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龙骨焚箱第20节(1 / 2)





  这是他第二次强调“得你去问”了,孟千姿脸色一沉,她不喜欢人家卖关子。

  孟劲松苦笑,从手机上调了一张照片给她看。

  这应该就是那个自称神棍的,约莫四五十岁,长得挺喜感,糟糟卷发,眼镜可能是刚刚挣扎时碰坏了,一根镜腿不自然地扭着,一边的镜片还皴裂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正咧嘴笑着,两手抓住外套向两边撑开,露出里头的一件白色文化衫。

  孟千姿看孟劲松:“刚照的?”

  被人就差五花大绑样抬出去,居然还笑得出来。

  孟劲松知道她还没看到关键的:“你放大,看他文化衫上的字。”

  文化衫上是有洋洋洒洒一列字,孟千姿先还以为是衣服的特色设计。

  她放大了细看。

  居然是油墨签字笔手写的。

  ——姿姐儿,不要为难这人。

  落款是一个字:七。

  孟千姿一怔,脱口说了句:“我七妈?”

  山桂斋七位姑婆,年纪从四十到七十五不等,除了行首的高荆鸿被她叫作大嬢嬢(niang,平声)之外,其它几位按年纪大小,分称二妈到七妈。

  高荆鸿不爱被叫“大妈”可以理解,她七十五了,每日早起必化淡妆,每周做facial,有tony上门给她护理头发,九十年代时已年逾五旬,还频繁赴港赴台,只为买最潮一季的美妆美衣——孟千姿扪心自问,觉得那一句“大妈”,也确实叫不出口。

  而行末的那位七妈,名唤冼琼花,最喜欢叫她“姿姐儿”。

  孟劲松叹气:“这是七姑婆的手笔,千姿,你知道我为什么不敢问了吧?本来想给他松松骨头的,结果他衣服一掀……”

  不啻于穿了件黄马褂,谁敢拂七姑婆的面子啊。

  孟千姿喃喃:“我七妈,我记得她是去……”

  于这些小节,孟劲松职责所在,样样都记得清楚:“去了云南云岭一带伴山,年初就去了。”

  “伴山”和“巡山”一样,是山鬼高层的传统,因山而生的人得时时亲山,不能不接地气脱离“群众”:巡山是走马观花,类似到此一游,伴山就是长住,少则三五月,多则一年。

  七位姑婆中除了大嬢嬢高荆鸿年纪大了,长住黄山别苑之外,其它几位依着自己的喜好,各有首选的伴山,比如三妈倪秋惠钟爱川渝一带,尤喜峨眉山和青城山;四妈景茹司独好秦岭,以华山为首选;而七妈冼琼花偏好云南一带的山系,如云岭山脉、无量山脉、哀牢山脉等。

  辛辞有过促狭的比喻,说是几位姑婆各有各的山中爱豆,去伴山就是给爱豆打call,因公去别家的山头转悠,叫拜墙头。

  孟千姿整了整眼罩,长身站起:“既然是我七妈打过招呼的人,那我得过去关照关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