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十四章、别来沧海事 不尽当年情

第九十四章、别来沧海事 不尽当年情

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容闳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这位珠海人被史学界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在中国历史准备迈进近代的前夕,1828年11月17日,容闳在今天珠海的南屏村出生。他早年留学海外,成为最早系统接受西方新式教育并获得正式学位的东方人。

荣宏带往美国的留学生的后代们曾经写过这样一篇祭文来纪念这位伟大的先哲的生平功绩:“唐宋风流式微,西方器械蔚然,诞于濠江之边,为沙公之后;寅年中,获学士学位;身受教育不敢独有,矢志推己及人享同等之利益,力求中华趋于文明富强;任秘书,担通事,侧身洋行,拜访天京,购买制器之器,兢兢业业,上下求索;幸遇国藩、少荃,壬申之年,群童出洋,拓近代官派留学之先河,积十八年之艰辛,亘古未有之事告成。”

(注:寅年中――1854;学士学位――耶鲁大学,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著名大学的中国人;通事――五品官;制器之器――工业设备;国藩――曾国藩;少荃――李鸿章;壬申之年――1872;群童出洋――中国留美幼童指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其中大部分进入了一流大学,成为了中国现代建设的中流砥柱。如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1860年,内有太平天国叛乱,外有英国等诸列强发起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大清的江山风雨飘摇。尤为可惧的是,满清之人本就是侵略者,其得朝不正,原本就不被中原武林人士接受,时不时就上演一出于深宫大内行刺皇帝的戏码,根本不鸟朝廷调遣,仅靠满人当中大萨满、第一勇士之流的少量高手加上普通的绿林步卒、八旗老爷兵,抵抗太平天国的叛乱就很够呛了,想要对付洋鬼子的坚船利炮无异于痴人说梦。以曾国潘、奕?、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为代表的满清封建统治阶级的部分成员深切的意识到了人力的穷尽和科学的伟大,力主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兴办洋务,史称洋务运动。为了更好的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需要派人去往海外学习。当时从美国学成归国近六年的荣宏和他的留美幼童计划就这样进入了大人物们的视野。遂有了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平均年龄十二岁的学生赴美国留学的创举。这些孩子每一个人都品学兼优,力争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读书,十八年来百余学子不论是文化、体育、艺术,均不弱于西人,至入学之年龄均可考入花旗国之知名大学。各个在美国当地均有神童之名,大扬我华夏之威名于海外。若均能学成归国,清末华夏之气象必然焕然一新。

可惜由于清王朝统治者的昏聩,前途远大的留美幼童计划就被迫终止了,留美幼童中的大部分都被召回国。完成大学学业的仅有寥寥几人,一部分刚刚进入耶鲁、哈佛,更小有一部分的人还在念高中,以其成绩之强,学识之广,断无一人有被名校拒之门外之可能。

尽管如此,留美幼童计划依然为晚清政府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现代科技人才。算是成功了一半。自己一生的梦想未尽全功一直是现在这个半瘫在躺椅上让孙子给自己翻相册看的老人的最大遗憾。现在的时间是1912年4月21日,地点: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城荣宏晚年居住的小屋(大世界意志生成的平行世界)。躺在躺椅上的这位老人正是华夏留学生之父――荣宏。

留美幼童计划流产之后,心灰意冷的荣宏在晚年回到了美国的这座小城,他在异国的第二故乡,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今天早上的时候,他还在劝自己的两个儿子回到华夏去,为祖国的救亡图存再尽一份力。儿子们并不理解父亲的坚持,彼此闹了个好大的不愉快。

中午收到了自己还在美国的一个学生给他寄来的近照和信件,老人嘱咐孙子把照片好好放到相册里,再给自己念一念学生的信件。小孙子用自己略带一些洋人口音的广东话念起了梁二叔给爷爷写的信。老人虽然有些不太能接受孙子的英语比母语说的更好,但是想想自己差不多也是如此,便没有说什么,只是叹了一口气。小孙子念道:

“学生易服剪辫,入美国籍,娶美国妻子,实无回国之可能。纵回国,亦将被亲族、邻里视为异类。学生之所学需科学之土壤,然国内现在于此方面实为不毛之荒漠,若回国,学生百无一用。然近日有姓陈名宗器的学子,年方十四,求学于美国,尤似余与诸兄友当年之情景。学生欲效仿先生于此异国他乡为祖国培育一批可用之处,于此方不往先生一片苦心”

