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节(1 / 2)





  新式的剧场比戏园子空间大,这里有好也有不好。好处自然是座儿多,能多卖票,且不能吃东西,更文明一些。但空间一大,后头的座儿离戏台就太远了。为了能让人瞧得分明,台上用新式的灯,光打得往往过亮。演员被这样的光晃着,难免下意识地偶尔眯眼,眼法和表情要受影响。演些花团锦绣得戏还成,演吃做工吃唱工的戏,就费劲了。扯着嗓子唱,也未必能照顾到每一个角落。

  戏子赚钱归赚钱,可行规里放在前头的一条儿,就是要对得住座儿。人家花钱来看你的戏,你得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尽可能地让人享受着了。所以因为这个,秦梅香从前只有一小部分戏是放在永安演的。而且因为丢头面的事儿,他多少对这里存了一点顾虑。若非不便与同乐楼常驻的曹家班争场,他本来是不想把新戏放在这边的。

  总算是万事俱备,大伙儿摩拳擦掌,迎来了新戏上演的这一日。谁想临到开场,外头伙计突然进来,说许多座儿嚷嚷着要退票。秦梅香大惑不解。很快有打听消息的人回来,说何翠仙把原本放在后几日演的新戏提前到了今天来演,叶小蝶今日则挂了压箱底的贵妃醉酒。这是叶小蝶甚少演的金贵戏,错过这一回,下次看还不知得等什么时候。这半年多来,何叶二人名头正盛,许多跟风的戏迷便想要退票去看他们二位的戏了。

  打擂台也没有这样的。这是为了争名气开始上赶着欺负人了。

  经理自然是不同意的,到嘴的钱如何能吐出去?但是台下嚷嚷得太厉害,明摆着就是有人来搅场子。虞七少爷气不过,手一挥:“退!退干净了!钱的事儿我兜着!”

  这么一折腾,剧场立时空了一小半儿。班子忙活了这么长时间,还没登台呢,就闹这出,实在是很令人沮丧。

  虞冬荣不愿意让秦梅香一上台面对这样的座儿,略沉吟了一下,叫过秘书:“去,把洋行和铺面的人都叫过来。就说今天惊蛰,东家放半日假,请他们来看秦老板的新戏。”

  秘书大喜:“得嘞,我这就过去!”

  秦梅香管不了那些了。他早早上好了装扮,独自在化妆间里默戏。什么都不能想,也想不了。他现在不是秦梅香,他是绿珠。

  锣鼓开场,他水袖一甩,目不斜视地飘然登台。

  这出戏本子很好,几个配戏的演员都很卖力。郝叫天与秦梅香不是头一回搭戏了,两个人都是名角儿,在台上配合得真叫一个天衣无缝。郝叫天其人,唱戏是看人下菜碟儿。对戏的角儿越好,他就唱得越入戏。且他成名日久,观众缘比秦梅香更深厚,所以能在开场就得许多喝彩。这样一来,台前幕后顿时士气大涨。

  两个人这样有来有往地飙着戏,下头的观众也跟着渐渐坐满了。叫好声不知不觉响亮起来。因为有了这样的鼓励,演员们更加卖力。许多配角儿都是有时日不上台的,但经年累月的舞台经验还在,加之准备充分,一时间台上各显其能,精彩连连。

  秦梅香并没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怯场。他越唱越投入,且歌且舞,翎子舞与水袖舞得到的喝彩声几乎掀翻屋顶。因为绿珠本身就是技艺精湛的舞姬,所以他擅自做主把水袖加到了一丈二,在戏里添了这段婀娜至极的水袖舞。因为手疾,这场舞他练得甚至比凌空吊毛还要吃力。又因为想还原古舞之美,特地托了林二爷,向藏书大家借阅了许多古代舞蹈与神话的图册,甚至佛窟壁画的摹本,日夜加以揣摩。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场舞一演完。台下就疯掉了。后头的演员不敢上台,不得不等观众自己冷静下来。

  再往后顺利得不得了。直到演到最后一场坠楼的时候,大伙儿又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绿珠含着眼泪在场上疾走,身后是心怀叵测的豺狼虎豹。她走投无路逃上高楼,为保尊严一跃而下,以死明志。

  秦梅香流着泪唱完最后一段,纵深从三层桌高的楼台布景上跃下。他用了最难的凌空起吊毛,身姿轻盈,有若断线的纸鸢。

  戏落幕了。台下响起了哭声。

  虞冬荣看得心脏病要犯了。花丛布景里半天没人起身,他手脚发软地跑过去,颤声道:“梅香?”

  秦梅香躺在软毯上,泪痕未干,脸上却嚼着一抹笑。他抹着眼泪坐起来:“我没事儿。快下去,等下要谢幕了。”

  虞七少爷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又跑回后台。

  秦梅香起身整了整戏服,搭戏的同行们陆续上台,大家都是喜形于色。大幕再次拉开,他们一同拱手,向台下观众致谢。

  叫好声要把剧院的屋顶掀翻了。

  什么叫一炮而红,这就是了。

  再往后,票就好卖了。非但好卖,简直是抢破了头。报纸上铺天盖地的,全是秦梅香新戏的消息。评论赞他技艺大进,功底日深,并断言绿珠里的水袖与凌空吊毛,要成为他的独门绝活儿了。因为那几日三位年轻的名旦都在演出,所以难免也有些讥讽挖苦的话。但成王败寇,这些话没多少冲着秦梅香,倒是都冲着叶小蝶与何翠仙去了。叶小蝶的贵妃醉酒毕竟是大成的戏,相比之下,最后显得是何翠仙逊色了。

