这里也会是最后才能烧到的地方……前几天,不是还有几个文生联合起来写檄文骂你吗?”

  “是吗?”秦晔低笑起来,“那大概是他们骂得太千篇一律,我根本没记住吧。”

  “你那是被谢修齐骂麻了,”叶可可嗤他,“厚脸皮。”

  “是啊,我还以为他能骂我到天荒地老呢,”秦晔道,“结果竟然在麓山书院门前自杀了。”

  叶可可惊讶道:“你竟然还挺惋惜,我还以为你不喜欢他呢。”

  “大概是因为……他与秦斐格格不入到可笑的地步了吧。”秦晔摸了摸腰间的佩剑,“真是个傻子。”

  二人又往前走了一段。

  “你的府邸想选在哪里?”看着两道两旁的王府,秦晔问道,“我可能没有钱给你建新的,要不你就搬去魏王府吧,反正也没什么人住过,我给你再换块匾。”

  叶可可乐了:“那我要三千侍女,再要三千男宠,里面要扩建个酒池肉林。”

  “没人,没钱,没酒池,也没肉林。”秦晔睨她,“我给你拨几个听话的侍从,你凑合着用用。”

  “每到这个时候,我就特别想玉棋。”叶可可夸张地叹了口气,“不过她现在应该当娘了吧?反正总比跟着我吃苦强。谢修齐难得做了件对事,我以后清明的时候少损他几句。”

  “不过我住魏王府算逾制吧?”她声调有些犹豫,“那可是亲王规格的府邸哦?”

  “逾什么制?”秦晔回她,“谁说你逾制我就让他逾制。昨日我说要封你当国公,他们就东扯西扯,今日我给你找个地方住,他们再扯就全部滚去睡大街。”

  叶可可被他逗得笑了出来。

  秦晔却不笑:“我是真打算封你当国公。”

  她道:“你也是真的封不了。”

  “我爹当年曾经想推广女学,倡导女子参加科考,却因顾虑重重,始终没有正式提出来。我爹身为丞相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别人。”

  秦晔道:“可咱们一路走来,他们难道不知道你的功绩?其他都没二话,为何一到封王公就不行了?”

  叶可可道:“那是因为他们以前都觉得我迟早要给你当妃嫔,现在才发现我竟然还要占一位。国公才几个位子?文官才能占几?封了我,那岂不是昭告天下他们都不如我?”

  秦晔不说话了。

  叶可可又道:“秦晔你几岁了?想不明白这个?”

  秦晔别过头去不说话,半晌才道:“我不管,我就要封。他们不让我封你,我就说要封宋运珹。”

  “亏你想的出来。”叶可可感叹道,“你用什么理由说服他们的?”

  “用了人家的银钱和囤粮,总得给人家一个名头,否则就是名不正言不顺——”秦晔语气不无讥讽,“他们宁肯在一个死人下面,也不愿意在女子下面,这种鬼话都同意了。”

  “封号呢?”叶可可更关心别的。

  “卫。”秦晔说得极快。

  “哪个字?”她跟得也快。

  “捍卫的卫。”他说完又补充了一句,“反正不是我的'魏'。”

  “按理来说我应该避讳一下啊,”她故意说道,“你要不再想想吧?”

  “……你是来气我的吧?”

  “哈哈!”叶可可笑道,“以后还会有很多人专门去气你的,你得适应才行啊!”

  然而秦晔却停下了脚步,她这才发现已经不知不觉走到了皇城脚下。

  “其实你是打算走的吧?”他道,“如果不是我执意要封你的话。”

  “是啊,”叶可可回答得很爽快,“我累了,秦晔。”

  “无论是权势滋生出的野心还是永无止境的争斗,我每天睁眼闭眼都能闻到那股血臭,真是腻味透了。我在宋家老宅过得不怎么快乐,但那宅子可真不错,我本打算问你要了来,然后自己办个女学,也算是圆了我爹和我的梦。”

  “但是,可可,我不喜欢这里。”已染上了仆仆风尘的青年说道,“我小时候每次看到打开的宫门,都觉得像是怪兽张开的嘴巴,会把我们一个不剩地吞进肚子。”

  “我祖母曾经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据说前朝求仙问道之风盛行,帝王曾访得真仙,求得延绵万世之秘法。此法脱胎于经藏,能扭转天地气运,乃由不世出之奇才所创,说是仙术,其实更像是邪术。”

  秦晔看向叶可可,道:“它的核心,便是弑亲。”

  “帝王被称之为真龙天子,无论是昏聩还是贤明,天生便有龙气在身,而龙气,就是王朝延绵的根本。”

  “龙气强则国强,龙气弱则国弱,而前朝帝王所习之术,便是以血脉亲人祭祀,强续龙气之邪法。”

  “我祖母说,前朝祀人最看重血脉,皇帝广纳后宫,便是为了生出更多的孩子。这些孩子养到开蒙便会请专门的道士观气,然后便被分为三六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