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假千金后我成了团宠第99节(1 / 2)





  虽对她作的最好奇,但皇帝并未第一个看她,而是按照顺序,给所有学子的诗都评价了两句,但除了少数几个,其余人大多得到的评价都是‘一般’、‘良’、‘尚可’这类的简单字句。

  颜溪因为是格外加进来的,她排在最后一个。

  皇帝看完了前面所有的诗作,终于拿起她的。

  别人的都只是一两句评价,偏她的诗,皇帝竟然还念出来了。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决胜烟柳满皇都。”

  皇帝诧异挑眉,下意识道:“好诗,将雨做酥,寓意十分奇妙,后一句又有决胜千里之勇,当为魁首。”

  而颜溪面不改色,目不斜视,只神色淡定盯着前方,对于皇帝的夸赞,她并无什么太大反应。

  她抄了首课本上的千古名诗,能不好吗?在场学子匆匆所作,自然比不如传颂千古的绝句,这完全是皇帝不仁她便不义的结果。

  而皇帝确实没想过这颜二姑娘平时不声不响,闹腾得厉害,竟还有这样的文采,就是这字······

  皇帝唇角微颤,在她笔触上掠过,半响道:“文采卓然,回去好好练练字,这字跟鸡扒似的,朕险些没认出来。”

  颜溪:“······”

  她面对众多打探目光,只掩盖般咳了两声。

  这不能怪她,她有原主记忆,可有记忆跟实际操作不一样啊,算起来她才写了几个月毛笔字,能完整写完就不错了,哪还有什么好看不好看的。

  因此颜溪依然抬头挺胸,满脸傲气,充耳不闻。

  皇帝瞥了她一眼,便让大臣开始真正的殿试。

  方才作诗不过是想让颜溪知道,女子入仕不是这么好走,但她做出这首诗,倒是让皇帝刮目相看,既然如此,他也不再为难。

  眼见正事开始,颜溪神色认真了两分。

  第一个问题并未皇帝所提,而是殿下朝臣,兵部尚书李大人所出。

  李大人面色平静,身形魁梧,很有一番武臣风范,他目光扫过在座学子,就算看到颜溪也并无不同,他只冷淡道:“倘若敌人围城,城中百姓十万,这时城外来了五千流民,这五千流民同为大景子民,在城外哀求开门,若开门,这五千流民得救之几为十数之五,反之,也有十数之五让敌人潜入城内,葬送城中十万百姓,若你是将领,该当如何?”

  颜溪目光颤动。

  不止是她,在场之人都十分震动。

  殿试第一题竟然会是这个!简直出乎所有人意料。

  这种题目放在颜溪前世,叫做道德难题,根本没有固定的答案,放在这个时代就更难了。

  大景之人皆学仁礼长大,这简直是个故意为难人的题。

  而这种题目以往的殿试中从没出现过,颜溪有些不清楚为什么这次会有这等变故,这绝不是因为她,她还没那个能力影响到殿试。

  至于造成的结果便是兵部尚书出了题后,在场之人鸦雀无声,百位学子面面相觑,根本没人敢轻易说些什么。

  这一个不好,或许会被言臣斥责。

  颜溪也皱眉沉思。

  半刻钟后,终于有人拱手作答。

  那是这次殿试冠军的热门人选,一位姓游的学子,他目光镇定,仪态端庄,声音也十分沉稳。

  “倘若学生是这城将领,必定大开城门,迎五千人进城,皆为大景子民,我大景以仁立国,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子民。”

  他说出这话之后,才有其他学子陆陆续续也拱手发言。

  但说的大多与他相同,都是开城门救人之类的,可见许多人都是参照他的说法。

  颜溪抿唇看他许久。

  她看得出,其他人不论如何,这位游姓学子倒真是个忧国忧民,极为仁善之人。

  许多学子陆陆续续发言,皇帝侧耳听着,并未点头也未斥责,只等大多数人都说完之后,他冷不丁道:“颜溪,你如何看?”

  顿时有许多目光倾注在颜溪身上。

  可见皇帝确实对她还是有几分关注。

  颜溪舔了舔有些干涸的唇角,突然面露肃穆,她往前一步,并未行女子闺阁礼,而是和其他学子一般,行了学子之礼,这才平静道:“臣女会紧闭城门,将那五千人拒之城外。”

  这话一出顿时一片哗然。

  那位游姓学子眉间微皱,不知是不是因她语气太冷酷,他道:“颜姑娘,那是五千条人命。”

  因着往昔殿试也有学子间争辩,他这话算不得出格,颜溪也平静看着他,一字一句道:“城门一旦被攻破,十万人飞灰湮灭眨眼间。”

  “你没有权利决定他们的生死。”

  “但我是守城大将!”颜溪往前一步,朗声道:“我之职责,在于守城,在于保护城中十万百姓,哪怕只有十之一二,我也不会让敌人有机可乘。”

  游姓学子眉头皱得更深了,他忍不住有些加重语气。

  “我大景以仁立国,难道要坐视五千人殒命?你知道那是多少个父母儿子吗?而我明明可以救他们。”

  颜溪没有分毫退缩,她目光坚定,直视游学子,一字一句道:“我身后,是十万子民,是大景城池,他们也有家人、有孩子、有父母,倘若平时我不会让任何一个大景子民无辜往死,但这是战时,是城池攻守。”

  颜溪没有再看他,只面色平静朝上座行了一礼,声音掷地有声,“负万人之罪,行一人之恶,虽千万人吾往矣。但学生更希望这一天永远也不会出现,每个人都是大景子民,不分贵贱老幼,倘若真有这么一天,将必先亡于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