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1章终章(下)(1 / 2)





  方桐知他心里难过, 自己又不善于安慰人,想了想终归没再多说什么, 只默默地陪伴在一旁。

  良久之后, 上官瑜说:“你出去吧,我想单独和她待一会儿。”

  方桐点点头, 站起身来,默默地看了眼昏迷不醒的宋棠才退出去。

  其实他也很难过,尽管他早已明白自己跟宋棠做不成夫妻了, 但是他还是很爱她, 诚心把她当成自己生命中很重要的人来看待。自从弟弟过世过,他越发珍惜自己与她之间的感情。

  做不成夫妻,还可以做师兄妹和好朋友, 只要能经常见到她, 他就觉得很幸福。没办法, 她就像他心头里的白月光, 怎么也忘不了, 也不想忘。

  待方桐离开, 上官瑜的眼眶再次泛红,随即眼泪汹涌而出, 他自问是个极少哭的人,但自从宋棠陷入昏迷之后他就经常哭,因为现在他对她的病情束手无策, 这让他感到非常的焦灼、恐慌和无助。

  但他的心里又有一份没来由的笃定, 觉得事情一定还有转旋的机会。

  这或许跟他天性乐观和不轻言放弃有关。

  他不分昼夜地照看着她, 尽一切的努力,同时祈祷奇迹。

  但她丝毫没有好转,反而日渐严重,没几天就变得奄奄一息了。

  在宋棠昏迷的第十二天的晚上,在一家旅馆里安置好行李后,方桐与其他几位重要队员围坐在上官瑜与宋棠身边。

  此时上官瑜正坐在宋棠的床前,双手紧握着宋棠的手。

  宋棠已经到了弥留之际。

  方桐开口道:“带回京城再安葬吧。”

  此时正是寒冬,尸体不容易腐烂,加之最多还有十天就能到达京城了。

  上官瑜听了很不愉快,道:“她不会死的。”

  方桐抬头看了看上官瑜,说:“我也希望是这样。”

  其他人想安慰上官瑜几句,但上官瑜说:“你们的心意我领了,都去休息吧。”

  方桐:“你也很累了,要不今晚换我和萧遥照顾她吧?”

  上官瑜:“晚上我会让萧遥照看一会儿,但不用麻烦你了。”

  方桐在心里叹气,他有很多话想单独对宋棠讲,也想好好地照顾一下她,可上官瑜就是不肯给他机会。

  也罢,在这样的时候他就不跟上官瑜计较了。

  他起身,跟在其他人后面走了出去。

  夜色沉沉,屋内只剩下上官瑜、肖遥和宋棠了,肖遥将还散发着热气的药汤搁在案几上,对上官瑜说:“王爷,虽然知道您很伤心,但从现在的情形来看,恐怕不得不......”

  上官瑜目光依旧定在宋棠的身上,语气低沉却坚定道:“只要她一息尚存,我就不会放弃。”

  萧遥在心里叹气。

  宋棠现在的情况已经明摆着时日无多了。

  但萧遥也不忍心多说什么,端起那碗药汤轻轻地吹着,吹了一阵,见适合喝了,便与上官瑜一起给宋棠灌下去。

  忙完后,上官瑜让萧遥去休息,他留下来照顾宋棠。

  萧遥也累了,便在一帘之隔临时铺就的小床-上睡下。

  才一粘床,萧遥就睡了过去。

  上官瑜抬手轻抚宋棠的脸,用心描画她的轮廓。

  即使她已经骨瘦如柴,并且苍白如纸,但在他看来依然美得让人心醉。

  他描画了一会儿后俯身将唇覆-在她的唇上,温柔而缠-绵地亲了又亲。

  这时,他发现她的双唇凉凉的,丝毫不像平时那样带着温度,他大惊,立即去摸她的手和脚,发现手肘和膝盖以下已毫无温度。

  他不敢相信,再次仔细地摸了摸,发现确实是这样,顿感天旋地转,连气都提不上来了。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而是坐到她的床沿,将她搂入自己怀中。

  从来没有哪一刻像此刻这般让他感到孤独和无助。

  不过他很快便平静下来了——还是要想办法救她,无论用任何办法。

  于是他叫醒了睡在一帘之隔的萧遥,让她将宋棠扶住,他要给宋棠运功。

  萧遥立即坐在宋棠的跟前,双手扶住宋棠的双肩。

  上官瑜则盘腿坐在宋棠的背后,慢慢运功,然后通过双手徐徐地传向宋棠的背部。

  他不敢太过用力,怕宋棠的身子的扛不住,但哪怕是用了最轻柔的力度,宋棠也立即喷了几口血。

  上官瑜赶忙停了手,一边扶住她一边看她的反应。

  但见宋棠的双眉动了动,然后吃力地睁开了眼睛。

  见她醒了过来,上官瑜和萧遥皆大喜过望,忙满脸关切地望向她,并朝她微笑。

  宋棠目光定定地看了上官瑜良久,说:“你瘦了。”

  上官瑜握住她的手说:“不碍事,过段时间就胖回来了。”

  宋棠正想再说点什么,忽然一阵天旋地转,紧接着又晕了过去。

  上官瑜立即将她放躺回床-上,又亲自用沾了温水的手帕将她嘴边的血抹去。

  到底要不要再为她运功?上官瑜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

  萧遥犹豫了半晌才开口道:“要不还是别给她运功了?”

