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8节(1 / 2)





  第九十六章 读你

  有了电视机,曾文芳可以通过电视节目,把上一世发生的事情与这个时代的政策、发展以及各种信息都关联起来。

  比如渔港的发展比起荔园更快,如今那里的地皮与房子价值相当,可是再过十年,渔港的地皮与房子却要比荔园高出好几倍。相比之下,省城的房子本来就贵,升值的空间并不大。

  如果有钱,首先要考虑在渔港买块地皮,然后建厂房。还可以买店铺租出去,直接当收租婆,这样来钱更轻松。

  曾文芳暂时没有计划在寨下村建房子。家里的房子虽然旧,但添置了些生活用品之后,并不影响生活质量。再说,父母又经常在店里住,家里有三个房间、一个厨房,刚好够用。

  文芳家里到底有没有赚到钱?村里众说纷纭:

  “阿生家哪赚有什么钱呀,都没建新房子。如今谁家赚了钱不是建钢筋水泥房?”

  “是啊,看阿军家,阿军在镇上开间‘理发店’,都建起了二间水泥房了。还有阿房家,要供晓如姐弟读书,还建起了两层楼,那才叫有钱!”

  “那可不能比,晓如她爸以前是供销社的干部,镇上还分有一个房间呢。虽然如今供销社的店铺都租了出去,阿房也外出打工了,可是,家里底子好着呢。”

  “那也是,听说晓如成绩不错,还当了班长。如果她考出去了,那她家的日子就更好过了。”

  “阿生家的文芳成绩也好。不过,按说他们夫妻也做了好几年生意了,怎么就没赚到钱建房子呢?”

  曾文芳并不理睬村里人的议论,有钱没钱自己家人知道就行。家里的宅基地没建房子也会好好地在那里。新房子嘛,她家也会建,但她不会在这个时候建。

  这个时代,几万元就能在离渔港市区远一点的镇上买块地皮建房子,这房子若干年后,就会翻几十倍。可是,如果在青山镇建一座好点的别墅,也得花几万元,除了省去了地皮钱,其他材料钱可没什么大的差别。

  村里人不知道,已经活过一世的曾文芳还能不知道吗?

  王娟英把几个月的账盘算一遍后,也曾生起建房子的念头。

  “阿生,你说我们是不是建几间新房子来?”

  曾国生摇摇头道:“听女儿的吧。我听她的意思,可能她还要办什么厂,这些都需要本钱。如果建了房子,就做不了什么事业了。”

  听丈夫这样说,王娟英当即歇了建房子的念头。这些年,他们已经习惯事事听从女儿的安排了。没有女儿的主意,凭他们夫妻也置不下这些业,女儿怎么说就怎么做吧。

  有了电视机,周末的时候,曾文芳还会关注电视节目上的歌曲。这样,就能知道哪些歌曲已经流行起来,她唱起来也就没有顾忌了。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三月,浪漫的季节,醉人的诗篇,唔……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春天,喜悦的经典,美丽的句点。唔……”

  前些天,她在电视上听到蔡琴在唱《读你》,她喜欢这首歌,觉得这首歌旋律轻快,歌词特别、有诗意。轻轻哼唱的时候,有一种叫“甜蜜”的东西会涌上心头。

  “少女情怀总是诗”,曾文芳想起这句话,心里有些感慨:有了少女的怀想,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的灵魂也回到少女时代了呢?

  “文芳,这首歌真好听,你能不能教大家唱?”曾文芳正哼得兴起呢,冷不防背后窜出一个人,却是班上的文娱委员陈雪花。

  “教唱歌?我怕教不好!”曾文芳有些迟疑。

  “怎么会教不好?你刚才就唱得挺好。文芳,这首歌名叫什么?好好听的样子。”

  “这首歌叫《读你》,我在电视上学的。”

  “哦,《读你》,歌名也好听。文芳,你就教大家唱嘛!我们班同学好久没有学过新歌了,大家都在抗议呢!”

  曾文芳想了想,应下了:“行,晚自习的时候我教大家唱,我先把歌词默出来,下午放学的时候,你让班长抄到黑板上。”

  “好,太好了!文芳,谢谢你。”

  陈雪花文化科成绩一般,但体育成绩好,唱歌也好听。如果在21世纪,她可以选择特长班,考体校或音乐学院都可以。只是,这个时代,还没有特长生。

  陈雪花虽然也住在街镇,但性子纯良,心里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曾文芳很喜欢她。

  晚自习前,吴友敬把《读你》的歌词抄在黑板上,大家非常默契地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班上好些同学有一本专门抄歌曲的笔记本,预备钟响起,大家就会拿出笔记本,看着歌词唱歌。

  “你的眉目之间,锁着我的爱怜。你的唇齿之间,留着我的誓言。你的一切移动,左右我的视线。你是我的诗篇,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陈文干默默念着歌词,总觉得这歌词里面描述的东西有些熟悉,但又说不出哪里熟悉。

  到晚自习,曾文芳软软甜甜的嗓音响起时,陈文干才惊觉,这歌词好像就是写自己,写自己对文芳的感觉。

  班上有人教唱歌,大家都非常开心。曾文芳唱一句,大家跟着唱一句,学得特别起劲。几遍过后,就由曾文芳一个人唱,其他人轻声和着唱。再然后,就由曾文芳起音,让大家齐唱。

  教唱歌的流程一般都是这样,曾文芳觉得这样挺好,见大家齐唱两遍,唱得还算整齐响亮,曾文芳就没再教了。往后,文娱委员多起音唱这首歌,大家自然就熟了。

  陈文干心里翻起了些波浪,他没想到自己对曾文芳的情感会越来越深。特别是拍了那些照片后,他经常会翻出照片来看,看着里面的人发呆。

  再这样下去,会不会难于自拔?如果以后非她不可,那对母亲的承诺又该怎么办?

  陈文干读小学的时候,就接过不少小女生的情书,他不理睬,并不是他不懂情感,而是那里根本没有他看得上的人。

  他看过很多小说,虽说武侠小说居多,可是,哪本武侠小说里面没有爱情?宝剑配英雄,英雄配美人,里面描写的爱情有时比起言情小说更纯粹、更浪漫。

  比如郭靖与黄蓉,比如杨过与小龙女,比如小李飞刀里的李寻欢……

  说起来,陈文干也没特别喜欢哪一种类型,他觉得如黄蓉那般古灵精怪的女子最好,似小龙女那般纯真的女子也不错。像小婶子那样知书达礼、优雅大方的女子似乎也挺好。

  但是,曾文芳是属于哪一种女子呢?好像与他想象中的三种类型都不一样。

  陈文干心里的滋味难以言说,只是机械地跟着大家唱,到最后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唱这首歌。

  反而,曾文芳停下来,班上同学静下来做作业时,曾文芳甜美柔软的声音还仿佛在耳边缭绕。

  陈文干觉得自己魔怔了,心里一直念叨着“曾文芳”、“曾文芳”,怎么会?怎么会这样呢?

  第九十七章 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初一初二两年,青山中学全级第一、二名一直被曾文芳与陈文干占着。陈文干在青山中学读完第二学期时,母亲汪依桐在省城的进修也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