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1节(1 / 2)





  “那朕给它赐个名吧,色如水晶,不如就叫晶米吧。”沈沉道。

  御厨张赶紧跪谢谢恩,这赐名之恩却比赏银子海了不知哪里去了。

  偏今日皇帝就跟慈善大放送一般,最后还主动提及要给御厨张赐字。

  敬则则道:“皇上要赐他什么字啊?”

  沈沉但笑不语,高世云这边已经准备好了桌子以及笔墨纸砚,沈沉走到案后,提笔写了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水晶粽”。

  如此御厨张可就发了大财了,他后来开的“水晶楼”可是遍及大江南北,当然这又是后话了。

  却说皇帝吃过水晶粽后,一碟一碟的水晶粽便由小太监们分送到了各个彩棚。虽然赏银他们还是会领,但能在池边搭建彩棚的王公贵戚那都不会缺那么点儿银子。

  寿王妃看着眼前甜白瓷葵花盘内摆着的六只水晶似的粽子,当场就诧异了。宫中每次端午赐粽子好歹也是有几十个的,没想到这一次居然只给了六只,而且每一只就婴儿拳头大小,她一个人两口就能吃完。

  后来她才晓得,敬昭仪的粽子那是按人头算的,家里几个主子,就赐几个粽子,可金贵着呢。

  “王妃,昭仪娘娘说了,这粽子刚从冰盆里拿出来,最是滑爽可口的时候,还请你们尽快享用,搁久了味儿就变了。”小太监道。

  寿王妃点了点头,只是寿王此刻不在棚中,串门子去了,几个孩子也玩儿去了,她只能一人独食,想着随便吃一个,剩下的留着给他们,不吃的话就供着。

  谁知第一口下去,就恁是没忍住。这鬼天气可真是热,她又有些微胖,一身汗出个不停,这粽子是冰镇过的,不仅看着凉快,吃到嘴巴里更是畅快,这就是大夏天喝冰水的感觉,于是她没有忍住,六只全进了肚子。

  少时寿王回来道:“听说宫里赐粽子了?”

  寿王妃点了点头。

  “怎么这个点儿送?又没有合适的地方搁,万一臭了可不好。”寿王蹙眉道。

  “没事,我都吃了。”寿王妃道。

  “你都吃了?”寿王讶异,平日这婆娘可是很挑嘴的。

  到后来寿王才听到人议论这个端午宫中赐的粽子与众不同,很是稀罕,外头买都买不到,说是用晶米做的,也没见过长什么模样,但那味道却是独一份儿,老少皆宜。

  寿王私下少不得骂了寿王妃一句,这馋嘴婆娘。

  御厨张也很大气,得了皇帝的赐字,转头先给医塾捐了五百两银子,说好了往后十年每年端午这日再捐五百两银子,统共五千两。

  毕竟五千两可是大数目,就是御厨张自己也拿不出来,只好分期付款。但同时他日后赚的可比这个数多了去了。

  后话如此之多,但离别却已经摆到了眼前。

  这个早晨如同以往的早晨一般寻常,甚至在盛夏也没有发生暴雨如注的天气,所以连雨都不留客。

  敬则则的东西早就收拾好了,其实也没什么要收拾的,所有昂贵的衣物和首饰,及皇帝所赐她都没拿。即便是日常穿戴她也没拿宫里的,在外头实在太显眼了。

  所以敬则则双手空空地站在了乾元殿内殿的门口。

  沈沉从西暖阁过来,走到敬则则的身后,低声问:“一定要走么?”

  敬则则回头看向皇帝,“不是早就说好的么?”

  “朕不管做什么都改变不了你的主意是不是?”沈沉有些无力地问。

  敬则则笑了笑,“也不是,皇上如果要强留我,我也没有办法。”

  沈沉沉默地看着敬则则,他们彼此都知道他不会那么做,否则敬则则一定会更决绝。

  敬则则看着皇帝有些忧伤的眼眸,轻声道:“其实我对皇上并没那么重要的,只是离别多年,失而复得,让皇上心里失了平衡,这才……”

  “朕的心不用你来解释。如是事到如今,朕还看不清自己的心,那也没脸活在这世上了。”沈沉冷冷地打断敬则则的话,他不需要这种虚伪的话来宽慰。

  敬则则只好闭嘴。

  沈沉垂眸看了看敬则则的手,“看来当初朕真的伤你太深,你什么都不带,是想从此跟朕划清界限么?”

  敬则则摇摇头,“不是,我与皇上的牵绊怎么可能斩得断。医塾还需要皇上的支持呢。我是没脸带走任何东西,那都不属于我。”

  说到底,其实还是要尽可能地划清界限。

  “你要去哪里呢?是去医塾住么?”沈沉问。

  敬则则又摇了摇头,留在京城的话还说什么断绝关系呢?要断自然要断得斩钉截铁,清清楚楚才好。“今日我就离京了。”

  “还回来么?”沈沉问。

  “不知道。”敬则则是真不知道,毕竟她还有许许多多要做的事情在京城,但她想近几年是不会再回来的,至少要等皇帝的后宫进了新人,她才能不惊动任何人地回京处理一些事情。

  沈沉又沉默了片刻,这才看着敬则则的眼睛道:“那朕就不送你了。”

  敬则则点了点头。她心里想象的场景是皇帝怎么也要送她到迎春门,她则会严词拒绝,表示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没必要增加离情。结果到景和帝这儿,直接就把这一套虚理给省了。

  这是有下家了?端午节上的确看到几位世家淑女很是年轻貌美。

  但这些都跟她没有关系了。

  敬则则跨出乾元殿的大门,回头朝皇帝摆了摆手,转身下了丹墀,马车已经在下面等着她了,华容也在下面等着她了。

  尽管华容一直帮皇帝说话,但当她知道敬则则铁了心要离宫时,虽然又是哭又是劝,可最终还是收拾了包袱也是铁了心要跟敬则则走。

  敬则则是既感动,又觉得多了个负担,她出宫之后可是要受苦的,也不知道华容还受不受得住。因为敬则则的关系,这些年华容在宫里过得可是比后宫的妃主都还舒坦呢,由奢入俭难啊。

  当初在杨树村,敬则则可是过了许久许久才适应的。

  除了华容和皇帝之外,并没其他人清楚敬则则今日一走就是永别了,所以也没人来送她。