  上官瑜点头,抬手示意她退下。

  最近上官瑜好像都特别不喜欢别人待在他和宋棠的身边。

  萧遥便打算回自己的床榻继续睡,但才一转身整个人便愣住了。

  但见一面貌慈祥的白胡子老者站在房门口,肩上还背着个行李袋。

  萧遥纳闷道:“您是......”

  老者:“我是她师傅。”

  上官瑜也听到了,立即转过身来看向老者。

  老者径直朝里面走进去。

  上官瑜忙起身朝他拱了拱手。

  他也朝上官瑜拱了拱手,说:“见过王爷。”

  然后便俯身去看宋棠。

  待把过脉后,李衍道:“她现在的情况是——双脚的病气有一部分被灵珠直接消解了,有一部分由于长期积累在体内,而她本身的体质过差,因此无法自行逼出来,故出现因病气全身流窜而导致昏迷的情况。”

  上官瑜:“那该怎么办?”

  李衍:“从她的体质来看,她自己应该是没法自行将它们逼出来了,而我们若运功帮她逼又很有可能逼得不够彻底,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将灵珠灌入她的体-内,让灵珠的灵力将她体-内所有的病气消解掉。”

  “但是,”李衍接着道,“灵珠进入她体-内之后会怎样也不在我们所能掌控的范围之内,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也说不定,所以得做好两手准备。”

  上官瑜斟酌了一下,问:“最坏的情况是什么?”

  李衍:“很有可能她会因此而丧命。”

  上官瑜看向他,道:“您觉得值不值得冒这个险?”

  李衍:“我也在犹豫。”然后他问,“你能接受的最坏结果是什么?”

  上官瑜:“我只想她活下去。”

  李衍:“但是现在她已经到了生死关头,而且死的可能已经大于生的可能。”

  上官瑜:“那么,任何一种能够让她活下来的办法我都愿意一试。”

  李衍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许,道:“好,那我们就尽管一试吧。”

  于是李衍和上官瑜一起慢慢地将那颗灵珠给灌进了宋棠的身体。

  得知李衍来的消息后,方桐立即从他的房间赶了过来,正好看到李衍和上官瑜在给宋棠灌灵珠,便赶忙上前来帮忙。

  将灵珠灌下去之后,大家便密切地观察着宋棠的反应。

  但是她像睡着了般,一点反应也没有。

  方桐便趁着这空档跟李衍说话。

  方桐:“您怎么来了?”

  在九天灵珠鼎被找到后,上官瑜有立即派人给李衍送信,信里告知李衍鼎已找到,让他不必来了。

  李衍:“我正好在前往通灵神教住处的路上遇到了王爷的送信人,我想着既然都走到了半途,自然还是想见见你们几个再回去的。”

  方桐点头道:“多亏您来了。”

  上官瑜也应道:“是啊。”

  李衍笑笑,没有说什么。

  接下来的三天里,宋棠第一天全身发黑、发肿,第二天浑身变红,伴着大汗淋漓,第三天皮肤上的潮-红转为了粉红,手脚也变暖了。

  第四天清晨,宋棠醒了过来。

  这一次,她的双脚终于能正常走路了。

  李衍便运功将那颗灵珠给逼了出来。

  看着自己掌中的这颗灵珠,宋棠感慨万分。

  它曾让她的亲人和自己蒙受不白之冤,让她不得不为了找到它而出生入死,现在它又反过来救了她,多么奇妙。

  李衍见她的病已经痊愈,便要回云雾山去,宋棠、方桐和上官瑜送他出门。

  宋棠:“对不起,师傅,我到现在还没完成您要的画作。”

  李衍:“不急不急,你今年情况比较特殊嘛。”又道,“今年我的生辰就不用你送画作了,明年再送吧,不过明年送的一定要比为师所要求的还要好才行。”

  宋棠连连点头道:“自然。”

  一行人马赶在腊月18日到达了京城。

  为了九天灵珠鼎的安全着想,他们没有事先告知皇上,也没有跟亲人朋友们透露过半点,因此当他们请求觐见时皇上的反应有点大。

  皇帝才刚见过郭东乘,郭东乘向他汇报说——已调查到九天灵珠鼎乃通灵神教的教主九鸿所偷,但是当他们的人到达通灵神教的住址时发现那里已经被炸得粉碎了。

  因此郭东乘大胆猜测是九鸿得知朝廷派人去调查的消息后带着九天灵珠鼎逃了,逃跑前还特意做了个畏罪自-杀的场面。

  郭东乘也是今天带着调查队伍返京的,他才刚离开上官瑜和宋棠就到了。

  见上官瑜和宋棠平安归来,皇帝自然是高兴的,但是或许是受了郭东乘的汇报的影响,加之又见上官瑜和宋棠并没有带着鼎前来,心里便不禁一沉,但也不失体面地道:“你们能活着回来朕很高兴。”

  随即皇帝又问:“查得如何?”

  边问边目光敏锐地盯着上官瑜和宋棠。

  宋棠恭敬道:“回皇上,臣女在平王以及众伙伴的协助之下不负圣恩将九天灵珠鼎给找到了。”

  皇帝顿时大喜过望,盯着她和上官瑜问:“真的?”

  两人皆微笑点头。

  随即,范仲通从外头将帘子掀起,四名锦衣卫便抬着九天灵珠鼎进来了。

  皇帝咻地从龙椅上起身,三步并两步来到鼎前,亲手将覆盖在鼎上的三层厚布掀掉。

  果然是九天灵珠鼎,此刻连着那颗灵珠一起毫发无损地出现在他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