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节(1 / 2)





  俞母摇了摇头:“哪能呢,我是来瞧你大哥的。”

  “那我就不耽误您了,您先忙?”

  看着同以往不大一样的闺女,俞母迟疑了一下,似是想说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瞧了一眼闺女身旁的女婿,俞母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只冲着他们点了点头,想着以后找机会再同闺女聊聊,转身往大儿租住的院子去了。

  ……

  ……

  会在镇上碰到女儿女婿,俞母也很意外。不过她一心惦记着大儿,别过满娘后,就径直去了俞承嗣租住的小院。

  俞母来得巧,正好碰上俞承嗣打算出门往私塾去。因此,她只道:“我把东西搁下就走,不耽误你做学问。”

  “无妨,阿娘你慢慢来。”俞承嗣心里头惦记着满娘那事儿,想着先生一贯看重他,就算晚个一刻半刻的也不会责怪他,索性重新关了院门,去屋里同他娘说话。

  刚要开口,俞承嗣就注意到他娘带来的东西里头,除了那篮子格外眼熟的鸡蛋外,还有好些个野味,登时纳闷了:“这些是哪儿来的?”

  “你妹夫给的。”把自家老二昨个儿赌气上山寻人的事儿简单的说了一遍,俞母又提了一嘴方才碰上满娘的事儿,她倒没旁的意思,只是想告诉大儿,满娘如今过得很好。

  就是俞母不主动提起这事儿,俞承嗣也想问个清楚,如今提了,他自然顺势问了下去。

  问问好端端的家里怎么就连三十贯钱都拿不出来了,问问妹子咋就说卖就卖了,再问问这事儿可还有挽回的机会不成。

  俞母一一答了,最后道:“承嗣你只管好好念书做学问,别操心这些有的没的。”

  “阿娘!”俞承嗣一脸的苦笑,“这么大的事儿你怎么都不提前同我支会一声?你可知道,我这边已经给满娘寻了一门好亲事?若成了,满娘就能嫁到镇上享福了。”

  见他娘一脸的不以为然,俞承嗣又道:“我给她寻的是一户耕读之家,本人是秀才公,他家祖上还出过举人,家里有藏书万卷,良田百亩,还有一个三进的大宅子。”

  “这样的人家能看上满娘?”俞母奇道。

  “因为那人先前娶过一房媳妇儿,这回是续弦。可就算是继室填房,也是明媒正娶的,还能比山里的猎户差?”

  俞母却道:“猎户挺好的,你妹夫是个本事人,我说要鹿,他多半天工夫就给我送来了。满娘嫁了他,天天都能吃上肉。”

  听了这话,俞承嗣一时没了言语。好在他很快就转过弯儿来,满娘这事儿既然已成定局,再后悔也没用。也怨他太大意,先前是觉得八字还没一撇,这才没跟家里通气,平白失了一门好亲。

  幸好,他还有个妹子。

  “阿娘,小妹还好吧?”

  “快别提她了,我才知道她是个惯会做样子的,离了满娘,做啥啥不像,连打个火都要我手把手的教,愁死我了。你说,这往后可咋办呢?”

  “这不正好?干脆别叫她做活儿了,趁着年岁不大,好生养养,回头嫁到镇上来享福。”

  俞母被噎了一下,她先前也同俞父说过这事儿,俞父的意思是,叫她别这么宠着闺女,娘家没教好,往后去了婆家更受罪。没曾想,到了俞承嗣这边,倒成了正正好了。

  琢磨了一下,俞母试探的道:“你是打算叫她代满娘嫁给秀才公?”

  “这怕是不成。秋娘年岁还小,人家可等不了两年。可镇上好人家多的是,没了那家也还有别家。阿娘你只管叫小妹养着,针线活儿倒是可以做些,其他粗活重活趁早别学了。”

  生怕他娘多想,俞承嗣急急的安抚道,“我知晓这么一来,阿娘就要辛苦许多。到时候我高中进士,一定给阿娘求个诰命,再买一二十个仆妇,叫阿娘下半辈子都舒舒坦坦的当个老太君。”

  这话俞母极爱听,当即忙不迭的答应了下来。

  忽的又想起另外一件事儿,俞母忙道:“承嗣,你都已经二十了,不小了。我是想着,要不先给你说一门亲?横竖考状元也不是一两年的事儿,不如先生个大胖小子叫你娘我乐呵乐呵?”

  说真的,俞承嗣还真未必有把握今年考上秀才,至于状元什么的,完全没影儿的事儿。因此,他只点头道:“也成,不过我瞧不上村里那些人,回头我托人寻摸一下,阿娘你就等着娶儿媳妇儿抱大孙子吧。”

  得了满意的回答,俞母终于安了心,盘算着等老大的亲事定了,老二老三也可以相看起来了,快的话,指不定明年她就可以抱上大孙子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是我自己锁的,因为早上那章怎么看都不顺眼,又重写了一遍,并不是**抽了_(┐e:)_

  ☆、第6章

  第006章

  这厢,俞母和俞承嗣谈得和乐融融,那厢,别过了俞母的展易和俞小满也兴致满满的将余下的东西一一购齐。

  大件的东西,展易都打算自个儿做,一方面是因为省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展家山洞位于深山老林里,实在是不方便搬运太大件的东西。

  不过,其他的日常用品,却是打算尽可能在这一趟置办妥当的。

  尤其是油盐酱醋。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禾这玩意儿山林里头多的是,茶的话,俩人都不爱喝,除此之外却都是需要的。

  因此,在别过俞母后,俩人依着先前的盘算,径直进了油坊。

  小镇里的油坊可不单单就卖油,也兼卖粗盐、酱油等寻常调料,当然品种不多就是了。

  像油,只有素油和荤油两种,素的三十文一斤,荤的则要贵一倍。因瞧着俩人是真心想买,伙计特地取了勺子打开油罐子舀给他们瞧。

  俞小满上辈子极善厨艺,就算不能同大厨相提并论,可在亲戚朋友之中却是数一数二的,因此对于食材和调料还是颇有见解的。她凑上前定睛瞧了瞧,又仔细闻了闻,就确定那所谓的素油其实就是最寻常的大豆油。至于荤油,瞥一眼就知晓是猪油了。

  尽管吃得起荤油,不过俞小满还是挑了素油,一口气买了三十斤,店家附赠了一个灰扑扑的粗瓷坛子。

  虽说买下了大豆油,不过俞小满其实并不算很满意,她最喜欢的是花生油,偏这里没的卖,无奈之下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买是买了,俞小满心下还是将这事给记下来了,想着来年开春以后,就在自家山洞旁开垦些田,到时候多种两垄花生,收获之后直接榨油吃。至于山上的土地究竟适不适合种花生,则完全不在俞小满的考虑之中。

  有指尖灵泉在手,她连人参都种过,还怕种不活花生?别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