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2章这个环节我们一起(1 / 2)





  无疑,上官瑜这话是出自本能的关心,只是宋棠怎么也没想到他会关心她的病痛,毕竟他们先前并不认识,而且他们现在又是利益敌对关系。

  皇帝也对上官瑜此举颇感意外,因为平日里上官瑜似乎对所有人都淡淡的,并不像是会这么主动关心人的人。

  而对于宋棠来说,则更多的是惊讶、害怕加防备,她当然知道上官瑜也是出于对她的关心才有此一问,只是她自知自己的身份,也知她与他之间的厉害关系,所以在她看来,跟他扯上太多关系反而于己不利,她现在毕竟得更多地为这185人的生死考虑。

  因此她在短暂的错愕和惊讶之后强作镇定地答:“还好,多谢王爷关心。”

  皇上的心里却隐隐泛起醋意,但又不便发作,便故作大方道:“平王见你方才跪下时脸都白了,猜想你可能是双腿不太利索,故有此一问,你别多心。”

  宋棠点头道:“臣女明白。”

  这下反弄得上官瑜不知该说什么好了,要解释一下吗?又好像其实也不需要,况且越解释越显得自己居心堪疑,然而什么也不说,又显得自己处在比较被动的一方,于是笑笑说:“不太疼就好,就担心你太疼了扛不住。”

  这话一说完,他还是微微皱了眉,觉得好像还是哪里有些不妥。

  不过既然话已出,那就这样吧。

  皇帝脸上没有表情。

  宋棠倒是心里一暖,脸上也顿时泛起了微微的红晕,轻声道:“谢王爷!”

  与此同时,她壮着胆子朝他看去。

  但见眼前人大约二十四五岁的样子,面如冠玉,目光清亮,就这么端坐在那里也给人霞姿月韵,清风霁月之感。

  此时他也正好朝她看过来,一时间四目相接,顿时如同触电般让各自心头一震。

  她慌忙垂下眼帘,但心里却突突突地跳得厉害。

  在这之前,皇上是她所见过的最俊美的男子,如今见了平王,又觉平王比皇上更胜一筹,不仅仅是俊美的程度,还有整个人透出来的风采气度,也要比皇上的更加怡人一些。

  尽管心跳加快,脸也莫名地红了,但她心里非常清楚,他这样风光霁月之人,不是她这种人所能企及的,因此她很快便恢复了理性,她没有忘记自己是来汇报情况的,也没有忘记平王是皇帝派来协助大理寺的,于是她斟酌了一下后开口道:“尽管有些唐突,但我还是想问问平王,您是代表大理寺来听调查报告的吗?”

  她不得不有此一问,她须得权衡一下利弊与后果。

  上官瑜听了倒也不生气,道:“问得好。”然后他笑笑说,“我此刻只是以平王的身份坐在这里。”

  没说他代表大理寺,也没说他不代表大理寺,而是转移到他皇家族亲的身份上。

  那她还有什么反驳的理由?

  她挑了挑眉,在指定的位置坐下,向着皇帝汇报道:“皇上,臣女到了龙潭县,找到了祝公公的家,然而,祝公公在臣女到达前二十一天便过世了。”

  皇帝和上官瑜皆不免一惊。

  皇帝皱眉道:“他是怎么死的?”

  宋棠:“这也正是臣女想跟皇上、平王探讨的问题。据他的家人说,他是从一座山上摔落,摔到河里淹死的,然而臣女在进一步了解时发现祝公公死的时候额头两边有被硬物撞击的痕迹,而那座山上并无突出地面的石头,他所摔落的河段也没有大石头,加之山顶上找到了几根截断的小树枝,其中一根树枝上有血迹,因而臣女初步判断他应该是被人打伤后推下山的。”

  皇帝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从宋棠的描述来看,祝公公之死确实存在可疑的地方,况且他正好死在这个节骨眼上,于是问:“有跟他的亲人了解过他生前见过什么人、说过什么话吗?”

  宋棠:“了解过了。”

  遂一五一十地将自己当时和祝十三等人的交谈内容复述了一遍。

  皇帝看向平王。

  平王道:“这么看来,他人蓄意谋害的可能性很大。”然后他说,“会杀他的人,尤其是在这个关头杀他的人,很有可能就是盗鼎者本人,所以接下来我们不妨将注意力集中到这一点——寻找案发前曾与祝公公有过联系的人。”

  皇帝:“先前大理寺和你都分别询问过宫里所有的人,皆没有找出任何线索,还需要再次询问他们吗?”

  平王点头道:“这次询问的方法和角度不同,不排除可以问出点不一样的东西来。”

  皇帝明白了,点点头。

  宋棠的困扰又来了,她道:“不知皇上打算如何安排?臣女原本是打算一回来向您汇报完毕就对他们展开询问的。”

  皇帝也有些为难,便再次看向上官瑜。

  上官瑜说:“我们可以一起。”

  皇帝断然道:“不行,朕早就说过大理寺和宋姑娘是分开查案的。”

  上官瑜:“就这个环节一起查吧,分开来查太过耗费时间和精力了。”

  倒也是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