老人一时思绪翻涌,摆摆手让小孙子不要读了,转而示意小孙子帮他倒着翻翻相册。时间被定格在一张张照片上,随着相册的倒翻,荣宏一点一滴的追忆起了往昔的岁月。

京张铁路竣工,华夏第一位自主设计建造铁路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满脸笑容的看着前方,似乎就是在对他的先生微笑;

开平煤矿新矿场投产,矿冶工程师――吴仰曾在对着他的先生微笑;

北洋大学落成,北洋大学第一任校长――蔡绍基在对着他的先生微笑;

清华大学扩招,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在对着他的先生微笑;

中华民国成立,民国第一任国务总理――唐绍仪在对着他的先生微笑;

外交桌前,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外交官欧阳庚在对着他的先生微笑;

南洋水师的老旧舰船前,年轻的枪炮长薛有福、黄季良在对他们的先生微笑,那是他们最后的微笑,之后这两个学化学的书生和一众海军一起被法国人的巨舰送进了海底,白白的死在了完全无法发挥他们实际价值的岗位上。荣宏老先生在哭泣,浑浊的泪水顺着84岁老人布满沟壑的脸上滑落;

那个早年因为学习过于刻苦,过劳死于耶鲁,有神童之称的孩子在对他的先生微笑;荣宏老先生渐渐的想起了许多没有留下最后的照片的面孔,甲午海战将要沉没的定远舰上义无反顾地架船撞向霓虹人舰船的学生们;死于义和团暴乱的学生们。他们都在对他们的先生微笑。还活着的仿佛在说,不该会是这样的,我们明明还可以做的更好啊!死去的那些仿佛在说,先生我们的死到底还是没有换来华夏的强大,我们好难受啊!曾国藩大人、李鸿章大人、奕?王爷也在对他微笑,无限凄凉的微笑。

看着孙子翻动的照片中,一张张合照里人数逐渐增加,照片里的人年纪逐渐年轻,想着那么多年轻的生命因为自己许给他们的一片虚无的蓝图而舍生忘死,为国求存,想到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已经死去,死得还几乎毫无价值,就像最初写的那份契约:“兹有子天佑,情愿送赴宪局带往花旗国肄业学习技艺,回来之日听从差遣,不得在国外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他想保护好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可是他没能做到。

“事情万万不该是这个样子的啊!”心中淤积着这个想法,荣宏的眼泪都流干了,眼里渐渐流出了血色的泪,呼吸也愈发急促。

小孙子也沉迷在爷爷的相册里,也没有发现爷爷的异常。相册翻到了最开始的一页,一个西装革履,短发蓄须的年轻人稳稳的站在一片绮丽的上海西式建筑前,是那样的意气风发,豪情万丈,似乎脚下踩着的就是世界,一挥手敢叫天地换颜色。那是年轻的荣宏,从美国学成归国的那一天。拥有三个硕士学历,精通多国语言,形象出众气质不凡!再仔细看看怎么那么像吕子乔呢?

看着年轻的自己,荣宏无比悔恨的嘶声说了一句:“我好后悔啊!孙孙,回去,回国去,振兴中华”言未毕,一代伟人,与世长辞。

恍惚间荣宏的灵魂飘出了自己的身体,来到了一片纯白的世界。这是一间棋室,荣宏恢复意识之后就已经坐在棋盘的一边了,对坐坐着一个二十来岁带着奇怪眼镜,服饰新奇的男子,在他的身边还坐着一个白衣策士。棋局的一旁还坐着一个灰白色看不清楚面目的人影,看那架势似乎是在计时。

奇装异服的年轻男子开口说道:“你很后悔?想不想从自己八岁那年把一切都从新来一遍?”

荣宏没反应过来,吃惊地问道:“你们是神仙?”另外三个人摇了摇头。

“妖怪?”继续摇头。

“天使?”

“上帝?”

不知道说什么好的荣宏无奈只能说了一句:“谢谢。”

“你想不想?”

“想。”荣宏回答的很干脆。

“和我下一局棋。赢了,我们就让你重活一次。”

荣宏看了看棋盘,尴尬的说道:“我不会下围棋。国际象棋可以吗?”

“可以。”异装男爽快的答应了。

棋局就这么开始了。这是关乎世界命运的一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