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94)(1 / 2)





  玩了一路的颜棠,来到宠物诊所后,借着陆听梵的掩护,一扫帚就扫倒了猫咪今日份搭建的半座京观,一簸箕又将之送进了垃圾桶。

  最后火速拉着同伙跑路。

  连续几天,两个幼稚鬼都在趁猫不备做狗,玩的特别愉快

  老抠之前吓唬手下,让他直接把蔫了的菜送去学校食堂,并且说如果对方不收,就报出自己姐夫的名号。

  他是个关系户,但能承包食堂的,也不乏背景,只是其人更加圆滑,愿意在小事上退让。

  所以,他对食堂的负责人说:看看菜的品质吧,能保证卫生和质量,收下也没什么。

  听老抠吹牛逼说是溪水村的菜哩。

  呦,要是真的敢情好,让孩子们尝尝这出了名的巨型菜好不好吃!

  二中的食堂突然爆火了一道菜,是平常也常做的一道五花肉炖油豆角。

  食堂菜如果简单分,就是荤素两类,同样的荤菜价格相差不大,每种荤菜都是做一锅。

  然而,那天的豆角还在锅里的时候,就被眼冒绿光的学生们盯上了。

  食堂负责人当机立断又让人起了三锅,但哪怕是最后那锅,不到十五分钟也被迅速抢光了。

  而被众多学子们哄抢的红烧肉炖油豆角,也并不是什么出奇的菜。

  老豆角择过头尾侧线后,清洗干净下油锅,时间不用多长就可以捞出沥油备用。

  红烧肉到六七成熟时,放入浸泡好的宽粉,到八成或八成半左右的程度,已经准备进入收汁状态,这时加入用油快煸过的豆角。

  肉、粉和豆角同时发力,一同开始吸收汤汁中的精华。

  食堂做红烧肉,图快用的是料包,倒是没什么稀奇,宽粉受欢迎,但也很是常见。

  但这次加入豆角后,就仿佛变了一道菜。

  被油煸过的老豆角外皮有些虎皮的口感,软嫩焦香,内里包裹的豆子则是精华中的精华。

  吸饱了肉汁的它们,集合了所有的美味,用豆类的清香过滤掉了肉的肥腻,轻轻一抿,豆子就被碾碎化成芋泥一般的质地。

  别说是学生们了,就是有着教师食堂的老师们,都受不了这个诱惑。

  一个个拿着饭盒和学生们一起排队,抻长了脖子向前看能不能快点到自己。

  左右两侧的餐桌上有人已经打到了菜,前方是抢菜的对手,左右是狼吞虎咽的吃相,对排在后面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煎熬。

  都说食堂菜是中华第九大菜系,原则就是:便宜,分量大且黑暗料理。

  二中的食堂虽没有西瓜炖火锅这种菜式,但平淡到没有任何特色,对长期吃食堂菜的大家来说,也是一种折磨。

  那种怎么吃都吃不好,明明吃的分量很大,但是心里永远不满足的感觉,一直萦绕在大家的心底。

  一道增加了油豆角的红烧肉,彻底打破了大家的认知,沉睡的味蕾被唤醒,尝过了美味的舌头,不再甘于平淡。

  红烧肉炖油豆角被来回夸赞,溪水村的老豆角也在本地人的朋友圈中爆火。

  等唐宋出差结束回到溪水村,立刻就收到了各种请求供应菜品的电话。

  以唐宋的执拗劲儿,其实是很不愿意将菜品流入中低端市场的,他坚定的认为高品质就应该有高品质的价位。

  只是这一次却不同,实在是有太多太多的人打来电话,恍惚间,他竟然产生了一种全市都在朝着自己伸手的错觉。

  饶是唐宋这般铁胆,也不由产生了一种畏缩,实在是不敢得罪所有人。

  但他们溪水村的产量也不够啊!犯愁!

  正在这时,颜棠收到了消息,曾经以矿脉为主要财政的x市,在经历了资源枯竭的萎靡不振后,扛住了压力,在田伯和李伯的帮助下,让农业重新焕发了生机。

  而那里盛产的正是经田伯改良后的大白萝卜!

  田伯美滋滋的打来电话问:东家,这白萝卜绝了,只可惜本地人吃不下这么大的量,咱店里要不要?

  颜棠想到了最近热议的红烧肉炖油豆角,心想红烧肉炖萝卜也不差啊!

  要要要!田伯种的萝卜错不了!

  正好地里的豆角,即将被摘光了也供不应求,索性就用萝卜顶上吧!

  虽然知道田伯种的萝卜好,但是颜棠也没想到会如此的好。

  收货的那一天,他在货车中随意抽出了一只,八分白两分青,煞是好看。

  拿水一冲,削掉外皮一咬,咔嚓一声,蹦出了水儿,又脆又甜又多汁!

  当水果萝卜都绰绰有余。

  竟能有如此好的品质,颜棠嚼着清脆且甜的萝卜,心里则惦记上了x市。

  作者有话要说:  成功搬家!诶嘿!么么宝子们!

  感谢在2021070423:53:54~2021070523:56: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无泪星尘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0章 约一更

  和X市的白萝卜同到的,还有它们的萝卜兄弟们心里美红萝卜、紫皮萝卜和青皮萝卜等。

  其中的紫萝卜个头不大,下嘴咬,牙齿和唇间就会染上紫色,然而其内里又是鲜嫩的纯白。

  当地最喜欢这种紫皮萝卜的老人家,会在客人的唇边染上紫时,如同嫌弃自家幺孙般笑着贬损,说这就是个间儿。

  间儿是当地方言的音,翻译过来就是自己偷摸给自己染色的小傻子。

  说是贬损,其实更是种变相的喜爱。

  至于青萝卜,在当地更是个宝。

  也许别的地方待客用的是花生瓜子茶和点心,但到了那边,这些虽仍有,但必须还得加道厚切青皮萝卜片。

  同样的风俗,在津市也有,看戏吃茶嚼萝卜就是本地人心中对悠闲人生的基础定义。

  当地还有这样的句谚语吃了萝卜喝热茶,气的大夫满街爬。

  通俗易懂又好玩,老辈儿人尤其喜爱。

  颜棠边听田伯说,边默默流口水,田伯,我真的不能再吃个吗?

  田伯斜睨了他眼,面得意于自己东西种的好,面指点他:哪儿能这么乱吃?肚子还要不要了?

  颜棠看着自己手里的心里美萝卜,觉得这玩意可能有些辣,不吃也罢。

  但田伯却指了指他手里的萝卜炫耀说:这才是我心中的绝。

  在我们那个年代,卖心里美的都是好看姑娘,这萝卜的地位和价值与梨等同。

  姑娘们都是用挎篮装,拿指头这般长的小刀切着卖,又甜、又脆、又多汁。

  光道酸甜萝卜皮,没有二十七下不来。

  颜棠:更馋了。

  不过,没必要,真没必要啊,平日里吃的水果也不少了,何必这么馋呢?颜棠边呜呜呜,边努力在心中劝说自己。

  当天下午,几个大师傅们就对这着萝卜下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