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5节(1 / 2)





  难不成他们十年老店,还能输给鸭子不成?

  邱家二叔要底下的人稳住,自己却免不了要琢磨琢磨该怎么应对。

  想到最近《湖山会讲录》卖得颇好,短短小半个月就一跃成为金陵城畅销书,邱家二叔便让邱文敬帮忙牵个线,请黄山长他们来飞虹楼聚个餐,隔壁金玉楼借了一堆人的东风才有现在的热闹,他们飞虹楼也不能输太远!

  邱文敬听说是请吃饭,自然一口应下。他可是老师的得意门生,只要他开口相邀,他老师于情于理都会答应!

  唯一让邱文敬不太爽的是,他二叔说的请客由头是庆祝《湖山会讲录》大卖。

  一提到那书,邱文敬就气得肝疼,书卖得越好,他越恨不得去找寇承平他们大撕一场。

  可惜邱文敬也知道现在不是和寇承平他们对上的时候,只能捏着鼻子去向黄山长发出邀请。

  黄山长这个层次的人,出了什么好吃的他一般不必亲自去买,都是别人打包回来给他尝鲜,比如新开的金玉楼他虽然没去过,什么烤鸭盐水鸭他都尝过。

  就是有点可惜,人不给打包鸭血粉丝汤,说打包回去口感不佳,影响金玉楼声誉。

  人金玉楼还说,要不是许多人强烈要求,烤鸭其实最好也现吃,放凉了就没那么好吃了!

  黄山长听邱文敬说要去飞虹楼聚餐,心里有点失落,不过想到飞虹楼是邱家的产业,他也就明了了,点头应下了此事,叫邱文敬着实拟帖子给要邀请的人。

  既是为庆祝新书大卖发起的聚餐,人数当然不能少!

  邱家这番计量,盛景意等人是没关注的,他们最近正在为新来的小伙伴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

  首先,他们把《唐诗三百首》变成绘本的事给马遥透露了一番,表示他们啥都不缺,就缺画画人才。随后,他们又给马遥提出几个写诗圣地,让马遥去参观参观找找灵感,这样才能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完美呈现唐诗背后的故事!

  要是他们有空的话,他们是可以陪玩的。

  马遥听盛景意几人这么一说,感觉自己备受看重,连忙说自己的绘画水平还不到可以出绘本的程度,要是他们需要的话他可以帮忙请几位师叔或者师兄过来。

  盛景意坚决拒绝:“他们年纪太大了,不晓得小孩和少年人都爱看什么样的绘本,还是由你来当主笔比较适合。马兄要是觉得太累了,我们可以请批助手给你打下手,想要几个助手都没问题的!”

  盛景意这倒不是借口,现在许多画师的画风都太正经了,不符合他们(赚小孩钱)的初衷。

  那些已经有固定风格或者已经成名的画师,很难听进别人的意见,不像马遥年纪还小,可塑性强,对新事物接受度高。

  这种基本功超群,又有蓬勃学习欲望的少年画师,正是她们《唐诗三百首》配套绘本的理想画师人选啊!

  盛景意给马遥讲了一通《唐诗三百首》的编纂意义,又给马遥科普了绘本的受众群体,表示这绘本非得由他来画不可,换了其他人怎么想都不适合!

  马遥有些迷茫。

  非他不可的话,要是他没来金陵这绘本该由谁来画?

  不过收到新朋友们的一致推崇,马遥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过去他在很多事情上反应总是慢半拍,只在作画时学得比旁人快,很多同龄人都不太爱和他交朋友,现在拥有了这么一群爱吃爱玩的新朋友,他感觉开心极了。

  虽然盛景意和寇承平要求的是填色绘本,技巧要求低,只需要线条简单、区域分明,马遥还是应下了这个任务,并表示这么简单的画连基础练习都算不上,他绝不会收好朋友的钱!

