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6章还是想住松涛堂(1 / 2)





  接着皇帝道:“朕已派人去云雾山调查李衍。”

  郭东乘忙在心里快速地思索——他们是从哪些地方看出盗鼎者是一位练功者或修道者的?

  很快地他便想到了,那也正是他先前想到却又不太敢确定的地方。

  他做事求稳,喜欢做有把握之事,但是过于注重稳重又容易导致他在一些需要果断给出判断的时候犹豫不决,因而耽搁了时间或错过了良机。

  这是他的缺点,他自己也意识到了。

  但是人要克服自身的缺点似乎并不容易,因为关键时刻时,自己本质中的那些特点还是会不自觉地跑出来,左右甚至决定着自己最终的决断。

  他想,或许正因为这样,每个人才具有局限性吧,他因而看清楚了自己的能力范围,愉快地接受了自己的缺点,然后努力与那些在对事物的决断上有优势的人合作。

  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也是他之所以跟富诚能够合作数年的原因之一。

  尽管他跟富诚合作时颇为受气,两人也从来没法融洽地相处过,但毕竟富诚是个果敢之人,能够最大程度地弥补他性格上的优柔寡断,所以他才对他的脾气一忍再忍。

  想到这里,郭东乘忙收回思绪。

  最近也不知为什么,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跟富诚之间合作上的事,一旦想到这事,心里就会有一种想要向皇帝反应反应的冲动。

  但是还是别在这个节骨眼上跟皇帝说这些了吧,皇帝最近已经够烦心的了。

  于是郭东乘赶忙掐住了那些思绪,答道:“皇上说得有理,臣没有异议。”

  皇帝让郭东乘坐下,又看了平王一眼,道:“接下来你们有何计划?”

  平王看向郭东乘,郭东乘回赠以一脸谦卑的微笑,平王便知郭东乘是打算由他做主了,遂答道:“打算先调查李衍,若李衍这边情况确实有疑,就依着这条线索深查下去,若查出跟他无关,我们就立即全国范围地搜集所有练功者和修道之人的资料,再依照这些资料逐一细查。”

  皇帝又问郭东乘的意见。

  郭东乘忙说:“臣听平王的。”

  皇帝当即皱了皱眉,道:“嗯,你先退下了。”

  郭东乘赶忙看了皇帝和平王一眼,见他们似有要事商量,心里又不免忐忑,但既然皇帝下了逐客令,他也不便久留,遂起身道:“好,那微臣先告退。”

  郭东乘快步走了出去。

  已近夏天,气候已有些炎热,阳光也亮得晃眼。

  郭东乘在猛烈的太阳底下快步地往宫门口去,然而没走多远就已经汗流浃背了,于是他立即选了一条有林荫的路走。

  不远处有两名大臣边走边小声地交谈着什么。

  郭东乘无意于听他们的闲聊,也不想跟他们打招呼,便特意放慢了脚步。

  但由于隔得不远,加之此时四周没有其他人,他还是隐约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内容。

  大臣甲说:“先皇赐他‘平王’之称倒也合适,我看他一副心平气和、沉稳淡定的样子。”

  大臣乙摇摇头道:“他可不是个简单的人,城府深着呢。”

  甲颇为吃惊地问:“此话怎讲?”

  乙紧张地看了看周围。

  郭东乘赶忙隐身于树叶之中。

  乙见四周没人,才对着甲的耳朵说:“据说今上登基不久后的一天上午曾当着许多大臣的面以一段诗词来试探他,诗词的原句我不记得了,只记得大意是今上觉得他跟自己无论外形还是能力上都是非常之接近的,说他文武双全,又富于机变,日后定会大有所为。

  “当时所有大臣都吓得大气不敢出,因为谁都听出了今上那话中的意味,所以都暗暗为平王捏了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