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4节(1 / 2)





  要是这书写得不怎么样,那他们岂不是也能编本书让曹家帮忙印出来?

  著书立说,向来都是读书人的梦想!

  弃文从医的人大多是在仕途上没什么指望,只能屈身于方技小道。在他们心里还是有着那么一个名垂千古的梦想!

  若是当真能把自己的书印出来,说不准千百年以后都还有人能知道自己的名字!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许都的医官们成了大同书肆的第一批顾客。

  等其他人反应过来时,大同书肆那边的《伤寒杂病论》已经卖得差不多了。

  他们赶紧也加入买书行列。

  不管怎么样,总要看看这印出来的书到底张什么模样!

  于是仅仅一天,数千本《伤寒杂病论》便销售一空,弄得管事又开始犯愁了:才营业一天又没货了,接下来又只能靠抄书续续命!

  好在还有纸可以卖。

  大同书肆的纸量大又便宜,不少人都眼馋很久了,如今大同书肆正式营业,他们自然涌向大同书肆买纸去。

  不少人在心里嘲讽:这到底是卖书的地方还是卖纸的地方?

  可抵不住这纸着实物美价廉,哪怕嘴上再怎么嫌弃,各家还是派人过去采购了不少纸回家,美其名曰“咱合力买光这些纸,看曹操如何收场”!

  孔融没去买《伤寒杂病论》,但他几个学生给他带过来了。

  孔融打开几本刻印本一对比,发现这些书可能在用墨深浅上有差异,但确实每个字都长一样,绝不是手抄出来的。

  要是有人能在短短几个月内抄出几千本一模一样的书,那还真是天纵奇才!

  孔融面色有些凝重。

  不仅印书是真的,新纸也是真的。

  印书和抄书已经耗了那么多纸,如今又被买走一大批,大同书肆那边竟似还有余力!

  孔融看着面前摆着的几本《伤寒杂病论》,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之中。

  没过两日,孔融出门时又看到对面书肆门口摆了五口显眼的大箱子,箱子上题有《易》《书》《诗》《礼》《春秋》五个书名。

  孔融让人去一打听,才知道这是让大家票选先刻印哪一本。

  前去打听的仆从许是觉得这事儿挺新鲜,禀报起来那叫一个绘声绘色:因着本本都是必读的五经教材,排不出个先后来,所以让大家一起来投票,票高者先印一万本!票低的也不要紧,先排着队,后面都会印,绝对保证大伙都有教材可用!

  仆从讲得兴致盎然,孔融却听得心头发闷,赶紧把人打发走。

  许久之后,孔融长长地叹了口气。

  难道老天真的站在曹操那边?

  相比孔融的愁容满面,曹冲这几天过得很充实,每天都跟在司马懿身边偷师,闲着没事就跑去找他老丈人联络感情,有什么新鲜玩意就往荀府上送,送完之后又理所当然地留下蹭饭。

  在曹冲得寸进尺地试探荀能不能帮他给荀意送信时,荀终于忍无可忍地去找曹操,让曹操好好管管他儿子!

  曹操这几日把手头的事都忙完了,见荀气急败坏地找上门,心里乐到不行。

  他与荀相识十七载,就没见过荀这般模样。

  曹操说道:“仓舒想与你女儿见见面、通通信,那不是人之常情?他都没想要越过你这个当父亲的去,行事发乎情止乎礼,何错之有?我读《诗经》,里头也有不少写男女相会的诗,孔圣人读了可是夸赞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荀听完更气了。

  果然有其父必有其子!

  难得荀主动找上门,曹操可不打算放他走,当即叫人送来两坛酒,拉着荀小酌几杯。

  酒到酣处,曹操才与荀商量起定亲的事来。那日他只说择日让人登门提亲,却没说到底是哪天,这会儿正好赶上了,便直接跟荀商讨具体日期。

  他是准备七月就出发南征刘表的,挑日子便只能在剩下大半个月来挑。

  荀知道定亲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也没再三推四拒,点头应下了曹操开始走提亲程序的事。

  接下来两家便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

  汉代婚礼讲究六礼,就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环节。

  这种小事,曹操自是不必亲自准备,吩咐一下底下的属官便有人全程负责。

  曹冲倒是挺想亲力亲为表现一下诚意,结果他跑去观摩了一下,才知道整个六礼环节有许多讲究,比方说男方家里要先后备齐大大小小二三十样礼物,并给每样礼物写赞文,借由礼物的美好品质夸赞女方或祈求婚事圆满。

  这就是说要一口气写三十篇夸夸文!

  不是一篇,不是两篇,而是三十篇!

  曹冲光是看着底下人列出来的要求就头皮发麻,赶紧找借口开溜。

  这可太难了,他心意到了就成了!

  虽说觉得整个流程很让人头疼,曹冲还是把六礼流程研究了一遍。

  前头几个步骤都是专人去负责,没他这个要定亲的人什么事,因为据传老祖宗还传下了“非受币,不交不亲”“无币,不相见”的传统。

  简单来说就是,你没给钱,咱就不是一家人,不能往来、不能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