  对上这种满心赤诚的傻孩子,寇承平和盛景意都不忍心榨取免费劳动力,硬是逼他签了一份版税抽成契书。

  盛景意以前了解过后世出版的版税,一般来说,普通作者只拿6%~8%这个区间,一本书印个几千到一万本,作者到手也不过是一万多块;只有自带名气、能带动销量的作者,这个版税和印量才会稍微提高一些,可以靠出版赚到点钱。

  作为一个良心书商,寇承平在和盛景意讨论过后,给了马遥10%的版税抽成,主要是眼下印书成本太大,马遥又还没什么名气,他们还得费许多功夫搞宣发,版税再高点的话他们就得亏本了!

  双方签完合同,寇承平这群小纨绔就开始轮流带马遥到处采风(吃吃喝喝)。

  盛景意这段时间却没机会出去玩了,前些日子他们学习全靠自习,只在有疑问的时候去请教西岩先生。

  近来西岩先生觉得他们的自习成果很不错,所以决定腾出空带他们去实践实践。所谓的实践,当然不是直接让他们上岗,只是安排他们去一处县衙打杂。

  事出十分突然,盛景意没来得及和徐昭明他们告别,穆钧也没机会去看穆大郎参加武举,两个人都直接被西岩先生打包带走。幸好西岩先生还记得她是个女孩子,把立夏也给打包了,好叫她路上有人作伴。

  金陵城周围的县城都发展得挺好,没有太穷的地方。西岩先生带她们去的县城北望黄天荡,背靠钟山,可以说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据说当年韩大将军曾经在黄天荡与靺鞨人对峙四十八天,逼得靺鞨人无奈败退,黄天荡周围还有百姓们自发给韩大将军立的祠,香火至今未断。

  盛景意与穆钧到了上元县,很快被塞进县衙干活。

  西岩先生把人扔在临时租来的邻近县衙的小院里,自己到钟山访友去了,瞧着很不负责任!

  上元县令与西岩先生是旧交,对盛景意两人倒是十分和善,只是给他们安排的工作却不怎么和善,竟把他们塞去整理县衙积存的文书。

  盛景意觉得西岩先生怕不是自己想去访友,又觉得扔下手头的教学工作不大好,所以才把他们拎来上元县“实习”。

  对于要打杂这件事,盛景意倒是不怎么排斥。她自从来到这个时代,接触的先是千金楼里的姑娘们,而后便是寇承平这群小纨绔,外面的人她其实没什么见过,所以她对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还是很期待的。

  头一天到上元县,她们没马上上岗,只先和整套县衙班子聚了个餐,而后便回租住的校园整理东西。

  按西岩先生的说法,他们至少得在这里住上十天半个月,该添置的东西还是得抓紧添置。

  立夏从小吃过不少苦头,食宿条件骤然降低,她倒也不在意,反而比较注意穆钧新挑的书童。她边整理被褥边和盛景意嘀咕:“那个孟顺看起来话好少,穆家兄弟俩都不爱说话,挑的书童竟也跟他们一样,真是奇了怪了。”

  盛景意笑道:“师兄他们喜静,他们挑的人自然话不多。”

  孟顺是出发前谢谨行让穆钧挑的书童,出身农家,兄长要读书,父母没钱,便把孟顺送到牙行去,想让孟顺给人去当仆人赚点工钱。穆钧挑人是一眼便相中了他,这次出来便带着孟顺当书童。

  因着立夏与孟顺年纪一样,都年方十一,立夏免不了暗中观察孟顺并暗中与孟顺较劲。她觉得相比孟顺这个新手书童,她会的要多得多,她更能打,认得的字更多,甚至连吃都比孟顺吃得多,瞧孟顺那小胳膊小腿的,遇上什么意外肯定一推就倒!

  比主人,穆钧没她们姑娘厉害;比仆人,孟顺没她厉害。

  我方大获全胜!

  立夏这么想着,心情顿时好了起来,十分快活地蹦来蹦去,仿佛不是在收拾东西而是在玩耍。

  主仆俩一夜好梦,第二日天还没亮,盛景意便早早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