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四七章 疲于奔命(2 / 2)

不过,在朱燮元看来,有个一万多也很不少了,已经够安邦彦喝一壶的了。

正是拿到了这个军报之后,朱燮元对东西线战场的形势,有了一个新的判断,这才放下心来,立刻传令身在黄沙渡的武之望等人,继续率军西进沙溪坝,进一步调动水西城的叛军分兵北上。

而自己则五月初四的上午,渡过了鸭池河,进驻鸭池河西安的官军大营,然后令按察使史永安督率民夫青壮,加速整修被彝族土兵破坏的驿道,为大军继续向西开进打开道路。

朱燮元的判断没有错,侯良柱、林兆鼎率军攻克镇~雄~府,确实打乱了安邦彦之前的部署,让安邦彦有点疲于奔命了。

川军滇军猛攻镇~雄府,坐镇毕节的安阿伦派出的援军未到而府已破,惊慌失措的他,赶紧再一次派出信使,赶回水西安氏宣慰府所在地大方慕俄格山城报信求援。

再接着,就是一波又一波求救信使,从大方慕俄格山城奔向安邦彦率领重兵作证的水西城了。

陇禄战死,镇~雄~丢失,那么毕节的战略位置就异常重要了,至少与安邦彦坐镇的水西城不相上下。

安邦彦知道毕节丢不起,丢了毕节,位于大方驿附近的慕俄格山城西面门户大开,就将直面官军兵临城下的危险了。

对安邦彦来说,水西城也很重要,但最要紧的,还是大方慕俄格山城中的安位及其背后的奢氏夫人。

要是安位或者其背后的奢氏夫人奢社辉,听闻朝廷大军打到了水西境内,一旦信念不坚定,与明军将帅通款议和,那可就麻烦大了。

历史上,安邦彦与奢崇明两个人被明军杀了之后,安位与其母奢氏夫人在朝廷大军兵临水西之后,没过多久就选择了投降朝廷。

当时恰逢黄台吉带领建虏大军打进了京畿之地,把大明朝廷和崇祯皇帝搞得是焦头烂额,所以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接受了安位及其母奢氏夫人的投降,只是将水西安氏世袭的贵州宣慰司宣慰使降格成为了水西宣慰司宣慰使。

此外,奢家的永宁、筠连、蔺州自然改土归流,而传统上属于水西势力范围的,乌撒、沾益等地,也都派设流官,分别划给了四川和云南。

但是水西安氏却保住了原来安氏最核心的地盘,也就是东到水西城,西到毕节,北到普市所,南到织金、纳雍,方圆上千里的土地。

所以,对于安位及其背后的奢氏夫人来说,他们恢复罗甸国或者罗氏鬼国然后自立为王的决心并不是那么坚定。

而且他们也隐约知道,一旦安邦彦的目的真正达到了,那么安位这个正牌子的水西之主恐怕也就危险了。

安邦彦现在虽然改称四裔大长老了,但是之前意气风发志得意满的时候,可是自称“罗甸大王”的。

安邦彦要是真当了“罗甸大王”,安位怎么办,难道当“罗甸小王”吗?

这也是奢氏夫人非要留着奢崇明、奢崇辉等人在水西的原因了。

这一点,安邦彦本人当然也是心知肚明。

只是此时自己的造反大业尚未成功,正是需要借助安位和奢氏夫人的名头号令水西四十八洞头目的时候,当然还不能翻脸。

不过这却不意味着安邦彦对安位及其母亲奢氏夫人完全放任不管。

所以,听闻镇~雄~府丢失,毕节危险,而慕俄格山城之中也是波云诡谲的消息之后,安邦彦没敢有任何迟疑,立刻率军两万赶回大方坐镇,只留下他的一个亲信元帅安隆,带兵两万留守水西城。

安邦彦再次大举起兵之后,大肆分封麾下亲信部将为元帅,这个水西安氏旁系出身的安隆,就是其中一位。

安隆原本就是率领水西城周边的各洞彝兵共计一万人,驻守水西城,防御东线官军,后来安邦彦觉得东线十分重要,因此亲率三万人前来坐镇。

现在西线危险了,安邦彦对自己的弟弟安阿伦的能力不太放心,又担心安位在大方慕俄格山城搞什么鬼,所以又给安隆补充了一万人,让他坚守不出,等到西线的问题解决了,安邦彦自然会再次回来坐镇。

这就是安邦彦或者说是水西安氏的悲哀了。

水西安氏所居之地,正是传说中古夜郎国的地盘,夜郎自大的血脉或许也在安邦彦的血管里流淌着。

以区区水西贫瘠之地,就敢起兵自立一“罗甸国”,自号“罗甸大王”,与一个幅员万里而且四面环绕着它的大国为敌,这不是夜郎自大不知死活又是什么呢?

安邦彦的疲于奔命,正是朱燮元四面迭攻、渐次荡涤战略的结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