  其实不是黛玉葬花不好。只是那出戏走的是南曲的路子,过于阳春白雪,不能雅俗共赏,是以观众并不多么买账。好在文人墨客里颇有识货的,算是替何翠仙找回了一些场面。

  反响这样好,不加演说不过去。这场新戏从最初的三日拖到五日,又拖到七日。第十天的时候,大家商议这是最后一场了。因为许多演员年纪大了,这样连轴地唱实在是强人所难。

  最后这一场,剧院里挤得人山人海。外头不知道的,还以为里头打仗了。喊叫声几乎把人耳朵震聋。因为有了之前的轻车熟路,秦梅香心里更加稳当。唱念做打,没有不尽善尽美的。最后坠楼,身形一落,台下就是惊天的哭声。座儿也入戏了。

  他擦净了眼泪起身谢幕,看向观众席的时候,心里却咯噔一声。

  前排的贵宾座上,迎面赫然是许平山铁青的脸。

  戏班众人在观众的掌声里连连谢幕,回到后台,个个都是欢欣鼓舞的模样。秦梅香被簇拥着,便也跟着笑。心里却总觉得惴惴不安。

  因是最后一场,许多资助人在演出时一直坐在贵宾席上,结束后和一些前来观戏的社会名流们一并从台下来到幕后,每个人都是笑容满面。这十天演出票房收入近三万,除去成本,仍然赚得盆满钵盈。为首的美华银行董事谢五爷大手一挥:时候还早,大伙儿都去吃个庆功宴!他这样说了,众人自然无有不应的。

  秦梅香在那一众资助人里看到了许平山,那土匪师长神色晦暗不明,绝不是个高兴的样子。

  他思来想去,也不记得自己做了什么事。若说戏上与同行有些什么,那也只是做戏而已。之前演戏,比绿珠这场过火得多的比比皆是,也没见他如何。

  因着人多嘈杂,前来叙话的人一直不断,两人虽相隔不远,竟没说上一句话。没等如何,便被众人挟裹着,心事重重地出门往鼎泰楼去了。

  鼎泰楼的掌柜听说了来客,亲自相迎,给了他们最大的一间包房。十张桌子坐得满满的,又添了许多椅子和碗筷。贵人与名角儿们穿插着坐了两桌,余下众人也随意坐了。酒菜上的很快,不是有人说笑逗乐,包厢里一直热闹极了。

  秦梅香因为是主角儿,不免要挨桌与人应酬。贵人们不必说,班底的人他也得去尽心尽力地照顾着。没有众人帮忙,就没有这出好戏,这些情谊,他都记着。

  虞冬荣早就从主桌溜下来,带着小玉麟窝在角落里吃东西。这孩子是过来帮场的,他怕他面皮薄,吃不好。每上一样新菜,虞七少爷就同桌上人讲如何吃法,其实都是说给小玉麟的。于是最大的海参,最嫩的八大块儿,都悄无声息地落进了小玉麟的碗里。虞冬荣在桌上与人侃侃而谈,桌下与小玉麟膝盖厮磨,有种秘而不宣的刺激。

  秦梅香一看小玉麟的耳朵,就知道虞冬荣在下头没有老实。他有点儿想笑,又有点儿尴尬。不过除了他,桌上没人发现这些。大伙儿都忙着吃饭喝酒,虞七少爷的嘴又一直说个不停。

  他走过去与人敬酒,虞冬荣便不动声色地碰洒了他的酒杯,另倒了一杯给他。秦梅香接过来一尝,是清水。于是把那只出清水的酒壶也一起拿起来,会意地微笑了一下。

  因为护养嗓子,秦梅香在饮酒上一直非常节制。但这样的场合里还是免不了要多喝几杯。别人只有比他喝得更多的,所以等他走下一圈儿转回主桌的时候,那边的人已经有六七分醉意了。

  秦梅香坐下来,与人谈笑。说着说着,话题就被带得有些歪了。桌上的贵人们有几个是遗老遗少,仍然脱不了旧时宴饮中的陋习,趁着醉意,便嚷嚷着要请人陪酒。也不认得是谁,说何必另请人,现成的戏班子在这儿呢。

  伶人侑酒本来是寻常事。为难就在于,这乃是戏班的庆功宴。如今都讲西洋的新思想,人人平等。虽然大家知道事实上不平等,但都是体面人,在这种人多嘴杂的场合下做也要做个样子。何况主桌上的秦梅香并不是随意一个可以呼来喝去的小旦角儿。

  所以这话一出来,几个体面些的贵人面色就不太好看。谢五爷打个哈哈:“既然要陪酒,我陪您走一个!”说着满饮一杯,算是把这个尴尬揭过了。

  可偏偏有人醉得狠了,仍然不肯罢休地拉着秦梅香:“秦老板,凳子多硬,不舒服。您往这儿坐……”是指着自己膝盖了。

  秦梅香轻轻把袖子往外挣,面上仍然挂着笑:“申贝勒醉了……”

  那贝勒爷尤不撒手,反倒嚷嚷起来:“秦老板是瞧不起我?”

  这就过了,一桌人都劝:“喝多了喝多了,秦老板好性儿,别同他一般见识……”

  申贝勒醉眼朦胧地放开手,满满倒了一杯酒,移到秦梅香跟前,色迷迷地睨过来:“你喝了。”

  和醉鬼没什么好说的。秦梅香拿起酒杯,才要饮。却又听见申贝勒叫道:“慢!”说完给自己也倒了一杯,来挽秦梅香的手臂,竟然是交杯酒的喝法:“秦老板,我教你喝个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